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冠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心病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0年第2期第19卷 临床论著

作者:田小园 计乐群 姬尚义 沈宗林

单位: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内科 518001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室复极离散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摘要 为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心室复极离散度(QTd)的关系,对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2例术前、术后和未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32例的心室复极各参数进行分析发现:1.CABG组术前术后QTd、QTcd、QTLcd组内比较,术后QT间期离散度减少,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2.CABG术后QTd、QTcd、QTLcd与未行CABG术QTd、QTcd、QTLcd组间比较、术后QT间期离散度减少,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3.非手术治疗组前后的QTd、QTcd、QTLc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改善心室复极离散度。

  近年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成为对一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术后心室复极离散度各参数的测定并与未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对比,旨在探索其与心室复极离散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临床资料

  1.对象 入选的冠心病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冠心病的诊断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伴有预激综合征、束支传导阻滞、房扑和房颤、电解质紊乱以及服用影响心室复极药物的病例剔除。CABG治疗组32例,26例为急性心肌梗塞,6例为不稳定心绞痛。男性3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5±15.2岁。同期住院做常规治疗患者32例,作为非手术组,30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不稳定心绞痛,男性2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7.8岁。具有可对比性。

  2.方法 用常规体表心电图的方法。对108例住院患者的体表12导联心电图(25 mm/s)进行分析。取CABG术前和术后第7天心电图进行测量,非手术组测量入院时和住院常规治疗后第七天心电图。心电图各导联QT间期连测3个,取其均值,用Bazett's[1]公式计算出来QTC(心率校正QT间期、QTc=QT/R-R)。用1992年佛明翰心脏研究中心推导的改良的QT间期校正方法计算出QTLC=QT+0.154(1-RR)。测出12导联的QT、QTc、QTLc后,其间最长与最短QT、QTc、QTLc之差即得QTd(QT离散度)、QTcd(QTc离散度)、QTLcd(QTLc离散度)。

  结 果

  1.CABG术前与术后比较、术后心电图离散度参数(包括QTd、QTcd、QTLcd)有明显减少(P<0.01),见表1。

表1 CABG术前后EKG离散度

  各参数比较(X+S、ms)

组别   QTd QTcd QTLcd P值
CABG组

  (n=32)

术前

  术后

69±9

  48±11

68±7.2

  47±7.1

67±11

  47±12

<0.01

  注:CABG术前后(组内比较)心电图离散度各参数(QTd、QTcd、QTLcd)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  2.CABG术后组与非手术组心电图离散度参数比较、术后组有明显减少(P<0.01),见表2。

表2 CABG组与非手术组EKG离散度

  各参数比较(组间比较)(X±S、ms)

组 别 QTd QTcd QTLcd P值
CABG术后

  非手术治疗后

48±11

  68±6.9

47±7.1

  67±5

47±12

  65±11

<0.01

  3.非手术组治疗前后心电图离散度无差异(P>0.05)。

表3 非手术治疗前后QTd比较(X±S、ms)

组 别 QTd QTcd QTLcd P值
非手术治疗前

  非手术治疗后

67±5.9

  68±6.9

66±2

  67±5

64±9

  65±11

>0.05

  讨 论

  心电图不同导联间的QT间期存在差异,QT间期离散度(QTd)是这些差异的量度,它代表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心室复极化不均一程度的改变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有关。Moreno[2]等对244例患者在症状发作平均2.6h后进行溶栓治疗发现,QT离散度与AMI再灌注状态有关,AMI溶栓成功后,QT离散度显著减少。CABG手术对QT离散度的影响迄今未见报道,我们的研究发现CABG术后病心电图离散度明显低于CABG术前(P<0.01),CABG术后组的心电图离散度(QTd)也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因此可以说明,成功的CABG手术能使心室复极化不均一程度降低。

  参考文献

  1,刘仁光,蔡久英,李丽,等.QTc和QTLc两种QT间期校正方法的评价.中国循环杂志,1996,11(7):429.

  2,Moreno FL,Vllanueva MT,Karagounis KA,et al.Reduction in QT interval dispersion by successful thrombolytic therapy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irculation,1994,90:94~100.

收稿日期:1999-01-06

修回日期:1999-07-16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512例冠心病病人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焦点新闻
·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核因子激活的
·急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基因BMX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t(8;21)白血病随访中的应用
·直接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点
·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一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粘附分子Mac-1、LFA-1、L-选择素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