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气虚刍议
中医杂志 2000年第2期第41卷 百 家 园
作者:冀惠霖
单位: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附属鼓楼中医医院 100009
中医并无“冠心病”之称。但从医籍中对“心悸”、“真心痛”、“胸痹”等病症的记载及描述来看,与现代医学中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极为相似。因此目前都将冠心病归于中医学的“心悸”、“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
心居上焦,位于胸中,主一身之阳气。心行血脉,主神志,领“君主之官”,为阳中之阳。心之阳气鼓动周身血脉运行,永无休止。血运周身,以荣脏腑、养神志、濡筋骨、利关节。心阳虚,则鼓动生化之机能减弱。心之阳气不足,血脉不得运行,浊阴不得温化,胸中必为阴寒所乘。“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故心气虚,则血不行;血不行,则脉不通;脉不通,则神无所养而心悸不宁;脉不通,宗气不伸,胸中必冷,则胸痹而痛。正如《证治汇补》云:“阳气内虚,心下空豁,状如惊悸……”以及《金匮要略》所指“……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虚也……”
由此而知,本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心之阳气虚弱,而其基本表现则为本虚标实,其他一系列病理改变是由此而生。至于饱餐厚味、七情不遂、过劳无制、寒暖不调等只不过是在已病心悸胸痹者的发病诱因而已。本病实质为心阳气虚,但在临床表现上有时(甚至大多数)可以见到某些“实证”,如胸中刺痛、胸闷、喘憋、烦躁、紫绀等,究其因,是虚中夹实的表现,是本虚标实的反映。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冠心病患者中,心气虚型不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这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功能损害、血小板形态异常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一系列明显的病理改变。其病变程度随着“虚”证程度的加重而加重,而且这一系列病理改变本身亦较其他证型(如血瘀型、肾虚型、阴虚型等)更为显著。因而其“虚”的程度对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笔者曾对我院近10年来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进行筛选,共统计119例,其中门诊、急诊患者71例,住院患者48例。对两组病例按照该标准辨证分型,门诊、急诊组71例中,气虚型(包括心气虚弱、心肾阳虚)52例,占73.2%,非气虚型19例,占26.8%;住院组48例中,气虚型(内容与门诊、急诊组相同)39例,占81.3%,非气虚型9例,占18.7%。气虚型在各组中所占比例大致与国内有关报道相似,均超过半数以上。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来说,偏虚证者居多。虚证进一步分型,按其“正虚”的严重程度排列为:气虚、阴虚火旺、气阴两虚、气虚阳微。这种排列顺序与急性心肌梗塞的三大并发症(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关系,即三大并发症的发生率随“正虚”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这提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并发症的多少及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正气”(主要是心阳之气)的盛衰。另外通过BM型超声心动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发现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心气虚兼阳虚型者心功能最差,而中医辨证无心气虚的患者心功能基本在正常范围。
在用补气的中药对76例冠心病患者治疗2~3个疗程(30~45天),大部分患者临床辨证“血瘀”的分级相应减轻,而以气虚型患者改变尤为明显。而且通过对血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各项指标测定,主要指标均有所改善,最为显著的是全血比粘度下降和血中红细胞电泳时间减少,气虚型与非气虚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这提示补气中药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能改善血流变学指标,降低血小板聚集,也就是改善了“血瘀”的病理状态。这完全符合中医“气行则血行”的认识,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证实了“气虚为本,血瘀为标”这种认识的正确性。这提示我们,在对冠心病的中医临床治疗中,一定要重视“虚”的本质,尤其是要将治疗“心阳气虚”放在首位,而不为某些(有时甚至是众多的)表面现象(如血瘀、寒凝、痰阻、气滞等)所迷惑。在补虚(主要是温补阳气)的基础上,全面权衡,或活血化瘀;或豁痰开窍;或通阳化气;或降逆化浊,灵活应用,以免标本不清,舍本求末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