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
中医杂志 2000年第12期第41卷 临床研究
作者:韩涛 邓丽君 冯玲
单位:韩涛(北京市第六医院内科,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北二条31号 100007);邓丽君(山东省菏泽市人民医院内科);冯玲(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中医药疗法;速效救心丸;治疗应用
摘要 观察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作机理探讨。采用单盲随机对照,速效救心丸治疗组430例,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70例,观察两组对心绞痛速效止痛时间、量效、证效关系及中效治疗作用。结果两者在起效时间、心电图改善、心绞痛改善、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药效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速效救心丸对气滞血瘀证疗效明显优于气滞证(P<0.05)。对血脂、血流变、心功能、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心钠素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其机理有钙的拮抗,抗血液粘、稠、凝、滞的作用,避免心肌细胞损伤坏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北京分组近1年来,有11家医院按专家制定的观察方案,选用天津市第六中药厂生产的速效救心丸与复方丹参滴丸做对照,采用单盲随机对照法观察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500例,均参照1994年《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诊断标准,确诊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者,另设气虚证30例。速效救心丸组(治疗组)430例,男性234例,女性196例,年龄平均56±4.24岁,病程平均6.4±1.56年。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70例,男性36例,女性34例,年龄平均55±4.36岁,病程平均6.2±1.44年。两组在心绞痛分型、分级、分度,合并症及发作诱因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治疗组:应用速效救心丸,天津市第六中药厂提供,批准文号:津卫药准字(1985)第000643号。规格:40粒/瓶,每粒40mg。(1)观察速效救心丸的时效关系:予患者每次10粒含化,总共5次,3天为1疗程。(2)量效关系:常规量予患者每次5粒,加倍量每次10粒。(3)证效关系:选定气虚证患者,予速效救心丸每次5粒。(4)中效临床症状疗效:予患者每次5粒。(2)、(3)、(4)均1日3次,4周为1疗程。总共观察430例。
对照组:选用天津市天士力制药公司出品的复方丹参滴丸,批准文号:(95)卫药准字2-01号。规格:每盒100粒,每粒25mg。(1)速效组:予患者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含化,总共5次,3天为1疗程。(2)症状疗效组:常规量,每次10粒,1日3次,4周为1疗程。总共观察70例。
观察指标:观察药物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及每次、每周的临床症状变化,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盐类制剂用药变化;观察治疗前后的心电图(500例)、心功能、血液流变学、血脂4项加载脂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浆心钠素(ANP)等改善情况。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3 疗效标准及结果
心绞痛速效、中效与心电图疗效标准及中医证候记分评定标准均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制定的《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急症诊疗规范》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
两组起效时间比较:两组各观察40例,治疗组3分钟以内起效21例(52.5%), 3~5分钟起效16例(40%), 起效最快2分10秒; 对照组3分钟以内起效19例(47.5%), 3~5分钟起效17例(42.5%), 起效最快2分30秒。两组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药效持续时间比较:两组各观察40例,治疗组持续时间最短4.40小时,最长6.56小时,平均5.30±1.26小时;对照组持续时间最短3.38小时,最长5.24小时,平均4.40±1.02小时。治疗组药效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两组各观察30例,治疗组显效16例,改善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4例,改善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各观察30例,治疗组显效9例,改善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对照组显效8例,改善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两组硝酸盐类药停减率比较: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79.1%,消心痛停减率79.35%;对照组硝酸甘油停减率72.7%,消心痛停减率73.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组量效比较:服5粒者30例,显效12例,改善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服10粒者30例,显效16例,改善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组证效比较:气滞血瘀证30例,显效15例,改善13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93.3%;气虚证30例,显效9例,改善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气滞血瘀证疗效优于气虚证。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治疗组心绞痛中效疗效情况:治疗组300例(包括量效5粒组30例),显效150例,改善126例,无效21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92%。
治疗组中效症状改善情况:对胸闷刺痛、气短乏力、心悸、胁胀易怒等症状的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对面晦少华及神疲自汗的总有效率也在75%以上。
治疗组中效心电图改善情况:T波改变者88例,显效29例,有效23例,无效35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59.1%;ST段改变118例,显效38例,有效31例,无效38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58.5%;ST-T改变94例,显效30例,有效27例,无效36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60.6%。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全血粘度中切、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明显升高(P均<0.01)。见表1。
表1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比较(x±s)
项 目 |
例 数 |
疗 前 |
疗 后 |
全血比粘度高切值(mpa.s) |
36 |
4.55±0.72 |
4.42±0.79 |
全血比粘度中切值H(mpa.s) |
36 |
5.55±0.98 |
5.05±0.83* |
全血比粘度中切值L(mpa.s) |
36 |
8.37±1.26 |
7.06±1.37** |
全血比粘度低切值(mpa.s) |
36 |
4.10±3.61 |
10.83±3.79** |
红细胞压积(%) |
36 |
42.5±6.04 |
35.60±7.23** |
纤维蛋白原(g/L) |
36 |
4.58±0.70 |
3.88±0.75** |
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 |
36 |
0.64±0.05 |
0.70±0.06** |
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 |
36 |
4.49±0.93 |
3.73±0.87** |
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下同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搏出量、每搏指数、心脏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或P<0.01),血管阻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比较(x±s)
项 目 |
例数 |
疗 前 |
疗 后 |
心搏出量(L/min) |
30 |
6.30±3.14 |
8.60±3.45* |
每搏血量(ml) |
30 |
69.00±30.10 |
74.00±32.32 |
每搏指数 |
30 |
45.00±15.01 |
59.00±18.03** |
心脏指数 |
30 |
3.20±0.31 |
5.20±0.41** |
血管阻力 |
30 |
1101±300.17 |
901.00±290.00* |
治疗组治疗前后SOD情况比较:治疗组观察36例,治疗前SOD平均233.65±99.06ng/dl,治疗后升为325.45±87.79ng/d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ANP情况比较:治疗组观察36例,治疗前ANP平均256.34±75.62pg/dl,治疗后降为201.58±83.67pg/d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NP正常值为74.6~236pg/dl。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载脂蛋白情况比较:治疗组观察36例,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ApoA/ApoB明显升高(P<0.01)。见表3。
表3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4项和载脂蛋白情况比较(x±s)
项 目 |
例 数 |
疗 前 |
疗 后 |
TC( mg/dl) |
36 |
281±34 |
246±45** |
TG( mg/dl) |
36 |
183±43 |
148±45** |
HDL(mg/dl) |
36 |
62±18 |
78±25** |
LDL(mg/dl) |
36 |
54±15 |
45±19* |
ApoA(g/L) |
36 |
1.19±0.2 |
1.46±0.24** |
ApoB(g/L) |
36 |
1.08±0.10 |
1.06±0.12 |
ApoA/ApoB |
36 |
1.10±0.16 |
1.28±0.19** |
不良反应:本组患者均进行了安全性检测。500例中有6例出现胃肠道反应,餐后服用症状消失。
4 讨论
速效救心丸主要由川芎、冰片等药组成。川芎辛温,入肝胆经,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冰片辛苦、凉,入心肺经,“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主心腹邪气及风湿、积聚也”(《本草经疏》)。川芎、冰片两药合用,相得益彰,而共奏理气活血止痛之功。
冠心病的形成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其危险因素有200余种,而最主要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滞综合征、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等。中药川芎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实验研究证明,川芎嗪具有抗凝血
作用,是通过抑制血栓素(TXA2)合成酶的活性,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川芎嗪亦有钙拮抗作用,可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提高动脉壁平滑肌细胞胆固醇还原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内脂质分解,预防AS形成,并能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抑制内皮素,加速其分解脂肪颗粒,还能促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合成。冰片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使急性心肌梗塞的麻醉狗冠状窦血流量回升、心率减慢、心肌耗氧量降低,有保护缺血性损伤心肌的作用。因此,冰片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本研究显示,速效救心丸药理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1)通过抗血液粘、稠、凝、聚的作用,而改善血液流变学,达到抗凝聚作用,改善血流状态。(2)有钙拮抗作用,可改善脂质及脂蛋白代谢,抑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预防和治疗冠心病。(3)该药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及耐缺氧作用,进而改善心功能,这可能与其心肌供血改善密切相关。(4)心钠素(ANP)是心脏分泌的激素,其具有快速、强大的排钠利尿、扩张血管及抑制血管紧张等作用,因而降低冠状动脉阻力,增进缺血区血液灌注,加重心肌损伤。本药改善血脑屏障,减少心钠素的分泌起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其机理正在探讨。(5)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加,清除自由基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使自由基堆积,加剧心肌组织损伤、坏死。本药可使SOD提高(P<0.05),保护SOD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
收稿日期:200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