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冠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四种不同ACE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

四种不同ACEI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远期影响

数理医药学杂志 1999年第2期第12卷 临床科研分析

作者:张步延  黄文增  黄莉莉  龚斐  白春梅

单位: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 武汉430071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摘要 采用四种不同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四组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结果显示,ACEI不但效果理想而且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和预防心功能不全的理想药物。

  ACEI在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及肾脏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探讨其对冠心病(CHD)左心功能不全的改善作用,我们于1994年4月~1997年12月以苯那普利、培哚普利、依那普利和卡托普利各40例作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文四组病例均为我院CHD住院患者,苯那普利组男性34例,女性6例,年龄64~78岁,平均65岁;培哚普利组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66~76岁,平均年龄67岁;依那普利组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67~74岁,平均年龄64岁;卡托普利组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60~70岁,平均年龄62岁。CHD按WHO诊断标准确定,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功能不全部分为CHD引起,而部分病例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引起)。

  1.2 治疗方法 住院期间四组病例除按常规处理心功能不全外,均分别使用苯那普利(北京汽巴—嘉基制药有限公司研制)10mg 1/d;培哚普利(法国施维药厂提供)4mg 1/d;依那普利(美国默沙东制药厂生产)5mg 1/d;卡托普利(中美施贵宝制药公司研制)25mg 2~3/d。出院后进行一年随访,观察心功能改变。

  1.3 观察指标 除详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外,重点检测患者用药前及疗程结束时心功能改变(心功能分级及疗效评定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标准);采用无创伤自动检测仪XWI—E型测定心排血指数CI、外周阻力TPR、左室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用美国惠普公司出品的1500型超声彩色多普勒测定左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心搏出量CO;左室舒张功能:A峰值速度(A峰)、E峰值速度(E峰)、峰值速度比值(A/E)、峰值充盈(PER)、标准化充盈速度(NPER)。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即±s表示。

  2 结果

  2.1 心功能改变 苯那普利组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17例,心功能平均改善1.53级,总有效率达97.5%;培哚普利组治疗后显效25例,有效14例,心功能平均改善1.60级,总有效率达97.5%;依那普利组治疗后显效22例,有效16例,心功能平均改善1.50级,总有效率达95%;卡托普利组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17例,心功能平均改善1.45级,总有效率达95%。

  2.2 心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后四组CI均增加,TPR、PEP/LVET于治疗后降低,见表1。

  2.3 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变化 治疗后四组左室收缩功能提高(EF%、SV、CO均提高)见表2,舒张功能改善(A峰及A/E降低,E峰、PER、NPER升高)见表3。

表1 服药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s n=40)

    CI(升/分/米2) TPR(达因*秒厘米-5) PEP/LVET
苯那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2.01±0.42

  2.58±0.48

2645.01±642.04

  2230.04±301.12*

0.49±0.220

  0.38±0.102*

培哚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2.12±0.32

  2.60±0.24*

2644.02±702.16

  2202.03±480.10*

0.50±0.112

  0.36±0.104*

依那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2.04±0.48

  2.54±0.68*

2588.04±768.04

  2204.02±348.06*

0.48±0.102

  0.39±106*

卡托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2.06±0.88

  2.58±0.62*

2568.20±688.02

  2206.04±320.70

0.50±0.102

  0.42±0.104*

  注:双侧t检验 * P<0.01

表2 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变化(±s n=40)

    EF% SVml COL/min
苯那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46.46±8.42

  68.04±8.04*

70.44±20.10

  86.02±10.02*

5.44±0.0.42

  7.03±0.12*

培哚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50.28±6.24

  69.84±8.42*

72.04±6.24

  89.66±24.68*

5.16±0.64

  8.88±0.66*

依那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50.02±4.60

  68.08±4.64*

73.02±7.04

  85.66±8.04*

5.08±0.66

  6.64±0.26*

卡托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50.66±4.24

  66.02±2.42*

70.86±8.60

  82.04±6.88*

5.02±0.12

  6.38±0.22*

  注:双侧t检验 * P<0.01

表3 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变化

    A峰 cm/s E峰 cm/s A/E PER ml/s NPERs-1
苯那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82.10±12.12

  60.88±6.04*

46.84±10.22

  76.42±12.42*

1.54±0.18

  0.66±0.24

149.9±42.08

  325±28.08*

1.42±0.24

  3.04±0.12*

培哚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80.62±11.02

  58.80±16.88*

45.84±16.03

  79.02±10.02*

1.49±0.12

  0.64±0.22

152.7±22.06

  368.04±70.24*

1.44±0.38

  4.02±0.24*

依那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78.84±12.02

  59.02±10.01*

48.06±12.04

  74.88±10.20*

1.50±0.12

  0.82±0.12*

154.06±56.22

  340.02±72.06*

1.50±0.20

  3.04±0.20*

卡托普利 治疗前治疗后 78.08±12.14

  58.24±4.04*

49.08±10.04

  75.88±20.02*

1.59±0.04

  0.89±0.08*

156±12.24

  308±12.14*

1.53±0.14

  2.98±0.24*

  注:双侧t检验 * P<0.01

  3 讨论

  苯那普利是一种非巯基新一代含前体的长效ACE1,口服10mg作用可持续24h,在体内水解成活性物质苯那普利拉(Benazeprilat),有通过肾脏及胆道双相排泄特点,且具有较强的ACE抑制作用,能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Ⅱ)浓度降低,从而使血管的抵抗性降低,达到降压目的[1]。培哚普利是八十年代初开始研制的第三代强效、长效的ACEI,属羟基类日服4mg作用可持续24h。药理研究表明,培哚普利血浆浓度、血浆ACE活性抑制程度与血压降低之间有密切相关[2]。依那普利为含羟基的ACEI属前体型药物,是L—丙氨酸和L—脯氨酸的衍生物依那普利马来酸盐在体内经肝脏作用后转化为高效的代谢产物依那普利拉(enalaprilat)而发挥效能,口服后迅速被吸收,作用时间持续12~24h[3],口服一次(5~10mg)即可。卡托普利为含巯基ACEI,半衰期短,起效快,故需每天分次给药25mg日服2~3次,其降压机制除消除抑制ACE而使AⅡ减少外,尚抑制激酞酶Ⅱ,使激肽积聚,结果血管扩张血压下降[4]。ACEI在高血压病、心功能不全及肾脏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了探讨其对CHD左心功能不全的改善作用,我们选择了以上四种ACEI作临床研究。四种药物共同特点是抑制ACE、降低血压、减少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荷。本文观察均为冠心病,部分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其特点是心脏的压力负荷及外周阻力增加,左室功能障碍,心输出量降低,通过治疗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CI增加、TPR降低、PEP缩短及LVET延长,见表1。左室收缩功能增强,EF%、SV、CO均提高,见表2。此外四种药物均可抑制AⅡ生成,使通过原癌基因对心肌细胞的代谢刺激降低,保护心肌中CK,促进ATP水平恢复,减少心肌酶的损失,从而调整维持心肌代谢功能[5],改善左室舒张功能。本文研究证实:四组治疗后舒张功能得到改善,即A峰、A/E降低,而E峰、PER、NPER升高,见表3。随着心功能的改变,其血液动力学得到改善,从而减轻心功能不全症状。治疗结束后四组平均分别改善心功能1.53组、1.60级、1.50级、1.45级,总有效率分别为97.5%、97.5%、95%、95%。以上结果表明,ACEI是目前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的有效的药物。本文观察病例年龄平均分别为65岁、67岁、64岁、62岁,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一例低血压反应,说明此类药物较安全,可以长期服用。

  参考文献

  1 唐树德,龚兰生.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苯那普利.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12:(增刊)2.

  2 李毅夫.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的临床药理及应用.心血病学进展.1995,16(4):215.

  3 Kostis JB Agiotensinn Converting enzyme innhibitors I pharmatology Am Heart J 1988,116:1580.

  4 方明.巯甲丙脯酸临床应用现状.实用内科杂志,1988,8:265.

  5 孔一慧,刘忆梅,陈国俊等.苯那普利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12(6):31.

收稿日期:1998-12-20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QTcd的改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焦点新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71例乳腺癌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乳腺癌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sup>△<
·203例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分析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