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院 2000年第3期第12卷 研究简报
作者:徐晏 李坤靖 张蕴
单位:徐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张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李坤靖(天津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天津 300050)
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603(2000)03-0192-01▲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发病过程中血浆C反应蛋白 (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冠心病患者70例,诊断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和命名标准。男60例,女10例;年龄(58.7±10.4)岁;稳定型心绞痛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急性心肌梗死20例;均除外合并心肌炎、心肌病、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结缔组织病、肿瘤及肝硬化等。同时选择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54.0±11.2)岁。
1.2 检测方法:取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CRP和TNFα。CRP的测定采用美国BECKMAN.ARRAY 360CE全自动免疫特种蛋白分析仪,利用散射光比浊法测定CRP含量,正常值<8 000 μg/L。TNFα测定法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试剂盒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邦定生物医学公司提供,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
2 结 果
冠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CRP及TNFα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冠心病患者CRP和TNFα变化(±s)
组别 |
例数(例) |
CRP(μg/L) |
TNFα(μg/L) |
正常对照组 |
30 |
2 210± 930 |
0.087±0.220 |
稳定型心绞痛 |
26 |
4 500±1 820 |
0.355±0.039* |
不稳定型心绞痛 |
24 |
13 850±2 460* |
0.435±0.088* |
急性心肌梗死 |
20 |
18 640± 750* |
0.642±0.163* |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本研究显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和TNFα都明显高于正常人,且从稳定型心绞痛到不稳定型心绞痛,最后发展为心肌梗死的过程中,其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是相符的〔1〕,说明CRP和TNFα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CRP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动脉本身广泛严重的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组织损伤所致,可用CRP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及判断预后〔2〕。由于TNF可引起细胞坏死、血栓形成和新生血管形成,因而认为它是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内膜增厚的始动因素〔3〕。CRP的产生受细胞因子,主要是白介素6(IL6)的调控,而IL6的强诱导剂是TNFα。因此TNFα与CRP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均与心肌损害的程度密切相关,将二者结合起来,预测冠心 病的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情况更有意义。
作者简介:徐晏(1963-),女(汉族),天津市人,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Lagrand W K,Niesser H W.Creactive protein colocaliaes with complement in human heart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irculation,1997,95(1):97-103.
[2]Liuzzo G,Biassucci L M.Plasma protein acutephase response in unstable angina is not induced by ischemic injury.Circulation,1996,94(10):2373-2380.
[3]王长华,吴兰萱.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测定及临床意义.浙江医学,1999,21(2):86-87.
收稿日期:200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