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旅游者副溶血性弧菌腹泻调查
广西预防医学 2000年第5期第6卷 短篇报道
作者:林伟雄 林越锋
单位:林伟雄(广西南宁市妇幼保健院 530011);林越锋(广西南宁市卫生防疫站)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肠道致病性弧菌,常寄居于海水及 海产品中,可引起食物中毒。本文报告一起旅游者副溶血性弧 菌腹泻的调查结果。
1发病经过
南宁市某单位职工35人,于1998年5月赴防城港旅游。5月 8日晚11时在该地进晚餐,菜谱有蒸海蟹、海参、炸海鱼等海鲜 品。次晨7~8时有进餐者感疲乏、胃部不适、轻微腹泻。9时全 部人员乘车回南宁,途中亦有人发病。晚7时抵南宁时21名较 重的患者送入医院治疗,共发病29人,罹患率82.85%。
2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9小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腹痛为 上腹部绞痛或脐周痛,腹泻3~5次/天,多者6~8次,水样便, 无里急后重感。此外尚有头昏、恶心、呕吐、腹胀等。多数患 者体温正常、少数患者体温38℃左右,个别的可达39℃。一般 住院1~3天痊愈。3实验室检查
在南宁已无法采集到可疑食物,只从症状较重的8位患 者采集肛拭子。并同时采集3位病人双份血送检。病原学分离 鉴定参照文献[1]。结果从5名患者肛拭子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该菌的形态特征:在蔗糖琼脂平板上菌落稍大、呈蓝色 、园形、光滑、隆起、有光泽、边缘整齐;S·S平板上菌落扁 平、无色、半透明、粘性大、中央有小突。镜检革兰氏阴性 呈杆、棒、逗点状,大小不一,两端浓染。该菌的生化反应与 毒性结果见表1。
表1 5株副溶血性弧菌生化反应与毒力试验
耐盐试验 |
生化反应 |
小鼠毒性对照 |
3.5 |
7 |
9 |
11 |
氢化酶 |
葡萄糖 |
蔗糖 |
阿位伯糖 |
七叶苷 |
VP |
赖氨酸 |
实验鼠 |
死亡鼠* |
实验鼠 |
死亡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2 |
3 |
0 |
*36小时内死亡,心血培养分离出与注射菌相同的菌株 。
综合细菌形态特征,耐盐性、生化指标及小鼠毒性试验 结果,符合副溶血性弧菌诊断标准[1]。
病人双份血清与分离菌作凝集试验,结果发病初期血清 凝集效价1:40,恢复期(发病后10天)血清凝集效价两名病人为1: 160,1名为1:320。呈4倍以上增长。
分离出的5株菌对16种抗生素(杭州生物制品厂生产,批 号9712,有效期内使用)药敏试验(K~B纸片法)结果为,对氯霉素 、卡那霉素、庆大毒素、磺胺、红霉素、新霉素、先锋霉素I 、多粘霉素B、妥布霉素、痢特灵等敏感,而对先锋Ⅴ、氨苄 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青霉素G、麦迪和林洁霉素等耐药。
4分析
4.1本次发生的29例旅游者腹泻从临床表现、病原学鉴定和 血清凝集试验证实为副溶血性弧菌所致。患者进食的海蟹等不 够熟透,细菌未被完全杀死。
4.2一般蔗糖不分解、11%盐胨水不生长的菌株毒性较强。 本次分离菌的耐盐性生化反应及小鼠毒力试验符合上述特点, 导致罹患率较高(82.85%)。
4.3该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季节在5~10月,与海产品上市密切 相关,一般海产品感染副溶血性弧菌以海蟹较高[2],本次引 起腹泻的可疑食品有海蟹等海鲜,发病在好发季节内,符合副 溶血性弧菌腹泻的诊断。
参考文献
1,唐细良,周桂莲,刘宏道.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方法(Ⅰ)(Ⅱ).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1,3(3):17~23
2,盛一平主编.常见食物中毒防治手册.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41
2000-03-20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