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性功能障碍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经食管心房程序刺激检出的递增性功能性右束支阻滞101例分析(摘要)

经食管心房程序刺激检出的递增性功能性右束支阻滞101例分析(摘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年第2期第12卷 临床论著

作者:张永庆 王向阳 王耀平* 李正容 刘进 张敬涛* 王声凤* 夏晓勤* 蒋旭九* 张彩凤*

单位:河南省信阳地区民医院(信阳 464000);* 进修医生

  1990~1995年在我院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的患者有612例,剔除器质性心脏病、其它心脏电生理异常及未成年后共356例,其中检出递增性功能性右束支阻滞(PFRBBB) 101例(A组),男55例、女46例,年龄42.6±5.6(18~69)岁;余下的255例按序取100例作为B组,男43例、女57例,年龄41.7±5.0(18~65)岁。术前停用心血管药物五个半衰期,检查当日禁食。经食管心房调搏按常规方法进行。程序心房刺激S1S1间期较基础窦性PP间期短100~200ms,S1S2较S1S1间期小20ms,以10ms为步长反扫,直至S2后P波脱漏。观察V1导联心电变化,特别是QRS波群的变化。分别测量以下电生理指标:①房室交界区相对不应期,即随S1S2缩短,R1R2最先延长的S1S2间期。②房室交界区功能不应期,即随S1S2缩短,最短的R1R2间期时的S1S2间期。③房室交界区有效不应期,即随S1S2缩短,S2后QRS波群脱漏的S1S2间期。④心房有效不应期,即随S1S2缩短,S2后P波脱漏的最长S1S2间期。⑤右束支相对不应期,即随S1S2缩短,S2引起的R2在V1导联上S波开始进行性变浅的R1R2间期。⑥右束支有效不应期,即随S1S2缩短,由S2引起的R2在V1导联出现rsR′或rR′形且QRS波群最宽,R′振幅最大时的最长R1R2间期。数据以±s表示,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101例PFRBBB的心电图在V1导联皆表现为S波进行性变浅,随后QRS波群呈两种变化规律:①S波消失后转为rR′形,R′再逐渐增宽,振幅逐渐增高,直至出现最大、最宽的rR′,此型共59例(59/101,58.4%);另一种先为rSr′形,直至r′逐渐增宽,振幅逐渐增高,呈典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rSR形,此型共41例(41/101,41.6%)。A组和B组有关电生理指标比较见附表。A组的心房有效不应期和房室交界区有效不应期显著短于B组(P<0.01和<0.05)。A组的右束支相对不应期为486±66(360~680)ms;右束支有效不应期为432±52(300~650) ms。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①右束支阻滞早期V1导联QRS

附表 两组食管电生理有关指标比较(±s)

组别 心率

  (bpm)

AERP(ms) 房室交界区 右束支
RRP(ms) FRP(ms) ERP(ms) RRP(ms) ERP(ms)
A组 77±15 251±33** 545±86 430±61 300±52* 486±66 432±52
B组 77±15 265±32 557±82 436±74 317±66

  注:AERP=心房有效不应期,RRP=相对不应期,FRP=功能不应期,ERP=有效不应期。与B组比较,* P<0.05,** p<0.01波群的改变并非即呈rSr′形,而是先有s波变浅,随后才出现R′波或r′波逐渐增高,图形逐渐增宽,直至呈典型的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图形。②递增性右束支阻滞在V1导联的QRS波群演变规律是rS→rs→rR或rS→rs→rsr→rsR,而非传统认为的rS→rsr→rsR。③房室交界区功能不应期越短,束支有效不应期越长,越容易出现束支阻滞。

  (1996-07-23收稿)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回春功治疗性功能障碍
焦点新闻
·转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基因(Flt/Ig)对K562白血
·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与白血病病情转归的关系
·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的检测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反义C-MYC的抗小鼠L6565白血病作用
·骨髓基质细胞分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
·儿童急性白血病p16基因甲基化研究
·儿童急性白血病p16基因纯合子缺失和点突变的实验研究
·低剂量照射增强化疗抗白血病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