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儿PBMC产生IL-4、IL-6和IL-10水平及意义①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7期第15卷 临床免疫学
作者:符 州 杨锡强 李成荣 王莉佳 张儒谊 陈坤华
单位:符 州 杨锡强 王莉佳 张儒谊 陈坤华 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重庆400014;李成荣 深圳市儿童医院,深圳518020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25.6
哮喘是儿童反复发作的常见疾病,因其诱因多,机制复杂,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近有学者提出T辅助细胞亚群(Th1和Th2)功能失衡与哮喘发病密切相关[1],我们拟通过测定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2类细胞因子的能力,进一步阐明Th细胞功能失衡在发病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哮喘组20例,为符合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2],男女各10例,年龄8个月~3岁,平均2.2岁。正常对照组15例,为随机选择健康儿童,无个人和家族特应症病史,男8例,女7例,年龄6个月~2.8岁,平均2.0岁。
1.2 标本收集 入院24 h内静脉采血,肝素抗凝,常规分离单个核细胞,调细胞至1×106 ml-1,加PHA 100 μg/ml,37℃ 5%CO2孵箱中培养48 h,收上清贮存在-20℃用于细胞因子检测。同期完成正常对照标本收集。
1.3 细胞因子测定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人IL-10试剂盒购于美国Genzyme公司,IL-4、IL-6试剂盒分别购于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方法见说明书。
1.4 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以x±s表示,采用显著性t检验及直线相关分析法。
2 结果
2.1 哮喘患儿PBMC产生IL-4、IL-6、IL-10水平 哮喘患儿PBMC经PHA刺激后,IL-4、IL-6、IL-10水平分别为123.3±61.3,225.4±88.2,89.2±57.0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3.8±19.9,86.0±50.1,42.4±29.6 pg/ml),t=3.88,4.43,2.52,P<0.01,0.01,0.05。
2.2 3种细胞因子间相关分析 将哮喘组IL-4、IL-6、IL-10测定值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发现IL-4与IL-10间存在高度正相关,r=0.628,t=3.42,P<0.01,而IL-4与IL-6、IL-6与IL-10间相关性不明显(P>0.05)。
3 讨论
Th细胞按其分泌细胞因子不同而分为Th1和Th2两亚群,前者分泌IL-2、IFN-γ,后者分泌IL-4、IL-5、IL-6、IL-10。正常时两者维持一定平衡,一旦失衡则可能导致疾病。本研究表明,在哮喘发作期,PBMC产生IL-4、IL-6、IL-10水平明显增高,表现出Th2功能亢进。IL-4为B细胞增殖活化及IgE产生所必需,其异常分泌导致IgE过量产生,在哮喘Ⅰ型变态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此外,IL-4还能刺激肥大细胞增殖,抑制Th1分泌IFN-γ,这些在哮喘发病中可能都具有作用[3]。IL-6除协同IL-4促进IgE合成外,还可能通过增强哮喘效应细胞上CD23表达,促使炎症细胞激活和炎症介质释放。IL-10能抑制IL-2、IFN-γ合成,促进IL-4、IL-5分泌和B细胞增殖,故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颇受重视。有学者发现IL-10能增强哮喘患者螨诱导的PBMC IgE合成,与IL-4有协同作用[4]。本实验也显示哮喘患儿PBMC产生IL-10增多,且与IL-4水平呈高度相关,揭示IL-10异常分泌在哮喘发病中有重要作用。据此,在哮喘防治中应重视对失衡的细胞因子进行矫正,如通过研制调节Th1/Th2功能平衡的药物,或Th2类细胞因子及受体拮抗剂用于哮喘防治,使其失衡的细胞因子网络恢复正常。
①本课题受阿斯特拉儿童哮喘研究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符 州,男,34岁,博士,主治医师,主要研究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及变态反应疾病;
杨锡强,男,59岁,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小儿临床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
李成荣,男,46岁,教授,主要研究小儿肾脏疾病及分子生物学
4 参考文献
1 Kline J N, Hunninghake G W. T-lymphocyte dysregulation in asthma. Proc Soc Exp Biol Med, 1994;207:243
2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中华儿科杂志,1993;31(4):222
3 杨锡强.细胞因子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中华儿科杂志,1993;31(6):373
4 Kawano Y, Noma T. Dual action of IL-4 on mite antigen-induced IgE synthesis in lymphocytes from individuals with bronchial asthma. Clin Exp Immunol, 1995;102:389
收稿1997-12-08 修回199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