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0期第21卷 经验交流
作者:谭宗艾
单位: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445000)
小儿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容易复发、迁延难愈、治疗困难。笔者认为,难就难在“治本”二字。在治疗小儿哮喘的过程中必须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作为防治本病的主要措施。
中医认为哮喘患儿多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机体虚弱、腠理疏松,卫气不固,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环境变化,易为外邪侵袭,外邪侵袭首先伤肺,若反复发作,气阴俱伤、可波及脾肾。脾虚则运化失调,积液成痰,痰阻气道则呼吸不利;肾为先天之本,主纳气,摄纳失司,则气不归根,从而三脏功能失调,病情加重,因此“正虚”是本病的主要矛盾,也是辩证的主要依据。笔者以为治疗应以补虚为主。
哮喘经过治疗虽然缓解,但内脏之虚,尚未根除,根据“缓则治本”的原则、从扶正补虚入手,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可防复发。辨治原则如下:
1 肺气虚
肺主一身之气,气盛则卫表不固,自汗盗汗,易为外邪所侵,或因气候变化不能适应,而发哮喘,症见打喷嚏,鼻流清涕,治宜补肺固卫,益气定喘选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生脉散加味。
2 脾气虚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化源不足,诸脏失养,症见面色不华,肌肉松弛,食欲不振,大便溏稀,治宜温脾理气化痰,方用六君子汤加味。
3 肾气虚
是久病所致,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其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因病所伤,证见短气,不足一息,动则尤甚,头大骨软、行迟、颈软、齿生不齐,毛发稀疏,形寒肢冷,便溏遗尿,或发痴呆等肾脏虚衰之表现,治则补肾纳气,以固下元,选用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加味,或参蛤散。
此外,小儿哮喘的病理变化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平常宜采用补肺、健脾、益肾法,扶助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以求哮喘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