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支气管哮喘292例漏诊误诊分析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年第6期第9卷 误诊分析
作者:王肖原 洪佳璇
单位:浙江省萧山市中医院 萧山 3112002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危害儿童健康和身心发育的常见病。我院儿科近年在对萧山市0~14岁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在897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中,漏诊误诊的有292例,达32.55%。现将漏诊误诊的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2例,其中男167例,女125例,年龄0~3岁,平均年龄2.1岁。
1.2 病例选择和诊断方法 292例均来源于调查对象(萧山市区0~14岁儿童)中确诊为支气管哮喘而在此之前漏诊误诊的0~3岁婴幼儿。分城镇和农村两大组。根据(《实用儿科学》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第6版,627对本组患儿详询病史,全身体检,进行综合评分,做出婴幼儿哮喘的诊断。
1.3 发病情况 292例均反复发病3次或3次以上均有咳嗽,其中218例(74.66%)以感冒为发病诱因。245例(83.90%)有喘息、气促、痰鸣,流涕和打喷嚏分别占68.84%和67.81%,有42.12%的患儿伴有发热。婴儿期有湿疹105例(35.96%),有过敏性鼻炎116例(39.73%),有家族过敏史88例(30.14%)。
1.4 漏诊误诊情况 调查中确诊为婴幼儿哮喘897例,而在此之前明确诊断的605例,漏诊误诊292例,漏诊率达32.55%。292例中城镇组89例(30.48%),农村组203例(69.52%)。78例(26.71%)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116例(39.73%)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75例(25.68%)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有23例(7.88%)不曾就诊过。
1.5 治疗情况及转归 292例均不同程度用过抗生素。用过糖皮质激素116例(39.73%)(此类患儿多伴有发热),用过支气管扩张剂32例(10.96%),7.88%的患儿从未接受治疗过(其中城镇组2例,农村组21例)。本组292例婴幼儿哮喘确诊后,根据其发作期和缓解期的不同,分别采取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肺通气功能、控制感染和增强免疫功能等措施系统治疗,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作性哮鸣、气促、喘息、伴有咳嗽及痰声为特征。只要正确掌握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本病的诊断并不是很困难的。本组292例均符合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且经过哮喘的系统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漏诊误诊原因:①虽然本病为小儿常见病,临床表现症状相近,但由于对婴幼儿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掌握不够(尤其是基层卫生院医师),是造成漏诊误诊的主要原因。②对病史询问不详细是造成漏诊误诊的又一原因。只注意发病初期的流涕、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不注意询问其他伴随症状,以及既往史、过敏史和家族史等而导致漏诊或误诊。③临证时观察病情不仔细也是漏诊误诊的重要原因之一。婴幼儿哮喘症状不典型,发病初期常出现1~2天“感冒”症状,若不注意观察病情,容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本病具有发作性,咳嗽、痰鸣、气急、肺部湿罗音为常见症状,如不仔细加以观察,往往容易忽略本病的诊断而误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发热、咳嗽、气急和肺部湿罗音多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但支气管的哮喘伴感染时出现上述症状的病例并不少见,若不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病也往往容易漏诊。④不合理用药对本病诊断有一定影响。本组292例均不同程度用过抗生素,发热 患儿在基层卫生院几乎都用糖皮质激素来退热。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病情真相,以致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等。⑤另外,患儿家长(特别是农村)对本病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及时求医诊治导致本病的漏诊也占有一定的比例(7.88%),这应该引起重视,说明对患儿家长普及哮喘病知识很有必要。
收稿:199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