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嗜酸细胞增多性胃炎一例
中华儿科杂志 1999年第11期第0卷 病例报告
作者:林广裕 洪楚浩
单位:515800 广东省澄海市人民医院儿科(林广裕),胃镜室(洪楚浩)
患儿男,12岁,因反复上腹部绞痛48天入院。48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阵发性上腹部绞痛,其发作与饮食无关,每次发作时由20至40分钟不等,能自然缓解,但应用解痉剂无效。在门诊曾先后按“胆道蛔虫症”、“急性胃炎”、“肠虫症”等治疗无效,入院前3天及当天查血常规白细胞分别达40.4×109/L及34.1×109/L,疑“血液病”而收住院。体检:体温:36.8℃、呼吸:26次/分、脉搏:100次/分、血压:124/75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醒,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刚触及,质软,神经系统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149 g/L,血小板:258×109/L,白细胞:34.1×109/L,中性分叶:0.16、酸性:0.73、淋巴:0.09、单核:0.02、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28.0×109/L;二便常规正常;血、尿培养阴性;粪便查虫卵及周围血查丝虫蚴均阴性;血沉、抗“O”、血C反应蛋白均正常。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4.8∶1,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占0.68,早幼粒各阶段形态正常,其中酸性粒细胞占:0.46,以分叶粒为主占0.24,各阶段嗜酸性粒细胞形态正常。淋系、红系、巨核系正常,未见寄生虫及异常细胞。
纤维胃镜检查:胃窦部粘膜呈花斑状改变;在胃窦部四个部位取活检,其中两个未见明显病变,另两个部位可见胃窦粘膜散在及小灶性嗜酸白细胞浸润(图1)。
图1 胃窦粘膜的病理图像
入院后先予一般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每天均有3~6次上腹部绞痛发作,每次时间持续10分钟~近1小时。第10天确诊为嗜酸细胞增生性胃炎后起用强的松每次10 mg、每天三次治疗,用药第二天未再出现腹痛,用药第6天复查血常规、血白细胞降至9.8×109/L,分类嗜酸性细胞:0.15,给予按原方案门诊治疗,一直症状无复发,2周后强的松减为每日10 mg,2个月后减为10 mg隔日一次,4个月后停用强的松。出院6个月后复查,无症状,脾未触及,血白细胞5.4×109/L,分类嗜酸性细胞为0.02。
讨论:嗜酸性细胞胃肠炎是一种以胃肠道的某些部位有弥漫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少见病,迄今全世界文献报道约200余例[1],本病发生于小儿时期更属罕见,作者查索近年国外文献报道仅10余例,而国内未见本病的儿科病例报告。文献报告最小发病年龄为2个月[2],临床症状复杂,除常见的以粘膜病变为主的病例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外,以肌层或浆膜病变为主者尚可表现为幽门梗阻,肠梗阻或肢体水肿及腹水等。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且非特异性,尤其在儿科常表现不典型,故本病诊断不无困难,有作者报告一组6例患儿的诊治情况,该组病例获得确诊的时间达5周至13年(平均3个月)[3]。本病例的诊断过程较为顺利,入院仅10天便经胃镜活检获得确诊。但因本例其肠道病理变化尚不得而知,故诊断为嗜酸细胞增多性胃炎。本病病因未明,一般认为是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过敏原的变态反应所致,故治疗上应寻找并停止服食可疑过敏的食物或药物,并应用强的松、色甘酸二钠等治疗[1],本病例应用较长疗程强的松治疗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防追踪。
参考文献
1 林庚金.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611-1613.
2 Brunero M, Sorrentino G, Ramponi A, et al.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a report of a clinical case. Minerva Pediatr, 1998,50:87-89.
3 Kalantar SJ, Marks R, Lambert JR, et al. Dyspepsia due to 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Dig Dis Sci,1997,42:2327-2332.
收稿:1999-01-13修回:1999-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