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史济招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

史济招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

中医杂志 2000年第6期第41卷 临证心得

作者:徐慧媛 齐贺彬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100730

  关键词: 胃炎;中医药疗法;@ 史济招

  慢性胃炎以上腹部隐痛、饱胀、纳差、乏力为主症,但兼症繁多,无疑给临床治愈该病带来一定的困难。史济招教授治疗慢性胃炎善抓主要矛盾,临床疗效较好,举例如下。

  1 寒热错杂型胃炎

  例1:赵某某,女,51岁。就诊日期:1997年11月4日。上腹胀满、恶寒喜暖加重20余天,伴有食欲不振,打呃不畅,口苦、口干、口粘,不思饮水,周身乏力,忽冷忽热,阵阵汗出,频频肠鸣,大便溏软。脉弦滑,舌暗、边有齿痕、苔白微腻。查体: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诊断:慢性胃炎,急性发作。辨证:中焦湿滞,寒热错杂。治则:燥湿运脾,和解中焦。处方:平胃散加减:苍术10g,厚朴10g,陈皮6g,甘草6g,吴茱萸6g,黄连6g,桂枝10g,白芍10g,枳壳10g,炒酸枣仁10g,炒远志10g,焦神曲10g。每日1剂,水煎服。

  上方服6剂,于11月11日复诊,除仍有打呃不畅外主症基本消失,但胃脘部有时灼热感,大便偏干。继用原方将焦神曲改为20g,加知母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6剂后症状消失。

  按:本例上腹胀满且恶寒喜暖,纳差,苔白腻,属中焦寒湿阻滞,用平胃散化湿温胃。由于患者同时有口苦、口干、口粘,说明还有热象夹之于内,故加用黄连,既燥湿又清热,为防黄连性寒助湿易凝,故又加药性辛热的吴茱萸,既制黄连苦寒又温胃开郁。方中黄连、吴茱萸等量,能辛开苦降,治疗脾胃寒热错杂;此外患者忽冷忽热,阵阵汗出,考虑有营卫不和之证,故加用桂枝、白芍调和营卫,白芍又可缓急止痛,枳壳协助理气消胀,焦神曲健胃消食。复诊时患者症状减半,但出现胃脘灼热感,故加知母既清胃热又润大肠,加大焦神曲用量目的在于提高脾胃消化能力,病服后疗效满意。

  2 脾胃虚寒型胃炎

  例2:史某某,女,26岁。就诊日期:1998年3月11日。胃脘痛4~5年,加重2周,进食生冷或硬食后症状更重,无泛酸、呃逆,食纳尚可,伴有头晕,气短,怕冷,眠差多梦,大便不成形而无脓血。脉细弦缓,舌淡暗、苔白微腻。查体: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诊断:慢性胃炎。辨证:脾胃虚寒,心脾两虚。治则:温中补虚,益心健脾。处方: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10g,桂枝10g,白芍20g,吴茱萸10g,黄连6g,枳壳10g,炒远志10g,炒酸枣仁10g,生姜3片,大枣5枚,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上方服用6剂,症状大有好转。

  按:本例为比较典型的脾胃虚寒症,故遵“寒者热之”“通则不痛”之治则,选用治疗中焦虚寒之黄芪建中汤,再加吴茱萸温之辛之。黄连的用量小于吴茱萸,此与丹溪“左金丸”意义有所不同,故可消除温中大法被干扰之顾虑。此外黄连,上可制心经虚火而静心,配炒远志、炒枣仁以使胃和卧安,缓眠差多梦;下可燥大肠之湿而实便,以制大便溏软。枳壳协助理气宽中。本方组方严谨,疗效很好。

  3 脾胃气滞型胃炎

  例3:张某某,男,38岁。就诊日期:1997年10月28日。胃脘胀满半年。平素纳呆,呃逆,易烦躁,眠差多梦,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肝区作痛,不心慌,无胸闷,近半年体重下降5kg,近1周来大便初干后溏。脉弦滑,舌淡暗、边有齿痕、苔薄白。查体:腹部平软,上腹轻压痛,叩诊呈鼓音,肝脾未及。3年前查胃镜诊为胃息肉。诊断:慢性胃炎,胃息肉,肝炎不除外。辨证:中焦气滞,心脾两虚。治则:理气和胃,补益心脾。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0g,白术10g,升麻6g,柴胡6g,丹参15g,陈皮6g,甘草6g,枳壳10g,香附10g,厚朴10g,白芍10g,茯苓15g,合欢皮15g,黄连6g。每日1剂,水煎服。上方服用15天,症状减轻。

  按:胃脘胀满为脾胃气滞之特征,呃逆、易烦躁也是气滞所为,按常法当用理气化滞法治之。而史老师认为,患者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大便偏溏及舌象表现,说明已有脾气不足的趋向。因此,采用理气补气结合之法,方选补中益气汤加枳壳、香附、厚朴等药。该处方实际上由补中益气汤、枳术汤、厚朴温中汤三方相合。后二方都是消补兼施之剂。

  4 脾胃湿热型胃炎

  例4:王某某,女,55岁。就诊日期:1998年5月14日。胃脘胀满不适2月余,胃内灼热感,口干喜凉饮,但饮水不多,食欲正常,乏力不明显,爱生气,生气时上述症状加重,大便正常。脉沉细,舌淡红、苔白腻微黄。诊断:慢性胃炎。辨证:脾胃湿热。治则:调和脾胃之气。处方:柴平汤加枳壳、黄连:苍术10g,厚朴10g,陈皮6g,甘草6g,黄连6g,炒枳壳10g,柴胡10g,黄芩10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5天,症状大减。

  按:患者中焦气机不畅,故而胃脘胀满;气滞湿停,郁而化热,故而胃内灼热,口干喜凉饮;湿浊不化而饮水不多、舌苔微腻。柴平汤由小柴胡汤和平胃散合方而成。投平胃散祛湿和胃治其本,更加黄连一味,除取燥湿之功外,还启苦降之效,与苍术、厚朴相配,有降有散,能解郁结之气。小柴胡汤中柴胡、黄芩清热和中,以制胃内灼热。一般说来胃内灼热的患者常有胆汁反流,而柴平汤具有控制胆汁反流之功效,患者疗效满意可能与此有关。

收稿日期:2000-01-11;修回日期:2000-02-25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女性慢性胃炎合并更年期综合征(肾虚阳浮证)患者临床研究
焦点新闻
·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周霭祥治疗白血病经验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期与中医证治研究
·人参皂甙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基因的影响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辨证施护
·雄黄抗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凋亡诱导关系的研究
·515抗瘤方剂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灵芝复方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