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癌术后早早期腹腔内化疗的体会
山西医药杂志 2000年第2期第29卷 临床研究
作者:周全胜
单位:周全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9医院 043014)
近年来,腹腔内化疗日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术后早期腹腔内化疗疗效 较好。1995年以来,我们对38例胃肠道癌手术病人,采用了早早期腹腔内化疗,现报告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全组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28~71岁,胃癌Ⅱ期3例,Ⅲ期12例,Ⅳ期7例,根治性切 除16例,姑息性切除6例,结肠癌7例,直肠癌9例,DukesB期8例,C期6例,D期2例,根治性 切除14例,故息性切除2例。均经病理确诊为胃肠道癌。
1.2 置药泵方法:在距切口4~5 cm处,左或右侧均可,于腹腔内切开腹膜,分离肌层,切开大小适当的腱膜 ,分离皮下,将药泵置入皮下,导管置入盆腔或胃床,导管勿置于吻合口处。药泵注入10 m l含肝素2 000 U生理盐水。
1.3 化疗方法:术中化疗一次,关腹前将DDP30~60 mg/m25-Fu 1 ~2 g/m2,加生 理盐水500 mL置入腹腔,术后肠功能一旦恢复即可进行腹腔内化疗,持续滴入或缓慢推注, 然后嘱患者变换体位,使化疗药在腹腔内均匀分布,每日1次,连续5 d为一疗程,每月进行 1个疗程,连用6个疗程每次化疗完毕注入10 mL含肝素2 000 U生理盐水于药泵内。
1.4 术后并发症:全组腹腔内化疗无1例发生腹腔内出血、腹膜炎、腹腔脓肿、肠梗阻、吻合口瘘。2例直肠癌 手术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导管阻塞。
1.5 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化疗后出现恶心、乏力、腹泻6例,8例出现腹胀,全组无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等反应,肝肾 功能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1.6 随访:全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限为3个月~4年2个月,死亡8例,生存期分别为6、10、16、1 7、21个月。余患者仍健在,其中13例超过3年。死亡病例多为未能施行根治手术的患者。
2 讨 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只要腹腔内有少许癌细胞存在,就可能引起术后切除部位和腹膜表面 癌复发,如果脱落的癌细胞不杀灭,手术再扩大,结果与姑息切除基本相同[1]。 动物试验证明,DDP腹腔内注射后,腹腔肿瘤组织内浓度高于从静脉注射的2~4倍[2 ],Casper报道腹腔内注射DDP24 h后腹腔内仍保持较高浓度,说明DDP在腹腔内吸收血液 较慢[3]。因此可使肿瘤直接浸泡在高浓度的药液中,有效地杀灭残留在腹腔内游 离的癌细胞或微癌灶。
腹腔内化疗药物大部分经门静脉系统吸收入肝,而且在门静脉系统及肝内保持较高的浓度, 从而可杀灭门静脉系统及肝内的癌细胞[4]。
腹腔内化疗多主张在术后5~10 d、10~21 d开始。我们认为只要病人情况允许应尽快进行 。本组腹腔内化疗均在手术结束时进行1次,术后肠功能一旦恢复即可进行,一般多在3~4 d开始。术后早期机体的肿瘤负荷最小,肿瘤细胞的增殖速度相应增加,对化疗的敏感性最 强,另外,术后早期腹腔粘连尚未形成,可使化疗药物充分弥散。给临床观察早早期腹腔内 化疗,未发生肠麻痹,吻合口瘘、内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
腹腔内化疗在血中药物浓度较低,因而药物的毒性作用小,提高了机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 ,本组除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腹胀、腹泻毒副作用小,无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等骨髓抑 制反应,腹腔内化疗消化道反应,一般不需要药物特殊处理,停药后2~3 d,即可缓解。
采用改进后置药泵方法有以下优点:胃肠道手术,特别是结直肠手术,难免引起切口感染, 采用腹壁内另行切口置药泵不与切口相通,即使切口感染一般不会波及药泵[5]。
腹腔内化疗是癌肿术后疗法之一,肿瘤病人术后生存率主要取决于手术的时机和手术的彻底 性。腹腔内化疗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作者简介:周全胜,男,1947年10月生,主任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9医院,043014
参考文献:
1,陈峻青,张文范,王舒宝,等.胃癌外科中的若干问题.中华外科杂志,1991, 29(4):220
2,程中,彭德如.腹腔内化疗法治疗腹腔内恶性肿瘤.普外临床,1991,6(3):16 0
3,王书元.顺铂(DDP)经胸、腹腔经药治疗癌性胸、腹水的初步探讨.中国肿瘤临床 ,1990,17(3):157
4,卫洪波.胃肠恶性肿瘤术后的腹腔化疗.中级医刊,1998,33(6):340
5,陈永所.胃肠道癌术后腹腔静脉化疗所致毒性反应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18(8):458
收稿日期:199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