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刺后顶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临床观察
天津中医 2000年第1期第17卷 针灸经络
作者:王贯民 戚秀娟 闫淑艳 张爱红
单位:301800 天津市宝坻县中医医院
中图分类号:R682.1+2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4-5392(2000)01-0032-01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现代医学称之为颈椎综合征,属中医痹证范畴。一般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为椎动脉受机械性压迫,致使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或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所致,临床表现以头晕、头痛为主,常伴有发作性眩晕、呕吐、复视。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低。笔者自1996年12月以来,采用齐刺后顶穴治疗该病40例,并利用TCD所提供的治疗前后数据比较显示,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全部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1岁;病程最短5天,最长6年。均经TCD检查确定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排除了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表现以发作性或持续性头晕为主,可伴有头痛、嗜睡、恶心、呕吐等症。根据倪文才等主编《颈椎综合征》[1]诊断标准,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
2 治疗方法
2.1取穴:以骨性标志取穴。后顶穴在顶枕缝中央,也是人字缝的顶点。先推寻枕骨粗隆,向上直行推按至枕骨上端(与左右两顶骨的相接处)凹陷处[2]。
2.2针刺操作方法:选28号1.5寸毫针,第1针自后顶穴上3分处,针尖向下沿皮平刺,深度在皮与骨膜之间,行小幅度提插捻转2分钟,使针感向颈背部放射。第2针及第3针分别于第1针两侧旁开3分处向后顶穴斜向刺入。左右手分别持针,同时作小幅度提插捻转2分钟,使针感向颞顶部放散。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
2.3疗程: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复查TCD。
3 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TCD数值正常为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TCD数值接近正常为好转;针刺后症状无改善,TCD数值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3.2治疗结果:40例患者中,痊愈12例占30%,好转22例占55%,无效6例占15%。治疗前后TCD数值变化见附表。
附表 针刺对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s)
|
VA |
BA |
VS |
VD |
Vm |
PI |
VS |
VD |
Vm |
PI |
治疗前 |
36.82±4.36 |
15.12±3.94 |
26.56±3.64 |
0.89±0.23 |
35.8±2.8 |
15.3±2.6 |
23.46±3.82 |
0.91±0.18 |
治疗后 |
43.27±2.89 |
22.1±1.62※ |
35.64±4.21
※ |
0.81±0.19 |
41.2±3.65※ |
21.6±4.96
※ |
32.56±3.28
※ |
0.86±0.23 |
※与治疗前比较P<0. 01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针刺后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值(VS),舒张末流速(VD)及平均流速(Vm)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 01)而血管搏动指数(PI)无明显改变。 4典型病例
陈某,女,35岁,1997年7月就诊。主诉:颈项部僵硬不适10天,头晕2天。患者10天前因天气炎热夜间空调睡眠。晨起后突感颈项部僵硬,活动不便,经远红外线照射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一直未能消除症状。2天前突发头晕,伴恶心,头向左侧扭转时症状加重。查左颈项肌紧张。颈部X线片示:颈椎侧弯,轻度骨质增生,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即行齐刺后顶穴之法治疗,1次后述有轻快感,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复查TCD结果正常。
5 讨论
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为椎—基底动脉痉挛变窄,造成血流不畅,痹阻不通。选择齐刺法是根据《灵枢·官针篇》“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也。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说明本刺法用于治疗寒邪瘀滞痹阻,阳气不宣,“痹气小深”之疾,选择后顶穴,是因为后顶穴为督脉穴,是15个“脉气所发”穴之一,也是激发督脉经气的重要施治穴位[3]。齐刺后顶穴,可起通督脉阳气、祛瘀通痹的功效。TCD能定量的反映血流速度和血管弹性,客观地反映某一血管在收缩期与舒张期的血流状态,具有直观性、准确性。通过疾病治疗前后的数值变化,为临床提供了科学的根据。结果显示,齐刺后顶穴可使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加,而对血管弹性指数无影响,因此改善了本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各种症状。在治疗过程中,笔者也观察到,本疗法对椎—基底动脉硬化所致供血不足者疗效较差。
参考文献
1,倪文才,等.颈椎综合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2,王居易,等.运用后顶穴的临床经验.中国针灸,1993;13(5):30
(收稿日期:199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