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在肝内实质性小占位病变诊断中的作用
对我院1995年至1999年期间,经影像学检查发现直径≤3cm小结节病变施行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经病理检查确诊的45例进行分析总结。
一、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经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发现的直径≤3cm(最小的0.8cm)肝内实质性病变45例,男性36例,女性9例,年龄34~86岁,38例有肝炎病史,17例肝硬化。35例主诉有不同程度右季肋部不适,10例无任何症状,仅在B超体检时发现。2.
方法及仪器:45例均检测ALT、GGT、AKP、AFP、癌胚抗原和岩藻糖酐酶后行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病理细胞学及组织切片学检查,并随访半年以上最长者5年。采用日本产Aloka
SSD 650型B超仪,穿刺小凸阵探头,频率3.5MHz及国产可调式自动活检枪(ABD),18G穿刺针具。3.
统计分析采用χ2及t 检验。
二、结果
1. 45例穿刺96次全部成功,确诊率达96%,无合并症发生。绝大多数病例术后仅有肝区轻微胀痛感,3例较明显者经肌注强痛定100mg后即消失。2.
实验检查结果:ALT升高38例(84%),GGT升高19例(42%),AKP升高21例(47%),AFP升高16例(36%),癌胚抗原升高11例(24%),岩藻糖酐酶升高16例(36%)。经病理确诊为恶性病变的23例(51%),岩藻糖酐酶升高16例,占70%;AFP升高15例,占65%;GGT升高12例,占52%;AKP升高11例,占48%;癌胚抗原升高10例,占43%。3.
病理检查结果:原发性肝细胞癌12例占27%,毛细胆管癌2例占4%,转移癌9例占20%,肝硬化结节8例占18%,肝炎性结节4例占9%,局灶性脂肪肝4例占9%,肝血管瘤3例占7%,肝囊肿并感染1例占2%,肝结核2例占4%。病理涂片细胞学与组织切片学检查的阳性率分别为40%和1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三、讨论
螺旋CT双期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及定性准确率可达90.57%和95.83%,但在临床中肝内实质性小结节病变仍难以确诊,不同性质的小病变在影像检查中特异征象不明显而难于鉴别,因此只能定位不能定性。我们认为尽快行B超引导下穿刺活检作病理检查,确诊率可达96%。如果在肝内同时存在多个结节,应尽量多选靶结节病灶进行穿刺活检,必要时分几次进行是提高确诊率的措施之一。病理组织切片学与细胞涂片学检查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其原因可能与涂片取材的局限性及质量有关。B超引导下应用ABD穿刺活检术是较好的定性诊断手段,此法虽为有创性,但其创伤小、快捷、安全、合并症少且确诊率高。经病理诊断的23例恶性病变的癌性血清标志物检测指标异常的比例并不高,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可见肝内较小的恶性病变仅以酶学检测指标考虑诊断易漏诊,但岩藻糖酐酶及AFP较有临床意义。
作者单位:100035 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
(陈绳武、梁学亚、贾绮宾、宋立清)
超声波室(闫小兵、李萍);
陈绳武 男,54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