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最新科研项目揭示非典传播五大特点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电(记者 邹声文田雨)由我国专家日前完成的非典科研项目揭示出非典传播的五大特点:有慢性病的老人感染非典后易成超级传播者;所有感染者均与上一代患者有症状期接触;接触越是密切,就越容易被感染;未发现潜伏期非典病人具有传染性;隔离病人终止了进一步传播。
这一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传播链分析”的科研项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主持。作为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组疫情分析专家,曾光21日通过分析一位超级传播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总结了非典传播的一些特点。
3月24日,北京一位91岁的男性患者,因右胳膊行动不便去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脑出血、脑梗塞伴有发热症状。3月30日,老人因心肌梗塞病故。去世前,老人未被诊断为非典。但从3月31日开始,在老人的陪护家属、同房病友、医护人员中陆续出现非典病人。到4月17日,他直接或间接感染了37人,除他本人外,还有一人死亡。
曾光说,这位老人显然是一位非典超级传播者。这位患者有两个特点,一个年纪大,二是有慢性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介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如果感染了非典,更容易成为超级传播者。后来,由于对所有病人采取了隔离措施,没有出现新的病例。这表明,隔离措施终止了非典的进一步传播。
曾光说,研究人员在分析整个传播链时,发现一个有共同性的现象,即所有的病人都是在前代病人处于症状期时与之进行了接触,特别是在前代病人发病后第3天到第5天与之接触。这表明,这段时间非典病人的传播性极强,对此要高度重视。
曾光说,老人发病前,共有44人与之接触,无一人发病;老人发病后,9位亲属与之接触,其中6人发病,1人病死。在这个传播链中,有一位病人发病前曾与全班29位同学有接触,但29人均未发病。这说明,潜伏期的非典病人不具有传染性。
曾光说,老人除在家属中造成传播外,还在医院里形成传播链。其中,与老人同一病房的7人中有2人发病;共有10名医护人员发病,他们都为病人上过呼吸机或有其他密切接触;参与一般护理的人员虽然很多,但接触并不十分密切,有6人发病,发病率低了很多;医护人员的家属则无人发病。这说明,与病人接触越密切,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完)
200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