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非典型性肺炎专题 > 科研进展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国学者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学者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中新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孙自法):记者3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部获悉,经过八个月的辛勤努力,中国在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最新出版的国际权威杂志《科学》,全文公布了中国科学家研究SARS的分子流行病学及解析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规律的最新成果。

  中国防治SARS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组通过对SARS流行病学深入的调查研究,认识到SARS流行早期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科技部官员称,中国科学家在SARS研究中取得的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将为世界各国防治SARS提供新的科学依据。该成果在《科学》杂志上全文发表,表明其已得到国际科技界的认可和重视。

  据介绍,课题组将2002/2003期间的SARS流行划分为早、中、晚三期进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完成了来自广东和香港的SARS发展各阶段的二十四个病的十八株SARS冠状病毒及十一份含病毒生物样品的病毒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结合已经公开的其他三十二条类SARS冠状病毒及两条果子狸的SARS样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SARS冠状病毒在流行过程中的分子变异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是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不仅印证了流行病学调查所得到的结论,而且为分离动物和不同流行阶段的SARS冠状病毒提供了特征基因型的分子标记;

  二是通过进化模型计算获得的一系列关键基础数据发现,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速度为艾滋病毒基因组的突变速度的三分之一;

  三是认识到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各主要片段,在SARS流行过程中,对于环境的选择压力有不同的反应。

  中国科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在来自于动物的病毒感染类初期,致病能力和传播力似乎较弱,疾病相对易于控制和治疗;但由于受到强大的正选择压力,病毒变异快。经过一段时间在体上的适应,SARS流行进入中后期后,病毒在负选择压力下,变异趋缓,但传播能力却有提高,病情一般较为严重。2003/2004阶段的SARS病例即是重现了早期事件,印证了研究结果。

  参与此项研究的科学家们表示,今后,如果注意对可能来自动物的新发SARS冠状病毒感染的监测,及时加以隔离、控制,将不会产生类似于2003年初的爆发流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4.01.30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SARS灭活疫苗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支新型疫苗
焦点新闻
·张德江黄华华:像防非典那样防禽流感蔓延
·广州出台非典防治监测双方案
·海南卫生厅出台非典防治方案,国庆24小时值班
·珠海市非典防治大会和卫生工作会议召开
·云南省正式启动实施今冬明春非典防治方案
·全国各省区非典防治预案全部完成,已上报卫生部
·国际权威杂志发表我科学家防治SARS最新成果(图)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