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底怎么“捂”
从古至今,善于养生的医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春捂”的养生之道。民间常常流传着“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的俗语。专家认为,“春捂”这种民间的传统习惯有一定道理。
第一,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度左右,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过早地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第二,“春捂”有利于抵御风寒。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这时当冷风袭来时,就能长驱直入,使人感到寒冷。
第三,“春捂”有利于适应季节的变化,在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捂”着点儿,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许多人甚至可能会患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那么,春天到底该怎么“捂”才科学呢?
“春捂”捂哪里
早春虽然气温转升,但常是乍暖乍寒,尤其是湿度较大,早晚低温,因此,总让人感到寒气透骨,沉重凝冷,使人感到比严冬还难受。
因春天主生发,万物皆蠢蠢欲动,细菌、病毒等亦随之活跃,故稍不留心就容易生病。这时除了仍须保持穿暖少脱衣之外,特别要注意的是护好两头,即重点照顾好 头颈 与 双脚 。
老人,尤其是头发稀疏者,不宜过早摘下帽子、围巾。因为整个冬天都在受着大帽温馨护着的头颈,已经习惯于这种环境生活,若在乍暖还寒的气温下,突然远离帽子,就容易遭受风寒头痛、感冒伤风。若在早春疏于保护,颈椎病、肩周炎等就会乘虚而入,尤其是已有颈椎增生的中老年人,若在春寒时长久暴露于寒湿中,常导致局部肿胀,颈椎病的症状加重。一些老年人在早春时颈部疼痛、僵硬不适、头昏、肩重、手麻、乏力等缠绵不已,正是源于颈部疏于保护之故。
早春容易使人大意的是一双脚的保暖和保干。一些人常早早地换上春装,穿上凉鞋,早春的寒气与湿气也悄悄地乘虚而入,由下而上,由表入里,侵透骨骼、关节,尤其是踝露的脚趾与踝、膝关节,不知不觉间会感酸胀不适,走路酸痛,下肢沉重、乏力、关节僵直等。
掌握好“春捂”的尺度
应特别注意的是,“春捂”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南方地区步入3月份,或北方地区进入4月,天气明显有些热了,这时如果还穿着棉衣,就会超过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就会适应不了,同样对健康不利。尤其长江流域,春季空气湿度较大,如果“捂”过了头,还容易诱发中暑。
春季何时该“捂”,必须根据天气而定。一般来说,春季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便可适当减衣。另外,春季气候可能出现两种极端现象:一是“春寒”和“倒春寒”;二是“暖春”。对于前者,当然要注意保暖,恪守“春捂”之道,对于后者,当天气连续几天都是艳阳高照,这时就不能“捂”了。
广义上的“捂”,也应包括居室和被窝的保暖。一般来说,春季里可以使居室温度适当高一点,被子也要适当厚一点。
爱美女性早春切莫薄透露
穿了一冬臃肿棉服的女士们总算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于是,早早地换上漂亮的裙装,展示婀娜的身段,青春的活力。但是一场乍暖还寒的气流,让爱俏的女士们领略到了早春薄、透、露的代价——发冷、发烧、咽痛。
医学家指出,人体能通过自身的热量调节自身系统,使之在气温17—30℃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体温。若气温低于17℃,人就需要穿上适当的衣服才能适应环境,否则就会患感冒、风湿、冻疮、手足皲裂等疾病。寒冷还会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损害免疫系统功能,进而招致其他一些更为严重的疾病。
近年来,还出现这样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脚趾或脚底疼痛,有的还伴有手指痛、麻木,患处还出现红斑。医学家将这种病称为“流行性肢痛症”,多发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
这是因为此时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稳定,人体末梢微循环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较差,女性则还受内分泌周期的影响,这是内因;外因就是寒冷气候和潮湿的环境,同时自我保暖不良,衣服单薄,特别是手足保暖更差。
俗话说,春捂秋冻,奉劝各位爱美女士,美不能以损害健康为代价,我们切不可只要风度,不要温度。
2004.02.18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