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和心理因素对肝癌的交互作用

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和心理因素对肝癌的交互作用

卫生研究 2000年第2期第29卷 论著

作者:朱益民 陈坤 方顺源 张美辨 金达丰 汪志强

单位:方顺源(杭州市卫生防疫站);金达丰(杭州市卫生防疫站);汪志强(杭州市卫生防疫站);朱益民(浙江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杭州 310006);陈坤(浙江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杭州 310006);张美辨(浙江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杭州 310006)

关键词:肝癌;危险因素;交互作用

  摘 要:为探讨居民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的联合作用,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各因素的比值比以及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归因交互百分比。结果显示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和易生气、有抑郁感、消极处世态度等因素可能是肝癌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及95%CI)分别为18.26(4.40~75.77)、2.75(1.22~6.12)、1.67(0.92~3.06)、1.70(1.08~2.17)和2.00(1.20~3.23)。乙肝病史和肿瘤家族史、不良心理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1.65、1.16,归因交互百分比为38.4%和13.3%。提示乙肝病史与肿瘤家族史、不良心理因素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

  分类号:R730.231 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020(2000)02-0092-02

Synergic effects o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ncer between history of

  hepatitis B,family histories of cancers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Zhu Yimin Chen Kun Fang Shunyuan Zhang Meibian,et al.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Medical Colleg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06,China)

  Abstract: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ncer (PHC) and their interactions, a case-control study with calculated odds ratios(OR) and synergy effects index(SI) was conducted. The history of hepatitis B, family histories of cancers and psychosocial factors were main risk factors of PHC, and their effects were positive and synergic. The SI between hepatitis B and family histories of cancers,psychosocial factors are 1.65 and 1.16 respectively.

  Keywords: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ncer,risk factors,synergic effect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调整死亡率为17.83/10万[1],在我国肿瘤死亡谱中居第2位。与70年代资料相比增加47.17%。由于肝癌发病和死亡年龄较低,因此对家庭和社会影响较大。1994~1996年杭州市居民肝癌减寿率在恶性肿瘤中居首位[2]。本文用病例对照方法探讨杭州市居民肝癌的危险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来自1998年杭州市疾病监测系统得到的、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肝癌病100。对照来自与病例同一居民区、同性别、年龄组(相差<5岁)未患肿瘤者100。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本地区居住25年以上。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采用以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一般情况、疾病史、家族史、吸烟史、饮酒饮茶史、饮食史、社会心理因素等。建立调查表,采用培训后的调查员上门访问法搜集资料。

  1.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计算各因素与肝癌间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再用叉生分析法分析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和不良心理因素在不同情况下OR,并分析其交互作用:

  其中OR(AB)为暴露于A和B两因素时的OR;为仅暴露于A因素的OR;为仅暴露于B因素的OR;为既不暴露于A,也不暴露于B因素的OR。

  2 结 果

  2.1 乙肝病史、吸烟史等因素与肝癌的关系

  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差异无显著性,因此病例组和对照组有可比性。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见表1。与肝癌有关的因素有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易生气、有抑郁感、消极处世态度等。本次调查未发现吸烟、饮酒、饮食与肝癌之间的联系。假如以对照组暴露率来估计群暴露率,杭州市乙肝病史的群归因危险度(PAR)达到63.33%。

表1 乙肝病史等因素与肝癌关系的条件Logistic分析

因 素 β SE P值 OR值 95%CI
乙肝病史

2.91

0.73

0.000

18.26

4.40~75.77
吸烟 -0.31 0.35 0.386 0.74 0.37~1.47
饮酒 -0.17 0.30 0.556 0.84 0.47~1.50
易生气 0.52 0.31 0.094 1.67 0.92~3.06
有抑郁感 0.53 0.23 0.022 1.70 1.08~2.17
消极处事态度 0.68 0.25 0.007 2.00 1.20~3.23
肿瘤家族史 1.01 0.41 0.014 2.75 1.22~6.12

  2.2 乙肝病史及肿瘤家族史对肝癌的联合作用

  将乙肝病史和肿瘤家族史进行叉生分析,结果由表2可知,乙肝病史合并肿瘤家族史的OR值要大于两者单独的作用。

表2 乙肝病史和肿瘤家族史对肿瘤的联合作用(OR值)

乙肝

  病史

肿瘤家族史
+ -
+

42.00

24.82

- 2.05 1.00

  SI=1.65>1,说明肿瘤家族史与乙肝病史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有肿瘤家族史的患乙肝,可能增加肝癌的危险性。其归因交互百分比(AP)为38.4%,表明有肿瘤家族史并且有乙肝的,其发生肝癌危险性有38.4%是由上述两因素的交互作用所致。

  2.3 乙肝病史和不良心理因素与肝癌的关系

  由表3可见,乙肝病史和不良心理因素(如易生气、抑郁感、消极处世态度等)间存在一定的正交互作用(SI=1.16>1),其归因交互作用百分比为13.31%。

表3 乙肝病史和不良心理因素对肝癌的联合作用(OR值)

乙肝

  病史

不良心理因素
+ -
+

27.05

22.22

- 2.23 1.00

  3 讨 论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乙肝病史和环境因素(如饮水污染、黄曲霉毒素、蓝绿藻毒素等)是肝癌主要的危险因素[3~5]。但是以往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是在农村现场中进行的。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城市居民的肝癌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与以往研究相一致,乙肝病史和肿瘤家族史是肝癌主要危险因素[6]。本次研究乙肝病史OR值为18.26(95% CI 4.40~75.77),群特异危险度达到65%左右。赵宁通过对以往文献综合分析结果发现,HBsAg阳性、HBV感染以及肝炎史对肝癌的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1.61(6.37~21.14)、11.19(6.01~20.87)和4.14(3.21~5.34)[7]。乙肝病毒感染一方面通过急性和慢性作用损伤肝脏细胞,另一方面还通过肝炎病毒把DNA整合到机体肝脏细胞之中,在肝癌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肿瘤家族史也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8],说明遗传因素可能在肝癌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肝癌存在遗传易感性。

  本次研究表明不良心理因素与肝癌发病可能有关。与文献等报道相一致[9]。不良心理因素如易生气、抑郁感、消极处世态度、焦虑、紧张等负性事件可能降低机体抵抗力,免疫水平降低,疾病易感性增高。因此推测,在致癌因子(乙肝病毒、黄曲霉毒素等)作用下,体细胞发生突变直至癌变后,与正常相比,不良心理因素的不易识别、清除体内异常细胞,促进肿瘤进展。因此社会心理因素与肿瘤的关系日益被们所重视。本次研究结果未发现环境因素(如饮水、饮食、吸烟、饮酒)和肝癌之间的联系。这与农村和海岛地区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可能由杭州市和海岛、农村居民的饮食结构差异所致。

  因此乙肝病史、肿瘤家族史和不良心理因素在对肝癌的作用上存在着正交互作用,其交互作用指数分别达到1.65和1.16。因此有肿瘤家族史合并感染乙肝或不良心理因素合并乙肝感染,可能增加对肝癌危险性。这在肿瘤防治上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朱益民,男,硕士,讲师

  参考文献

  [1]李连弟,鲁凤珠,张恩维,等.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预测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97,19(1):3—9

  [2]朱益民,陈坤,方顺源,等.浙江省城乡居民死亡减寿谱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9,15(10):927—929

  [3]俞顺章,资晓林,陈刚,等.我国四个地区肝炎感染与肝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4):214—216

  [4]Goodman MT, Moriwaki H, Vaeth M, et al.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risk factors for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Hiroshima and Nagasaki. Japan Epidem, 1995,6(1):36—41

  [5]London WT, Evans AA, McGlynnK, et al. Viral, host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prospective study in Haimen City, China. Intervirology,1995,38(3,4):155—161

  [6]张建营.河南省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7,16(6):338—340

  [7]赵宁,俞顺章.乙型肝炎与肝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多个病例对照研究的综合结果.现代预防医学,1993,20(4):193—197

  [8]王珊珊,姜谱琳,庞红霞.广州市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7,18(1):33—36

  [9]高北陵,杨玲玲,栗晖.生活事件,情绪与恶性肿瘤.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3:106

收稿日期:1999-07-19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发人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研究
焦点新闻
·肝癌乳癌复发转移基因被“捕获”
·重庆市人群肺癌、肝癌和乳腺癌危险因素研究
·肝癌打哪儿来?
·肝癌——癌中之王
·吸烟、饮酒与肝癌有何关系?
·为什麽男性患肝癌比女性多?
·起肝癌的原因有哪些?
·肝癌应与哪些疾病区别?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