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周围淋巴转移及其廓清术的意义与适应证
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年第2卷第3期
王宏强 林浩(综述) 姜波健(校对)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 D4根治术 淋巴结转移
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进步,早期胃癌诊断率显著上升,这有助于探索早期胃癌的各种缩小手术。另一方面,对于进展期胃癌,则追求比以往手术根治度更高的术式。本文从胃癌腹主动脉周围淋巴转移规律、廓清术的远期效果、术后并发症等角度就D4根治术的合理性、意义及适应证作一介绍。
一. 胃周淋巴流向
不同部位的胃癌从原发灶向周围淋巴结转移时,呈现出不同的状态[1,2]。以下分别阐述由胃上部和下部起始向腹主动脉周围的淋巴流向和转移状况。而胃中部癌的淋巴流向则介于其间。
(一)胃上部起始的淋巴流向[3-5] 胃上部起始的淋巴流向沿胃左动脉、腹腔动脉到腹主动脉。贲门左侧的淋巴沿左膈下动脉向下直达腹主动脉周围;或可经脾门,沿脾动脉、腹腔动脉到腹主动脉周围;还可沿胃后动脉,经脾动脉、腹腔动脉到腹主动脉周围。此外尚可经由左肾上下淋巴结,通过腹主动脉后方的乳糜池和胸导管到腹主动脉周围。
(二)胃下部起始的淋巴流向[5-7] 胃下部的淋巴流向相对较胃上部复杂。其主要通路是:从幽门部淋巴结起始,经肠系膜上动静脉根部淋巴结径路;经胃左动脉根部淋巴结,肝动脉前部淋巴结和脾动脉旁淋巴结到腹腔动脉根部淋巴结径路;经肝门部淋巴结,胰头前后淋巴结和肝动脉后淋巴结径路。同时这些径路间亦形成相互交通网络,再达左肾静脉周围的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淋巴细胞流向的研究显示,无论从胃下部的小弯侧还是大弯侧始,第三站淋巴结(No.11,12,13A,14V)与No.16淋巴结中,标识淋巴细胞的检出率都较高。这一事实符合胃下部到第三站淋巴结和第四站淋巴结的径路间存在着复杂淋巴通路的结论[2]。
二. 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率与转移部位
虽然胃上部癌与No.16组淋巴结的关系较为密切,但是否转移率更高还未有一致意见。米村[2]报道胃上部癌No.16淋巴结的转移率是12%,而胃中部和下部癌的转移率仅为4%和7%。但是德田等[8]行超根治术后,发现浆膜面阳性病例的No.16淋巴结转移率胃上部、中部和下部癌都在25%左右,没有明显差异。另外桥本[5]对已有浆膜浸润者行No.16淋巴结廓清,结果是胃上、中和下部癌转移率分别为25%、16%及26%。胃上部和下部癌之间亦未见明显差异。另有报道No.16淋巴结廓清病例中,病理证实第四站淋巴结转移(N4)的频率在胃上部癌33%,胃中部癌26%和胃下癌19%,胃上部癌略高[6]。由此可认为胃上部癌的No.16淋巴结转移率比胃下部癌略高或者相同。
至于胃上部的淋巴流入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的部位,籍RI淋巴流图研究,认为经左肾静脉旁的腹主动脉外侧淋巴结(No.16 a2 lat)和左隔下动脉根部淋巴结的活性值特别高。临床发现胃上部癌No.16淋巴结高转移率部位亦以No.16 a2 lat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No.16 a2 lat与转移有较密切的关系,但实际上骑跨腹主动脉左右的转移并不少见[5,6]。因此对胃上部癌的廓清虽以No.16 a2 lat为中心,但仍应行从腹腔动脉根部下缘开始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No.16 a2和b1的lat-pre-int清扫[2,7,9]。
胃下部癌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不仅限于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间淋巴结(No.16 a2和b1的int),也可见于腹主动脉外侧淋巴结[5,6]。同样胃下部癌的根治范围不能仅限于No.16 a2淋巴结,而应作更广范围的No.16 a2和b1的淋巴清扫术[2,9]。
三. 腹主动脉周围淋巴清扫评估
(一)No.16淋巴结阳性病例的远期效果评估 Keighley等[10]报道,N4淋巴结的摘除清扫,即使达到治愈性切除,其生存期限的中位值也只不过4.5个月,比有远处转移的姑息性切除生存期限只多3个月,认为N4淋巴结的摘除除可供判断正确的临床分期外,无其它意义。但他们所指的N4淋巴结是指腹主动脉前和肝门部淋巴结,与日本所言之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是有差别的。而且摘除性清扫与根治性清扫两者结果不能作单纯的比较。
如表1所示,可以认为如果在无其它非治愈因素存在的情况下,对N4病例行D4清扫(根治度B手术)的话,可得5年生存率为9%~20%。北村等[14]报道P0H0的No.16淋巴结转移的清扫5年累积生存率是18.8%,其中N3(-)群5年生存率是31.6%,N3(+)群则无一生存。
表1 No.16淋巴结清扫病例的远期效果评估[11-14]
著者/(病例数) |
No.16淋巴结 |
No.16清扫术 |
5年生存率 |
大桥(74)[14] |
(+) |
摘除 |
8.1% |
米村(23)[4] |
(+) |
非治愈性切除 |
18% |
Yonemura(42)[15] |
(-) |
治愈性切除 |
20% |
佐佐木(71)[16] |
(-) |
预防性清扫(5) |
34.6% |
|
(+) |
治疗性清扫 |
19.1% |
北村(343)[17] |
(+)、P0H0 |
治疗性清扫 |
18.8% |
(二)D4清扫效果的评价 将No.16清扫病例与非清扫病例的远期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的报道不少。将D4清扫组的远期效果与D2清扫组相比,StageⅡ~Ⅳ的各组均有良好效果,SE、N。组;M、SM、N2组;MP、SS、N2组以及SE、N2组的3~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异[15],认为系D4清扫术除去了残存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微小转移灶所致。另外,1996年北村等[16]就胃癌D4扩大清扫的适应证与预后进行总结报道,其中不同临床分期胃癌D4与D2术式,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是Ⅰ+Ⅱ期为79%和78%;Ⅲa期是61%和56%;Ⅲb期是38%和19%;Ⅳa期基本相同。因此可见,Ⅲ期病例行D4术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但D4与D2远期效果回顾性资料的比较存在“分期混杂”(stage migration)的缺点。即D2清扫中没有作第4站淋巴结的组织学检查,D2组(特别是N2组)中有可能还包含N4的病例。因此,就不能按严密的组织学结果行D2与D4的比较。
四. D4术后获长期生存的No.16淋巴结转移患者的特征
了解No.16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长期生存(5年以上)的特征,对于界定D4清扫的适应证很重要。有作者认为,No.16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中,肉眼呈局限型、浆膜浸润程度轻者5年存活较多[11]。太田等[17]则认为癌肿局限于胃上中部,且No.16淋巴结转移个数较少的病例5年生存率较高。
(一)No.16淋巴结转移个数 No.16淋巴结转移个数在2个以下的5年生存率比3个以上者高(50%对4.6%;P<0.05)。但5年生存者(5例)癌肿部位、肉眼分型、组织学分型均无差别。浸润深度MP 2例,SE 3例,5例中转移个数在2个以下的是4例,而这4例中有3例部位是16 a2和lat部,1例是16 a2的int部。这4例中有1例术中可见No.16淋巴结有明显转移为N4,组织学上却有6个No.16淋巴结可见转移,术后6年无再燃仍存活[18]。总结发现5年生存患者中No.16淋巴结转移个数较少(3个以下),属Borrmann Ⅱ型,肿瘤的长径略小的病例较多见,并且从5年生存病例的淋巴结转移部位来看,第一站、第二站淋巴结阳性,而第三站淋巴结阴性的约占半数[18]。关于后者,北村等[14]也同样指出N3阴性病例的远期效果良好。
(二)肉眼淋巴结转移(N) 以上No.16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D4清扫术后长期生存的特征多是由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所判断和决定。但外科医生术时无法预知病理学结果,必须在术中肉眼判断转移程度,作出D4清扫与否的决定。因此,有必要对肉眼判断的结果与远期疗效的关系进行研究。一般认为术中作N2判定的5年累计生存率要高于N3、N4的判定。对于判作N2,即肉眼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未见有转移的,由于组织学上有微小转移灶存在的可能(N4),而行D4清扫术,属预防性D4清扫。另外,对认为N4的患者,即肉眼观察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硬化,肉眼下癌肿无残余的根治手术(根治度B)进行D4清扫,属治疗性D4清扫。有报道No.16淋巴结转移病例中预防性D4清扫要比治疗性D4清扫有更好的远期效果[13]。北村等[19]也报道了判断为N0~N2,但作D4清扫证实No.16淋巴结转移阳性的5年累计生存率是24.1%,较之判断为N4的6.7%的5年生存率要好得多。
(三)淋巴结转移程度与No.16阳性淋巴结平均个数 进一步分析D4清扫中,肉眼判断不同淋巴结转移程度(N)的No.16淋巴结阳性率与阳性淋巴结平均个数,结果是N2、N3及N4分别为10%,2个;27%,8个及73%,9个。也就是说,判断N2,而作预防性D4清扫,组织学的No.16淋巴结转移率低,即使有转移,其个数也很少,远期效果良好。如判断N4行D4清扫,当然组织学上No.16淋巴结转移率高,转移的个数也多,远期效果不良。在同一研究中,作N3判断的No.16淋巴结转移阳性率较N2为高,转移个数多,远期效果也不好[18]。高桥等[20]报告了N3阴性、N2阳性的病例第四站淋巴结转移个数较少(转移率34.9%),N3阳性的、N2阳性的病例第四站淋巴结转移个数较多(转移率90.1%),远期效果极差。这一研究提示虽然肉眼判断与组织学检查结果不同,但前者仍具有较大的指导手术的价值。
五. D4清扫术后并发症
D4廓清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较D2和D3增高的倾向[8,15,19]。在初期D4清扫中,全胃切除后因缝合不全产生诸如微小漏之类的并发症较多(19%,13/68)[15]。特别是Stage Ⅳ的超晚期病例,D4清扫时行左上腹内脏全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于超晚期的癌肿应避免勉强地超扩大清扫。
至于D4清扫术后远期并发症的报道很少。D4清扫时,如彻底切除神经丛,会导致慢性腹泻和营养不良;但术中如在不降低根治度的前提下注意保护神经丛,这些并发症可以避免。一研究D4清扫组与非D4清扫组术后生活质量(QOL)的报告显示,两者未见差异[15]。
对术后淋巴漏要十分注意。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时,特别强调切离端的结扎。还有,肉眼可见的淋巴漏应予处理。
六. D4清扫的范围和适应证
(一)D4清扫范围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的操作有时十分困难。从腹腔动脉根部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淋巴结的个数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平均为43个,而手术时清扫的淋巴结个数平均不超过21个[21],说明完全清扫的困难性。
D4清扫范围尚未达成一致。原则上均作腹腔动脉根部到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No.16a2、b1区域的lat-pre-int部清扫(表2)。由于腹主动脉旁大范围淋巴结清扫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No.16组淋巴结中,要根据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的不同确定重点清扫范围。但从长期生存病例来看,多数情况No.16a2的lat部可见1~2个转移的淋巴结,特别是胃上部癌,仅仅清扫这部分就可获长期生存。因此,对于全身情况不良的或高龄的胃上部癌患者,应该选择只追加No.16a2 lat部清扫的术式。
表2 进展期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范围[11,17,18]
|
胃下部癌 |
胃上部癌 |
No 16 a2 |
No 16 b2 |
No 16 a2 |
No 16 b2 |
梨木和佐佐木 |
Int |
lat-int |
Lat |
lat-int |
目前清扫 |
Int-pre-(lat)1) |
int-pre-lat |
pre-lat |
int-pre-lat |
注:1)为全胃切除病例的清扫范围
(二)D4清扫的适应证 D4清扫的适应证应由No.16淋巴结转移率和No.16转移淋巴结的清扫效果(生存率)两方面来决定,还可参考前述的长期生存病例的特征。目前,关于D4清扫的适应证,各家意见仍未统一。如前所述,D4清扫可分作:(1)术中肉眼No.16淋巴结未见转移[N4(-)],由于肿瘤转移性较高而行预防性D4清扫和(2)术中肉眼No.16淋巴结转移[N4(+)],而行治疗性D4清扫两种[13]。因此,以下对其适应证亦分别讨论。至于H1和P1转移[7],手术可达根治度B(肉眼下未见癌残余)的病例是否适合D4清扫,还存在着分歧。喜多村等[15]报道Stage Ⅳa的P1病例,D4的远期效果比D2为好,但H1病例中未见两者存在差异。另外,腹腔细胞洗液检诊阳性者远期效果极差,几乎都不适合D4清扫。
1. 预防性D4清扫[13,18] 意见较为一致,目前各作者的适应证多以≥S1或S2伴≥N2为条件。可以说,进展期癌且N2阳性或N3阳性作为D4清扫的适应证已无异议。无论如何,预防性D4清扫其远期疗效是否真正提高,能否作为合理的适应证,有待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
2. 治疗性D4清扫[18,22] 其适应证是今后研究的课题。术中被诊为N4阳性的,其远期效果不良,这是公认的。太田等[22]报道No.16淋巴结转移个数在4~6个者仍有较好的清扫效果,但术中却不易得知组织学上转移个数有多少。前面所述,术中诊断为N4的平均有9个No.16淋巴结存在转移。现在认为N4病例中No.16淋巴结有明显转移,但估计转移个数较少的适合作治疗性清扫。只是由于预想远期效果较差,清扫范围是仅限于有明显转移的区域还是行彻底的D4清扫,外科医生还仅能凭经验来判断处理。
另外,几乎各家意见都认为,多灶性病例一旦出现No.16淋巴结转移是不适宜行D4清扫术的。亦有人主张虽可见有多个No.16淋巴结转移,只要主病灶局限于胃壁内,在仍可能行根治度B手术的情况下,对No.16淋巴结行积极彻底的清扫,长期生存的可能依然存在[20]。还有,对No.16淋巴结有转移者行D4清扫后,即使生存期限未能延长,但术后的生活质量可能得到改善(避免因后腹膜癌浸润引起肾积水等可能性)[20]。这些结论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另外,随着D4清扫病例的累积,难以避免地也有清扫后预后不良的报告。所以,尽快确定一个权威性的适应证也是这方面研究的当务之急,以使熟练的外科医生能慎重地施行清扫手术。
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参考文献
1 朱正纲,草野满夫,林言箴,等.胃癌根治术中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中国肿瘤临床 1997;24:380-387.
2 米村丰,桥本哲夫,片山宽次,等.胃癌にぉげゐ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分类と郭清の意义.日消外会志 1985;18:1995-1999.
3 西满正,爱甲孝.消化管のリソパ流と癌の转移.リソパ学 1984;7:1-11.
4 佐藤健次,出来尚史,佐藤达夫.左喷门リソパ节と左下横隔动脉の关系について.リソパ学 1987;10:177-190.
5 矶崎博司.胃周围リソパ流と胃癌のリソパ节转移についての临床でき的研究.大板医大志 1988;44:103-126.
6 梨本笃,佐マ木寿英,赤井贞彦.进行胃癌症例におけゐ腹部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ヘの主要リソパ经路および郭清の意义に关すゐ检讨.日消外会志 1991;24:1169-1178.
7 日本胃癌研究会编.胃癌取い规约(改订第12版).东京:金原出版株式会社,1993.
8 德田一,高桥滋,竹中温.胃癌的超扩大郭清におけゐ适应とその限界.日外会志 1988;89:1528-1530.
9 桥本谦.胃癌におけゐ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郭清の意义と现状.日外科系连会志 1990;21:12-15.
10 Keighley MRB, Moore J, Roginski C, et al. Incidence and prognosis of N4 node involvement in gastric cancer. Br J Surg 1984;71:863-866.
11 大桥一郎,高木国夫.胃癌の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转移阳性の年生存例について.日消外会志 1976;9:112-116.
12 Yonemura Y, Katayama K, Kamata T, et al. Surgical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ith metastasis in para-aortic lymph node. Int. Surg 1991;76:222-225.
13 佐マ木寿英,梨本笃,简井光广,等.胃癌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郭清の适应.日消外会志 1989;22:1749-1754.
14 北村正次,荒井邦佳,岩崎善毅.胃癌におけゐ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郭清の功罪.日消外会志 1995;28:923-926.
15 喜多村阳一,铃木博孝,世川刚,等.术后生存率,QOLよりみだ胃癌扩大郭清の效果.日消外会志 1995;28:927-931.
16 北村正次.胃癌D4扩大郭清の适应と予后.日临外医会志 1996;57(Suppl):112-114.
17 太田惠一朗,西满正.喷门部癌におけゐ大动脉外侧上部リソパ节郭清の意义について.日外会志 1990;91:1204-1207.
18 Hiroshi I, Kunio O, Keizo F, et al. Significance and indications of super-extend lymph node dissection (D4) for gastric cancer. Dig Surg 1997;20:539-550.
19 北村正次,荒井邦佳,岩崎善毅.胃癌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郭清例の临床病理学的成绩.日消外会志 1994;27:2073-7078.
20 高桥滋.腹部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郭清からみだ胃癌リソパ节转移の检讨.日外会志 1990;91:29-35.
21 桥本谦.胃癌におけゐ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郭清の限界と对策.消化器外科 1991;14:203-210.
22 太田惠一朗,西满正,大山繁和,等.进行胃癌におけゐ大动脉周围リソパ节郭清の功罪.日消外会志 1995;28:91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