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卵巢转移15例临床分析
临床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第8卷 临床经验
作者:王建生 钱崇宽 黄汉涛
单位:王建生(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胃肠外科(430061));钱崇宽(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胃肠外科(430061));黄汉涛(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胃肠外科(430061))
关键词:胃癌;转移;卵巢
分类法:R656.6+1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5-6483(2000)01-0055-01
胃癌常向卵巢转移。1896年Krukenberg首先报道6例,故又称为Krukenberg瘤[1]。国内报道尚少,我院自1985~1999年共收治胃癌卵巢转移病人15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15例,年龄25~48岁,平均38.1岁。
2.临床表现:以上腹部隐痛不适伴恶心、纳差、黑便等为首发症状10例,其中3例为胃癌术后发现卵巢肿瘤。以发现卵巢包块为首发症状4例。上述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并出现腹水1例。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其中月经周期长、月经量少甚至闭经者4例,月经淋漓不净者11例。
3.病理分型:本组14例卵巢切除后常规行病理切片检查,印戒细胞癌13例,小细胞癌1例。侵犯双侧卵巢者1例,仅侵犯右侧者2例。
4.治疗经过及随访:本组10例胃癌病人术前或术时诊断有卵巢转移者,在胃手术时同时行卵巢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其中3例胃癌术后发现卵巢肿瘤,经第二次手术切除卵巢,加盆腔淋巴结清扫。4例首先发现卵巢肿块,2例伴消化道症状者经胃镜检查证实为胃癌,行胃切除加卵巢肿瘤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2例卵巢肿瘤术后病理切片提示“卵巢转移性腺癌”,后出现消化道症状经胃镜加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胃癌,因病人全身情况差而无消化道梗阻症状,故未再次行胃切除手术。上述14例患者均于术后行FAM方案化疗。1例重度腹水病人,仅行腹腔穿刺抽液加腔内化疗。随访结果:3个月内死亡3例,3~6个月死亡2例,6~9个月死亡7例,15个月死亡1例,2例手术至今已2年,仍健在。
讨 论
一、胃癌与卵巢肿瘤关系
国内文献报道[1]卵巢转移性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6.1%~10.6%,其中以消化道转移最常见,由胃癌转移者占卵巢转移性肿瘤的60%~80%,可见胃癌与卵巢转移癌关系密切。Krukenberg瘤是一种特殊的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肿瘤常发生于双侧卵巢,中等大小,卵巢常保持原状或呈肾状,一般无粘连,多伴有腹水。当女性胃癌病人出现卵巢功能紊乱、月经失调、甚至下腹部发现肿块者,则应考虑到本病。本组10例胃癌症状在先,后检查发现卵巢肿瘤,4例先发现卵巢转移癌,出现消化道症状后经胃镜检查证实胃癌,1例两者并存,病程已到晚期。
二、转移途径
胃癌向卵巢转移主要有两种方式:(1)直接种植:癌侵犯胃壁全层,癌细胞浮于腹腔液中,借肠蠕动种植于卵巢表面后经排卵的破裂口而植入其内,此种转移多见于育龄期女性;(2)淋巴道逆行转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癌细胞有经腹膜后淋巴结到腰淋巴结,而卵巢的淋巴循环是引流入腰淋巴网内的,因此癌细胞可通过腰淋巴结逆流进入卵巢内。
三、卵巢转移癌的病理特征
胃癌转移到卵巢者多为印戒细胞癌。肿瘤切面实质呈胶质样,镜下见典型的印戒细胞,能产生大量粘液,过多的粘液可将细胞排挤到胞质边缘,核变细长,弯如新月。肿瘤的间质主要是梭形或短梭形细胞,胞质少,为纤维结缔组织或类似卵巢皮质间质,部分间质细胞可以变大、变圆,胞质丰富,有黄素化倾向,有时分泌雌激素。故临床上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月经失调,其中以月经淋漓不净或绝经后阴道流血多见。
四、胃癌卵巢转移的诊治及预后评估
当胃癌病人出现月经失调,即请妇科医师会诊,经检查发现卵巢肿块后,辅以B型超声波、CT、经阴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多可确诊,进一步还可用腹腔镜窥视肿块全貌并抽液查癌细胞。同时强调在胃癌手术时常规探查盆腔,尤其是女性病人,应仔细检查内生殖器有否转移灶,以免疏漏。反之,若卵巢肿瘤术后病人长期食欲差、腹胀、腹隐痛时,应即时作消化道检查便于发现病灶。一旦诊断明确,可考虑行双侧卵巢摘除或盆腔清扫术。但本病发展迅速,恶性程度高,往往未及妇科手术,病程已到晚期,仅能给予化疗,目前尤推崇腹腔化疗。胃癌转移到卵巢者,预后极差。本组病例80%死于手术后1年以内,20%在3个月内死亡,尚无5年存活病例。
参考文献:
[1]陈忠年,杜心谷,刘佰宁,主编.妇产科病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49-251
收稿日期:199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