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胃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HCPT、MMC、5-FU联合治疗晚期胃癌20例分析

HCPT、MMC、5-FU联合治疗晚期胃癌20例分析

山东医药 2000年第24期第40卷 短篇与个案

作者:玄菲 潭国柱 刘天芬

单位:玄菲(莱芜市民医院 271100);潭国柱(莱芜市民医院 271100);刘天芬(莱芜市实验中学医务室)

  1997年1月~2000年7月,我们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丝裂霉素(MMC)、5-氟脲嘧啶(5-FU)联合治疗晚期胃癌2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3例;年龄40~77岁,平均55岁。20例均经病理学确诊。其中腺癌16例,粘液腺癌2例,低分化腺癌、粘液细胞癌各1例。术后复发11例(腹腔淋巴结转移5例,肝转移4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例)。9例初诊即有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例、肝转移2例、腹腔淋巴结转移2例、肺转移1例)。本组有15例为首次化疗,患者一般状况Kornofsky评分60分以上。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化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2次,疗程结束全面复查。用药:HCPT10mg+NS500ml静滴,连续5天;MMC8mg+NS40ml静注,第1、8天各1次;5-FU 750mg+10%GS500ml静滴,连续5天。用药前用胃复安止吐。每3周为1周期,用2周期后按1997年《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的实体瘤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R),总有效率(CR+PR)。毒性按WHO标准评定。

  结果:CR为0,PR为40%(8/20),CR+PR为40%,缓解期为2~13个月,中位缓解期为7.6个月;SD为30%(6/20),稳定期为2~8个月,中位稳定期为3.4个月;PD为30%(6/20)。其中转移灶(尤以锁骨上淋巴结、腹腔淋巴结)总有效率:CR为30%(6/20),PR为40%(8/20),CR+PR为70%,缓解期为5~15个月,中位缓解期为9.6个月。转移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原发灶(P<0.01)。全组共化疗70周期,20例均有不同程度恶心、呕吐及腹泻,骨髓抑制及脱发,未见肝肾功能损害。所有毒性反应均经对症处理迅速好转。无1例因毒性反应而影响化疗。经1~3年随访,死亡18例,其中缓解8例(中位生存期15个月),进展6例(中位生存期3.2个月)。

  讨论:HCPT是目前唯一的DNA拓朴异构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该药与其他抗肿瘤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并可产生相加或协同作用。我们应用HCPT、MMC、5-FU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20例,总有效率为40%,与经典胃癌治疗FAM方案结果相仿,但仅见Ⅰ°~Ⅲ°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我们还观察到,此方案对转移灶的效果优于原发灶。笔者认为,不同部位的癌细胞及其周围组织对化疗药物的摄取能力也不同。血液的轴流现象及撤离作用是血液中诸物质所必需遵循的规律,由于轴流及撤离作用,造成大量远处转移的恶性肿瘤细胞在血液流速变慢的微血管中生成,同理也可推论出转移处的药物浓度较原发部位为高。这可能是本方案对转移灶疗效高的重要原因。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HP与SOD的相关性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焦点新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71例乳腺癌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乳腺癌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sup>△<
·203例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分析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