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下降反流病和食管癌上升
据美国《医学论坛报》[1999,40(20)∶Meeting Focus 2]载 加拿大安大略省McMaster大学医学中心内科学教授Hunt称,在过去30年间,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上升,与食管癌的上升相平行,提示对反流症状的治疗,具有潜在的重要性。
最近瑞典有一项全国性、以人口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提示,食管癌与GERD的出现率、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有很强的因果关系。在189例有反复的反流症状病人的食管癌与无此症状的对照者相比,其比值比为7.7。根据发表在N Engl J Med(1999,340∶825)上的报告,在有长期和严重反流症状的病人中还有更高的危险,食管癌的比值比为43。
其他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显著下降,会伴有GERD的上升。有一份美国退伍军人管理局的资料分析表明,在1970-1995年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的住院率下降,而同期GERD和食管癌患者的住院率上升了7倍。这份发表在Gut(1998,43∶327)上的报告表明,在老年白人中,这种较低的溃疡发病率,伴以较高的GERD和腺癌发病率倾向,特别明显。
与此同时,欧洲的资料表明,食管远端腺癌明显增多。例如,最近一项丹麦的1970-1991年的癌症记录回顾表明,经过年龄与性别校正的食管癌发病率增加了8倍,这种差异是无法用改进了的分类或诊断常规来解释。而且,在经过鉴定的524例患者中,有22%存在反流症状史或诊断。
有些研究曾提示,Hp感染的下降,不仅伴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上升,而且也伴有Barrett食管和食管远端腺癌的增加。
根据Hunt的一项包括13项有病例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在1426例GERD病人中,有40%有Hp感染;与其相比,2010名对照者则为50%。1997年德国Labenz报告,有研究者观察到许多十二指肠溃疡病人,治愈了Hp感染,却发生了反流性食管炎。
Labenz的研究显示,在清除Hp感染的病人与仍有Hp感染者相比,其反流性食管炎明显增加。244例接受前瞻性随访的病人,在清除Hp3年后,其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近26%,而治疗后仍持续有Hp感染的216例病人,则为13%。
香港近期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Hp防止了GERD的发生。在106例GERD病人中的Hp感染发生率为31%,而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120名对照者则为61%。
然而据Hunt称,自Labenz报告发表以来,已有若干有良好对照的研究表明,在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中,Hp的清除与反流性食管炎无相关性。有些病例甚至随访5年,所见始终如一。再者,在近期一项对25例轻至中度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在成功治愈Hp感染12周后,24小时食管内pH记录,没有酸反流的显著变化(Aliment Pharmacol Ther 1999,13∶915)。在23例成功治愈的病例中,9例有酸反流增加,14例则有酸反流减少;反流症状记分无显著改变。
这种难以理解的Hp和反流病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因为一般都认为质子泵抑制剂对有Hp感染者,比没有Hp感染者,能更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在最近一项971例经内镜证实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前瞻性研究中,在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时发现,胃的Hp感染可加速愈合。(Gastroenterology 1999,117∶11)。
Hp的某些显而易见的保护作用,可以用更具毒性的,如CagA阳性菌株的存在来解释。这种假设似乎在某些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但在另一些研究中则没有发现有明显的联系,不过与Barrett食管炎和远端腺癌,却呈明显的负相关。
Hunt认为,应进一步研究慢性食管炎在远端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以及治疗是否会影响和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景吾摘译
2000.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