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质型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齐鲁肿瘤杂志 1998年第4期第5卷 论著摘要
作者:陈世坚 陈志坚 彭逊 林志雄 李德锐
单位:汕头市(515031) 汕头大学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我院自1990年4月至1993年9月收治髓质型食管癌患者42例,现将放疗效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患者42例,X线表现特点:病变段呈弧形弯曲或偏侧性缺损。病变段长5cm以下的病例8例,病变段长5cm以上的病例有34例。全部病人接受了60Co照射,DT50Gy,前后对穿照射,常规连续照射,其中有19例于外照射结束后第1天至第17天内给予后装治疗,采用192Ir近距离治疗,分别给予1至2次的后装治疗,剂量参考点定于距离源轴心10mm处,分次量为5Gy至7Gy,接受2次后装治疗者,第1次与第2次间隔一周左右。近期疗效采用郑州分级评价,其中3级、4级定为“病变残留”。统计学分析采用Stati-stita6.0软件包处理。
2 结果
2.1近期疗效
全部病例于外照射50Gy后摄片,达到郑州分级2级的有10例,3级的有14例,4级的有18例,由于3级和4级的病例共32例,因而显示出“病变残留”的病例较多。
2.2 生存情况
全部病例1年生存率59.5%(25/42),3年生存率16.7%(7/42),5年生存率7.1%(3/42)。无后装治疗23例,1年生存率43.5%(10/23),3年生存率13%(3/23);加后装治疗19例,1年生存率78.9%(13/19),3年生存率21%(4/19)。从无后装治疗与加后装治疗的生存率曲线的比较来看,二组总的生存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97(Log-rank检验)。
2.3 后装治疗的作用
根据外照射结束时的X线摄片来看,相当于郑州分级3级、4级的病例共32例,这些病例的病变段都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弯曲,狭窄,将这些病例定为“病变残留”,其中有一部分病例(16例)增加了后装治疗,其余病例(16例)无后装治疗,将这二组的生存情况进行比较,发现无后装治疗的病例1年的生存率仅31.3%(5/16),加后装治疗组1年的生存率有所提高,占75%(12/16),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分别比较这二组的2年、3年、5年的生存率,差异均不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
2.4 失败原因
本组病例的失败原因主要是局部未控,其次是远处转移,增加后装或不增加后装,它们的失败原因差异不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从本组病例的X线表现来看,晚期病例较多,病变段呈弧形弯曲或偏侧性缺损提示肿瘤生长偏向于一侧,食管壁可能全周受累,也可能部分受累。从外照射后郑州分级的评价情况来看,本组病例大多为3级、4级,提示放射敏感性较差,预后差。对于郑州分级3级、4级这样“病变残留”的病例,单纯外照射50Gy,其生存率很低,即使给予增加后装治疗,也仅提高1年的生存率。不增加后装治疗与增加后装治疗二组的失败原因很相似,局部未控仍为主要原因,这可能是肿瘤残留较多,腔内后装治疗1至2次尚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或者病变明显侵犯全周且患段较长、外照射后依然弯曲、狭窄,类似这样情况的病例,后装治疗可能改善不了患段食管的通畅度,以致病人的生存质量差,生存时间短,因而对这样的病例还应寻找其它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其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