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大肠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肠道膜菌群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肠道膜菌群检测在大肠癌早期诊断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1999年第5期第11卷 临床研究

作者:卓越 马飞

单位:卓 越 佳木斯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154002;马 飞 大庆市第七医院普外科

关键词:肠道菌群;大肠癌;诊断

  摘 要 实验应用肠道菌群检查法,结合内镜及病理学,检测了30例大肠癌患者的肠道膜菌群及腔菌群的五种优势菌,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对另30例疑诊大肠癌患者进行了大肠癌的早期筛查试验。结果显示,初筛效果较好,初筛率66.6%,诊断符合率近70%。

  大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诊断虽有较大进展,但确诊时多已偏晚,影响预后。现迫切需要敏感的早期筛查指标。有报道认为肠道菌群在致癌物质的产生中起一定的作用,这些物质又影响大肠菌群的构成。本实验检测了30例大肠癌患者的肠道膜菌群及腔菌群的五种优势菌群,在此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对另30例疑诊大肠癌患者进行了早期筛查大肠癌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大肠癌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2岁。有长期慢性腹泻及脓血便,多伴不同程度的腹痛,结肠镜检查可见:粘膜表面溃疡或呈菜花样改变,质脆、硬,有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结肠癌。同时设健康对照组:结肠镜检及病理检查诊断为正常结肠粘膜者30例;第二步,选疑诊病例30例,为具有上述结肠癌状而未经肠镜及病理诊断者。

  1.2 标本 均来源于本院腔镜室。

  1.3 方法 取0.4mm组织3.6ml稀释液,用组织研磨器充分研磨后,取0.2ml,经10倍系列稀释到10-6,分别滴在EMB,Ec,Bdb,BS,LBS培养基上,分别经需氧或厌氧培养肠杆菌、肠球菌、类杆菌、双歧杆菌及乳杆菌;筛查试验在检测肠菌群同时,做肠镜及可疑病变肠组织病理活检。

  2 结 果

  见表1、表2。

表1 大肠癌组与正常对照组结肠菌群检测结果及比较(M±SD,N=30)

细 菌 腔菌群 膜菌群
大肠癌组 正常组 大肠癌组 正常组
肠杆菌 9.92±1.02(30) 9.08±1.00(30) 9.62±0.12(24)* 8.20±1.30(16)
肠球菌 9.04±1.32(28) 8.90±0.86(28) 8.20±0.30(22)* 7.40±1.00(14)
类杆菌 7.68±1.20(13) 7.90±0.95(20) 5.26±1.15(18)** 3.71±2.22(10)
双歧杆菌 5.93±3.13(10) 8.12±0.97(30) 5.24±0.71(18)** 7.80±0.70(14)
乳杆菌 6.03±3.16(18) 8.33±2.18(30) 2.60±0.17(10)** 6.12±0.35(26)

  *P<0.05    **P<0.01

表2 对疑诊大肠癌者的早期初筛试验结果(N=30)

步骤 菌群检测初筛 肠镜及病理(初诊者) 肠镜及病理(初排者)
初诊 初排 确诊 排除 确诊 排除
例数 20 10 14 6 0 10

  注:初筛率:66.6%  符合率:70%  漏诊率:0

  3 讨 论

  由本表1结果可以看出,大肠癌者的肠道优势菌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膜菌群和腔菌群中的肠杆菌和肠球菌均明显增多;双歧杆菌及乳杆菌则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从检测结果还可以看出,膜菌群中的类杆菌在大肠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明大肠癌患者的肠道优势菌群的构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出现明显异常。

  有资料报道肠道菌群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许多物质和一些药物被食入后,在体内要经过一系列的吸收和代谢过程,要经过肠肝循环,其中肠道菌群在分解中起很大作用。动物实验证明,β-葡萄糖醛酸酶DMH(二甲肼)的结合物水解为MAM(甲基氧化偶氮甲醇),后者进一步降解为甲基重氮离子而致癌。β-葡萄糖苷酶使苏铁苷水解而游离出具毒的MHM。胃肠中硝基还原酶活性的细菌使食物中的硝酸盐和酰胺类生成亚硝酸盐和亚硝酰胺,增加了胃肠道癌变的危险性。革兰氏阴性杆菌中不少菌种为硝酸盐还原酶阳性。本实验初步证实了大肠癌患者的肠菌群构成出现了明显异常,对上述观点有一定的支持。同时表明,肠道菌群变化与大肠癌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本实验首先检测了30例大肠癌患者的肠道膜菌群及腔菌群的五种优势菌,在此实验结果基础上进一步对另30例疑诊大肠患者进行了早期筛查大肠癌的试验。结果表示,初筛效果较好,初筛率66.6%,诊断符合率达70%。此方法简便,易于普及,若结合其他筛查指标,如便潜血等,则将适于基层普查早期大肠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景云主编.肠道菌群与健康.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0;30-60

  2 蔡访勤.肠道菌群、食物与结肠癌.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2;4(3);72

  3 蔡访勤.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在诱发抗肿瘤中的用途.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7(4):3-5

(收稿日期:1998-06-16)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没有
焦点新闻
·福建沿海地区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膜基因的克隆和
·紫外线能减少乳腺癌和大肠癌
·卵巢癌独特型抗体疫苗接种小鼠的免疫应答
·聚合酶链反应酶谱分型检测宫颈癌中人乳头瘤病毒和单纯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反义RNA抑制宫颈癌细胞恶性表型
·出口梗阻性便秘病人的盆腔、阴道、膀胱及排粪共步造影
·长期便秘可导致大肠癌、大肠息肉吗?
·10947 份感染性腹泻病原学调查分析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