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大肠癌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0年第2期第21卷 短篇论著
作者:朱再生 王建平 徐智慧 王先道
单位:朱再生(321000 浙江医科大学金华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王建平(321000 浙江医科大学金华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徐智慧(321000 浙江医科大学金华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王先道(321000 浙江医科大学金华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
青少年大肠癌罕见,早期确诊困难,预后极差,本文收集我市中心、人民、永康三大医院1975~1996年完整病例7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11岁1例,12岁2例,15岁4例。症状及体征:腹痛6例,肠功能紊乱(腹泻、便秘或间隙腹胀)5例,体重减轻、贫血、便血各4例,腹块、肠套叠1例。症状出现至确诊间期0.5~24个月,平均6.7个月。1例2年前有直肠息肉摘除史,1例祖父患左半结肠癌史。
肿瘤部位及分期:盲肠、升结肠、结肠肝曲、乙状结肠各1例,直肠3例。Dukes分期:B期1例,C期3例,D期3例。
肿瘤病理及分群:印戒细胞癌1例,粘液腺癌3例,低分化、高分化及乳头状腺癌各1例。病理分群:印戒细胞、粘液腺及低分化癌为高分群,原位癌及分化好的为低分群[1]。
治疗:根治性切除3例,姑息性切除2例,活检加短路术1例,活检加造口术1例,术后用5-FU化疗4例,盆腔放疗1例。
随访结果:除1例尚存活22个月未死亡外,其余均已死亡,存活时间3~37个月,平均13.7个月。3年生存1例。
讨论
文献报告:青少年大肠癌发病率为0.08%~0.6%。占大肠癌发病总数的1%以下。5年生率为1.5%~2.5%[2,3]。本组7例,占同期大肠癌发病人数的0.29%(7/2419)。1例生存37个月。无5年生存者。
青少年大肠癌早期诊断困难,常常诊断延误。笔者查阅文献并结合病例体会有:①将下列对象列为高危人群:家族曾患有大肠癌、腺瘤性息肉者(本组1例);自身患有大肠息肉者(1例);反复便血者(4例);经常有肠功能紊乱表现伴贫血者(4例)。对其进行每0.5~1年一次的大便潜血、气钡双重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②因腺瘤为大肠癌的重要癌前病变已被确认,故对大便潜血持续阳性,气钡双重造影等发现大肠特别是直肠、乙状结肠多发腺瘤性息肉者,需行纤维镜检查,对直径大于1cm者更应摘除并作连续切片,明确是否早期癌变,从而尽早手术。本组1例2年前曾有直肠腺瘤样息肉摘除史,因未引起重视,未行任何检查,导致患乙状结肠乳头状腺癌,教训深刻。
青少年大肠癌是以生长快、早期局部浸润腹膜蔓延为主的病理类群。本组随访:3例根治切除和2例姑息切除病例中,4例局部复发,1例肺转移而死亡。1例肝转移。可见局部复发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此类大肠癌除常规根治切除外,其浸润范围和累及脏器应做术中冰冻。如有可能需扩大手术范围,对复发者条件许可应尽量再次手术。本组1例直肠上段癌,行Dixon根治术后半年左肝转移,再次行左肝叶切除并用5-FU化疗、盆腔放疗,现已存活22个月。本组的辅助治疗不规范,难以讨论其作用,但对此类肿瘤采用综合治疗很有必要。
青少年大肠癌预后差是因高分群病理者多,确诊时肿瘤已到进展期(DukesC或D期),确诊间期长(因家长忽视及医师对年轻者警惕性低而延误诊断)有关[2,3]。但Laquaglia等[1]认为与确诊间期无关。本组高分群病理5例,占71.4%,明显高于成人的5%。进展期6例,占85.7%。与文献报告相仿。诊断间期长短与生存时间没有呈现出相关关系。笔者认为:青少年大肠癌大多为分化差,恶性度高的类群,一旦临床上出现症状已有深层浸润及转移。确诊间期短并非为肿瘤早期。进展期病例多是青少年大肠癌的一种特点。这可能是由此类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诊断间期是否影响预后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Laquaqlia MP,Heller G,Filippa DA,et al. Prognostic factors and outcome in patients 21 years and under with colorectal carcinoma. J Pediatr Surg, 1992,27:1085-1090.
2 Rao BN,Pratt CB,Fleming ID,et al. Colon carcinoma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a review of 30 cases. Cancer,1985,55:1322-1326.
3 Lewis CT,Riley WE,Georgeson K,et al. Carcinoma of the colon and rectum in patients less than 20 years of age. South Med J, 1990,83:383-385.
收稿日期: 199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