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浸润在肺癌中的预后价值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0年第12期第16卷 肿瘤免疫学
作者:赵瑞景 朱铁年 李彦群 丁翠敏 王秀荣
单位:赵瑞景 王秀荣(河北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石家庄 050017);朱铁年 李彦群 丁翠敏(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石家庄 050011)
中国图书分类号 R734.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目前认为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能刺激初始型T细胞增殖,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近年来,随着体外扩增培养DC技术的不断进步,对DC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免疫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一大热点。诸多实验显示,DC在感染免疫、肿瘤免疫、移植排斥等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目前对于肿瘤微环境中DC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对39例肺癌患者癌组织中S-100+肿瘤浸润树突状细胞(tumor-infiltrating dendritic cells,TIDC)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观察,并与存活时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了相关性研究。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每例标本中肿瘤间质中均可观察到S-100+细胞,数量不一,其周围可见多量淋巴细胞聚集。为了进一步探讨TIDC与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我们按左连富等[1]方法检测了39例肺癌标本中S-100+TIDC的数量,同时对其DNA倍体进行了分析。发现所测39例标本中,肿瘤≥3 cm组中异倍体率为73%(24/33),肿瘤<3 cm组中异倍体率为33%(2/6),有淋巴结转移的18例中14例为异倍体(78%),无转移的21例中12例为异倍体(57%),这些结果均表明异倍体肿瘤恶性度高、增殖快、易转移。异倍体肿瘤组织中S-100+TIDC的数量明显高于二倍体肿瘤(t=2.783,P=0.009),而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间、不同组织类型间、不同大小肿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有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转移组、肿瘤≥3 cm组与肿瘤<3 cm组病例S-100+TIDC的数量比较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有增多趋势。S-100+TIDC的数量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存活期之间均未见明显相关性。
目前关于TIDC在体内能否控制肿瘤的生长尚存有争议。有文献报道,TIDC的数量在人类胃癌、结肠癌、食管癌等[2]中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存活期等呈负相关,这些报道认为,肿瘤组织中DC浸润越多,预后越好。而我们对肺癌的研究未得出相似的结论。本研究结果发现,39例标本中S-100+TIDC阳性率为100%,异倍体肿瘤组织中S-100+TIDC的数量明显高于二倍体肿瘤,这与Kakeji等[3]报道不一致。TIDC数量与肿瘤大小、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及存活期之间均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对于我们的研究与他人在其它类型肿瘤的研究中得出不同结果可能的原因为:①因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一是抗原肽-MHC复合物,二是共刺激分子如CD80、CD86等,第二信号的缺失将导致抗原特异性耐受。我们所测肿瘤组织中的DC可能由于受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免疫抑制因子的影响,导致其共刺激分子表达下调,因而不能有效激活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反而诱导了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耐受,这一设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②异倍体肿瘤,恶性度高,增殖快,其一方面分泌大量免疫抑制因子导致TIDC抗原递呈功能缺陷,另一方面,其倍增时间可能远远超出免疫刺激范围,因而不能有效激活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肿瘤得以在体内生长、扩散。因此,基于上述发现,我们认为,是否存在于所有肿瘤组织中的DC均可以看作是一个良好的预后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确证。本研究提示,肿瘤组织中DC功能缺陷者可能更适合应用肿瘤抗原体外致敏的DC进行免疫治疗。
本课题受河北省卫生厅基金资助(96011)
作者简介:赵瑞景,女,36岁,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肿瘤免疫
参考文献
1,左连富,刘洪祥,郭建文et al.流式细胞术检测石蜡包埋肿瘤细胞DNA含量样品制备方法.中华病理杂志,1988;17(4):232
2,Wright-Browni V,Mcclain K L,Talpaz M et al.Physiology an pathophysiology of dendritic cells.Hum Pathol,1997;28:563
3,Kakeji Y,Maehara Y,Korenaga D 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tumor-host interaction in cli nical gastric cancer relationship between DNA ploidy and dendritic cell infiltration.J Surg Oncol,1993;52:207
收稿2000-03-11
修回200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