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鼻咽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Ⅲ期鼻咽癌免疫细胞反应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Ⅲ期鼻咽癌免疫细胞反应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9年第2期第28卷 论著

作者:何常 庄恒国 张维元

关键词:鼻咽肿瘤;淋巴细胞;肿瘤浸润;预后;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 目的 探讨43例Ⅲ期鼻咽癌T、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郎格汉斯细胞的浸润反应与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3例Ⅲ期鼻咽癌免疫细胞反应与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43例Ⅲ期鼻咽癌郎格汉斯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26例)、72%(31例,CD68阳性)、51%(22例,溶菌酶阳性),它们均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05和P<0.05),但与性别、年龄、颈淋巴结转移、颅底和(或)颅神经受损等无关(P>0.05),T、B淋巴细胞的浸润与预后及生物学行为均无关(P>0.05),但当T细胞浸润明显的同时又伴有郎格汉斯细胞和(或)巨噬细胞明显浸润时,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郎格汉斯细胞和(或)巨噬细胞浸润明显而T细胞浸润稀少者(P<0.05~0.01)。结论 Ⅲ期鼻咽癌郎格汉斯细胞和(或)巨噬细胞浸润与预后有关,尤其是伴有T细胞明显浸润时患者的预后更佳。

  Immunocyte reaction in stage Ⅲ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in relation to biological findings and prognosis HE chang, ZHUANG Hengguo, ZHANG Weiyuan.Department of Pathology, Guiyang Medical college, Guiyang, 550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phages (MP), Langerhans cells (LC), T and B lymphocytes, biological behavior and prognosis of stage Ⅲ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patients.Methods 43 cases with stage Ⅲ NPC were studied by immunohistochemicl SP staining methods.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infiltrating LC and/or MP in NPC were 41%, 65%(CD68+), 46% (lysozyme+), and were related to prognosis, but not to age, sex, metastasis to cervical lymph nodes and basi-cranial destruction and/or cranial nerve damage. In addition, infiltrating T or B cells in NPC were not related to the prognosis or biological behavior. However, when both infiltrating T lymphocytes and LC and/or MP were marked, the prognosis of these case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ose cases whose infiltrating LC and/or MP were marked but t cell infiltration was scarce.Conclusion The prognosis of stage Ⅲ NPC is related to LC or MP, survival is especially longer in those with marked T cell infiltration.

  【Key words】 Nasopharyngeal neoplasms  Lymphocytes, tunor-infiltrating  Prognosis  Immunohistochemistry

  因恶性肿瘤组织常伴有一定数量的免疫细胞反应,故引起了们的重视,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但它们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尚有争论[1-3]

  我们为了排除因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法不同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因素,选取了同期(临床Ⅲ期)、同一癌实质类型(低分化鳞癌)、治疗手段相同的鼻咽癌病例,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其癌组织内多种免疫细胞反应进行观察,并探讨与鼻咽癌预后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

  1.标本来源:收集我院附属医院病理科1985~1990年间鼻咽活检的鼻咽癌全部为低分化鳞癌共计83例,临床分期按1992年国际抗癌协会恶性肿瘤TNM分类方案进行,其中Ⅰ期6例、Ⅱ期12例、Ⅲ期43例、Ⅳ期22例,均经4%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3-4μm,HE染色。对照组随机选取同一时期的慢性鼻咽炎活检标本20例,观察其组织内的T、B、郎格汉斯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反应。

  2.免疫组化染色:所用一抗CD68、抗溶菌酶、S-100、CD45RO、 cD20(使用效价均为1∶80)及SP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二抗及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HRP)的效价均为1∶100。染色方法为SP法,每次染色均设阳性对照及用PBS代替一抗的阴性对照。

  3.计数方法:用多功能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计数阳性细胞。光镜下放大200倍后投影到荧光屏,随机选取5个视野,计阳性细胞总数并求其均值,癌组织内郎格汉斯细胞数目按每200倍视野所含细胞数不同分3级:(-)无细胞;(+)1~5个细胞;(+ +)超过5个细胞。按癌组织内巨噬细胞数目分3级:(±)小于10个细胞;(+)10~20个细胞;(++)多于20个细胞。T、B淋巴细胞数量较多,按以下密度分级:(±)浸润稀少或无浸润(阳性细胞数少于总细胞数的30%);(+)中等浸润,阳性细胞数占30%~60%;(++)明显浸润,阳性细胞数超过60%。

  4.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四格表精确概率计算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临床资料:43例Ⅲ期鼻咽癌中,男33例、女10例,年龄22~71岁,平均46.8岁,颈淋巴结转移38例(88%),颅底破坏和(或)颅神经受损9例(21%)。所有病例确诊后均在我院肿瘤科接受60Co放疗并辅以化疗,随访5~10年,生存期大于5年者19例(44%),生存时间6~120个月不等。

  2.T及B淋巴细胞:用CD45RO标记T细胞(图1),CD20(L26)标记B细胞,它们大量浸润于鼻咽癌组织内,其中T细胞的浸润明显多于B细胞(P<0.001)。经统计学分析未发现这两种细胞的浸润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性别、年龄、颈淋巴结转移、颅底破坏和(或)颅神经受损等有关(P>0.05)。在慢性鼻咽炎组织内,这两种细胞的浸润差异无显著性(P>0.05)。

图1 CD45RO阳性T细胞明显浸润于鼻咽癌组织内

  3.巨噬细胞:用CD68(KP1)及抗溶菌酶对巨噬细胞进行标记,两种标记法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1/43例)、51%(22/43例)。巨噬细胞大量浸润于癌组织内(图2,3),慢性鼻咽炎组织内的巨噬细胞明显少于鼻咽癌组(P<0.01)。尽管我们所用两种染色出现的阳性巨噬细胞数量不同,但它们在癌组织内的浸润均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5,表1),未发现巨噬细胞的浸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颈淋巴结转移、颅底破坏和(或)颅神经受损等有关(P>0.05)。

图2 CD68(KP1)阳性巨噬细胞明显浸润于鼻咽癌组织内

图3 溶菌酶阳性巨噬细胞明显浸润于鼻咽癌组织内

表1 鼻咽癌郎格汉斯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例数)

检测项目 例数 郎格汉

  斯细胞

CD68+巨

  噬细胞

溶菌酶+

  巨噬细胞

± + ++ ± + ++ ± + ++
生存期
 >5年

19

 2 4

13*

 4 1

14**

 5 5

9**

 <5年 24 15 5 4 8 9 7 16 3 5
淋巴结转移
 阳性 38 14 8 16 10 9 19 18 7 13
 阴性 5  3 1 1  2 1 2  3 1 1

注:* P<0.005,** p<0.05

  4.郎格汉斯细胞:用S-100蛋白标记郎格汉斯细胞,这种细胞也大量浸润于癌组织内(图4),浸润的阳性表达率为60%(26/43例),浸润量明显多于慢性鼻咽炎组(P<0.01),并且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5,表1),未发现与性别、年龄、颈淋巴结转移、颅底破坏和(或)颅神经受损等有关(P>0.05)。

图4 S-100蛋白阳性郎格汉斯细胞明显浸润于鼻咽癌组织内(图1~4均为SP法×400)

  5.免疫细胞综合浸润:虽然鼻咽癌组织内单纯的T、B细胞浸润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关,然而当T细胞浸润明显(++)的同时又伴有郎格汉斯细胞和(或)巨噬细胞明显浸润(++)者其五年生存率明显好于郎格汉斯细胞和(或)巨噬细胞浸润明显(++)而T细胞浸润较少(±/+)的患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郎格汉斯细胞浸润时P=0.022,CD68阳性巨噬细胞浸润时P=0.0038,溶菌酶阳性巨噬细胞浸润时P=0.023),但郎格汉斯细胞和(或)巨噬细胞与B细胞浸润间无上述关系(P>0.05)。

  讨论

  恶性肿瘤内免疫细胞的浸润常与预后有关[1-3]。我们对43例Ⅲ期鼻咽癌(低分化鳞癌),治疗方法相似的病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鼻咽癌组织内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包括郎格汉斯细胞、巨噬细胞、T及B淋巴细胞,说明鼻咽癌组织内局部存在较为明显的免疫反应。近年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对肿瘤的生长具有相互矛盾的双重作用,即杀伤作用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作用,但这些研究多在体外进行[3]。根据我们的观察,鼻咽癌组织内阳性巨噬细胞的浸润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呈明显正相关。因此,我们认为肿瘤内浸润的巨噬细胞具有局部抗肿瘤免疫作用应该是肯定的。

  关于郎格汉斯细胞在宿主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已有报道[1,2,4]。他们发现郎格汉斯细胞在癌组织内浸润越多,患者的预后越好,认为郎格汉斯细胞在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也说明癌组织内浸润的郎格汉斯细胞与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呈明显正相关。然而,这不是绝对的,我们发现有4例郎格汉斯细胞浸润明显(++)者其生存期小于5年,经分析发现该4例中有3例T细胞浸润明显较少,这可能与郎格汉斯细胞浸润虽多,但不能发挥有效的免疫反应有关。

  对于T、B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一些学者研究表明,肿瘤内淋巴细胞浸润较多时预后较好[2],相反Gallo等[5]和Giannini等[6]认为淋巴细胞的浸润与预后关系不明显。一些学者在对树突状细胞研究后认为,骨髓来源的早期树突状细胞主要参与抗原的摄取,加工及处理,随着在组织间的移行并分化成熟,获得递呈抗原刺激机体免疫应答的能力,淋巴组织的树突状细胞专职抗原递呈,刺激幼稚T细胞增殖,建立初级免疫应答[7]。另有学者在对食管癌的研究中发现,电镜下癌组织中郎格汉斯细胞胞膜与癌细胞胞膜部分紧贴或融合,癌细胞膜结构完整,提示郎格汉斯细胞可能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原的能力[4]。本研究表明鼻咽癌内浸润的淋巴细胞是以T细胞为主,它明显多于B细胞,但无论是单纯的T细胞还是B细胞的浸润与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无明显的关系。然而,当鼻咽癌组织内T细胞浸润明显的同时又伴有郎格汉斯细胞和(或)巨噬细胞明显浸润的病例,其预后明显好于郎格汉斯细胞和(或)巨噬细胞浸润明显而T细胞浸润较少的患者。而B细胞未见同样结果,说明鼻咽癌组织局部免疫作用是以T细胞为主,而T细胞发挥肿瘤免疫作用与郎格汉斯细胞和(或)巨噬细胞的存在有重要关系。因此,我们的观察结果支持了郎格汉斯细胞、巨噬细胞在抗肿瘤中的主要作用是把抗原传递给T细胞使其致敏从而发挥细胞免疫作用的观点。

  本课题受贵州省教委基金资助(编号F91-1)

  作者单位:550004 贵阳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 Tsujitani S, Furukawa T, Tamada R,et al. Langerhans cells and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rcinoma. Cancer,1987,59:501-505.

  2 李延忠 ,张庆慧, 王延础, 等.喉癌癌周浸润细胞的表现型和临床预后的关系.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5,30:209-212.

  3 高静,赵德容,孙岚玲. 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活性细胞.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4,21:331-334.

  4 胡新荣, 黄书伟,董瀚基. 食管癌组织中Langerhans细胞研究.肿瘤,1993,13:267.

  5 Gallo O, Bianchi S, Giannini E, et al. Correlations between hist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finding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nd its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Laryngoscope ,1991,101:487-493.

  6 Giannini A, Bianchi S, Messerini L, et al.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ccessory cells and lymphocytes i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Pathol Res Pract,1991,187:496-502.

  7 张立成,郭坤元.树突状细胞介导恶性血液肿瘤的生物治疗.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8,25:215-217.

(收稿:1998-05-10 修回:1999-01-04)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鼻咽癌形态发生过程中间质微血管的改变
焦点新闻
·人参皂甙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基因的影响
·p16/MTS1基因缺失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
·急性白血病治疗的现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sTNFRs水平测定的临床价值
·强烈化疗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引致高血钾死亡一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与免疫
·PVCDL早期连续强烈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