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鼻咽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50例鼻咽癌患者CT与MRI诊断结果分析

50例鼻咽癌患者CT与MRI诊断结果分析

山东医药 2000年第19期第40卷 短篇与个案

作者:林东升

单位: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山东济南250014

  CT和MRI均为临床诊断鼻咽癌常用的检查手段。我们对50例鼻咽癌患者的CT与MRI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8~67岁(平均51岁),均经活检证实为鼻咽部鳞状上皮癌。入院后均行CT及MRI检查。

  CT扫描时采用轴位平扫加强化扫描,部分加冠状面扫描,层厚层距均为5mm,扫描上界为海绵窦,下抵上颌骨齿槽突。MIR扫描采用轴位、矢状位、冠状位,平扫后加强化扫描,部分加斜面扫描,层厚8mm,场强0.15T。

  结果:根据肿瘤侵犯特点,将CT表现分为三个类型:①鼻咽腔生长为主型:鼻咽腔有肿块,鼻咽侧壁、顶后壁增厚,咽旁间隙变窄,咽隐窝变浅或消失,后鼻孔、口咽受累,共20例。②邻近超腔生长型:颈动脉鞘组织增厚,咽旁间隙消失,翼外肌增厚,喉咽受累,共16例。③远腔生长型:颅底、鼻窦、翼腭、窝、眼眶、乳突、海绵窦均受累,共14例。鼻咽腔MIR表现为T1加权等信号32例,稍高信号18例;T2加权稍高信号15例,较高信号35例,T1加权强化,稍高信号3例,较高信号47例。本组CT与MRI显示肿瘤向鼻腔外浸润的程度不尽一致(见表1),而对鼻咽腔内肿块的显示基本相同。

  表1 CT与MRI显示鼻咽癌侵润范围比较(例)

浸润范围 CT MRI
咽旁间隙

  口咽

  后鼻孔

  颈动脉鞘

  海绵窦

  颅底

26

  6

  4

  10

  2

  10

25

  13

  4

  7

  9

  5

  讨论: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放疗,了解肿瘤侵润范围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MRI对肿瘤组织及其转移灶的信号改变很敏感,即使4mm病灶也能表现出异常信号;另外,行冠状面、矢状面和斜面检查能明确肿瘤范围。一般平扫时肿瘤组织T1加权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介于脂肪与肌肉之间,T2加权呈稍高或较高信号。MRI增加扫描的主要作用是使肿瘤强化而周边组织无强化,使大多数肿块轮廓清晰可辨。本文CT发现口咽受侵6例,而MRI发现13例,主要原因是CT有时对鼻咽与口咽难以分辨,将口咽增厚错划为鼻咽增厚,而MRI矢状位与冠状位扫描能使口咽清晰显示。海绵窦有血管和神经通过,因此该部位受侵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本文MRI检查显示海绵窦受侵9例,而CT仅2例;但MRI显示颅底受侵仅5例,而CT发现10例。

  综上所述,CT和MRI对鼻咽癌诊断都能提供重要信息,MRI能更详细地提供鼻咽外软组织受侵情况,但对肿瘤侵犯骨组织的显示不如CT。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血清DR-70TM测定对鼻咽癌的诊断意义及放疗后的变动特征
焦点新闻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新药——来曲唑
·乳腺癌根治术后防止皮瓣坏死对比分析
·乳腺癌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防治
·钼靶X线机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32例分析
·71例乳腺癌复发转移原因分析
·乳腺癌癌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参数的逐步回归分析<sup>△<
·203例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分析
·乳腺癌细胞DNA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