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乳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一例

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一例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8年第8期第19卷 病例报告

作者:达万明 白海 王存帮 刘源 魏亚明 欧英贤 钟建庭 陆井之 欧剑峰 张茜 徐淑芬

单位:730050 解放军兰州军区总医院

  我们采用HLA半相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1例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性变患者,报告如下。

  1 患者 男,14岁。1996年6月入院。贫血貌,胸骨局限压痛,脾脐下8cm。WBC 30×109/L,中性中幼粒0.14,晚幼粒0.16,杆状核0.40,分叶核0.28,嗜酸粒细胞0.02,Hb 51g/L,BPC 150×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G∶E=28∶1,原粒+早幼粒细胞0.124。Ph染色体阳性。诊断:CML。接受马利兰,甲基亚硝脲,干扰能,六神丸及间歇HAOP(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治疗。同年11月脾缩至肋下3cm,血液学缓解出院。1997年7月患者症状复发再次住院,血液学检查证实急粒变。经HAOPC(即HAOP方案加环磷酰胺)方案,TEOP[吡喃阿霉素,足叶乙甙(Vp16),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方案,TAH(吡喃阿霉素、阿糖胞苷、三尖杉酯碱)方案加氯奎(作为耐药逆转剂)等治疗,疗效不满意。10月10日骨髓原粒+早幼粒细胞0.36,Ph+细胞0.94,外周血原粒+早幼粒细胞0.75,脾平脐,即入洁净室接受PBSCT。

  2 供者及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和测定 供者为患者母亲,42岁。供、受体HLA-Ⅰ类抗原用血清学方法测定,HLA-Ⅱ类抗原用DNA PCR-SSO反向打点杂交分型技术,结果见附表。供者用rhG-CSF(Kirin公司)5μg*kg-1*d-1,皮下注射,共5天,第6天用CS-3000 plus(Baxter公司)分离外周血干细胞1次,总循环血量10L。获单个核细胞数283×109/50ml。

附表 供、受体HLA分型和红细胞血型

  HLA-I类抗原 HLA-DRB基因 红细胞

  血型

MLC

  结果*

供体 A9,11;B15,- DRB1 0901,1502; O
  B3 -;B4 01xx;   7.5%
B5 0101
受体 A9,11;B15,- DRB1 1201,1502; O
  B3 0101;B4 -;
B5 0101

  *供、受体间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3 移植及移植后治疗 10月17日开始做预处理,全身照射7.0Gy(剂量率9.2cGy/min,-5天),长春新碱4mg(-5天),Vp16 120mg/m2(-5天),阿糖胞苷300mg/m2(-5,-4天各1次),米托蒽醌6mg/m2(-4,-3天各1次),环磷酰胺60mg/kg(-2天)。0天静脉输入供者PBSC,含单个核细胞数7.9×108/kg,CFU-GM 18.1×104/kg,CD34+细胞2.3×106/kg。移植期间患者住空气层流洁净室接受全环境保护,并酌情交替给于多种抗生素、无环鸟苷、大扶康以及输注血小板和全血等。环磷酰胺输注后常规给予美思纳,并输入5%碳酸氢钠溶液及水化尿液防治出血性膀胱炎。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前列腺素E、双嘧达莫及安体舒通等预防肝静脉闭塞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防治:第1天用甲氨喋呤(MTX) 15mg,第3,6,9,11天各10mg,环孢霉素A(CsA) 3mg*kg-1*d-1,分2次持续缓慢静滴,3周后改为4mg*kg-1*d-1,分2次口服,保持血液浓度在125~240μg/L。同时静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5~10g/d,共10天。

  移植后皮下注射GM-CSF 150μg,12小时1次,共9天。

  4 结果

  4.1 造血功能重建:移植后1周外周血中白细胞即降至0,骨髓极少有核细胞。粒细胞恢复至>0.5×109/L为+21天,血小板达>10×109/L为+24天。第3周开始骨髓渐显增生活跃。

  4.2 GVHD:+18天时见受者背部,双股及手掌皮疹,约占体表面积的30%,同时发热,皮肤活检证实Ⅱ度急性GVHD,即加用甲基泼尼龙2mg*kg-1*d-1×6天,5天后症状渐被控制。+37天时患者上述症状加重,皮疹伴出血、脱皮,约占体表面积的50%以上,体温39℃以上。再次用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1.5mg/kg,静滴10天后改口服泼尼松,症状及体征又渐消退。

  4.3 植活证据:+10天受者脾大渐消失,+3周造血重建,且发生急性GVHD,+52天骨髓染色体15例中14例为供者型(46,XX),+3个月骨髓染色体全为供者型,Ph+细胞消失。

  4.4 出院后给CsA和泼尼松,并渐减量维持治疗。+117天患者因发热、气喘、心悸再次入院。经临床、胸部X线及CT等检查诊断为间质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立即予丙氧鸟苷、IVIG、舒普生及对症支持治疗,终因抢救无效死于呼吸衰竭。

  5 本例患者移植治疗前脾平脐,外周血原粒+早幼粒细胞0.75,故属晚期耐药患者。供、受体HLA-A、B抗原经血清学检查示表型相合,但分子生物学对其Ⅱ类位点分析仅半相合。本患者接受其母PBSCT,尽管采用CsA、MTX及IVIG预防GVHD,但2个月内仍发生2次急性GVHD,早期加用甲基泼尼龙及ATG等治疗均有效,控制了症状。然而+117天时患者发生重症间质性肺炎,抢救无效,死于呼吸衰竭。提示:对HLA半相合PBSCT患者,除防治GVHD外,还应重视间质性肺炎等并发症的防治。

(收稿:1998-02-23  修回:1998-04-07)

(校对:仵乾玉)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CBE预处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焦点新闻
·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核因子激活的
·急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基因BMX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t(8;21)白血病随访中的应用
·直接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点
·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一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粘附分子Mac-1、LFA-1、L-选择素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