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首例报告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8年第8期第19卷 研究报告
作者:孙慧 宋永平 邹典斌 刘长凤
单位:450052 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尚未见报道。我们采用BU-CTX(马利兰、环磷酰胺)方案作预处理,为1例CML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同基因PBSCT,报告如下。
病例和方法
1 病例 患者,男,35岁。血型B型,1996年9月体检时发现脾大,白细胞117.78×109/L,经血象、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为CML慢性期(CML-CP),Ph染色体阳性。经用羟基脲1.0g,1天3次治疗,8天后白细胞降至6.7×109/L,间断用羟基脲1月余获临床和血液学缓解。1996年11月29日行同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2 供者 患者孪兄,35岁。既往身体健康,血象,肝、肾功能正常,血型B型,DNA指纹图与患者完全一致,确系同卵双胎(syngeneic)。
3 预处理方案 BU-CTX方案,马利兰4mg*kg-1*d-1×4(-8,-7,-6,-5天),环磷酰胺50mg*kg-1*d-1×3(-4,-3,-2天)。
4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 给供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Kirin公司产品)5μg*kg-1*d-1,皮下注射,连用5天。第5天(相当于0天)供者白细胞由动员前5.0×109/L升至35.5×109/L,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采集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1次,循环血量10L,终体积为0.05L,单个核细胞(MNC)5.5×108/kg,CD34+细胞4.04×106/kg。采后立即从静脉输给患者。
5 并发症的防治
5.1 BU/CTX不良反应的防治:患者住无菌层流室,高压灭菌饮食,口服肠道消毒剂,常规应用抗生素,无环鸟苷、伊曲康唑和人血丙种球蛋白(静滴)预防感染;在服马利兰同时口服苯妥英钠0.1g,1天3次,预防惊厥的发生;水化、碱化尿液,强迫利尿及用Mesna预防CTX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
5.2 肝静脉闭塞病(VOD)的预防: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d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连用1个月。
结 果
1 造血功能的恢复 +4天受者WBC<1.0×109/L,BPC<20×109/L, Ret 为0; +7天WBC降至 0.1×109/L,中性粒细胞为0,骨髓增生极度减低,有核细胞罕见,持续6天;+13天WBC 0.5×109/L,BPC 21×109/L, 出现网织红细胞;+14天骨髓增生活跃;+21天WBC>2.0×109/L, 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0.5×109/L;+28天BPC>50×109/L;+42天Hb 90g/L,WBC 4.7×109/L,BPC 120×109/L,骨髓细胞学分类正常,Ph染色体转阴。随访1年血象、骨髓象正常,Ph染色体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
2 并发症
2.1 +7天受者出现肛周感染,体温39℃,口唇及口周出现单纯疱疹,经用广谱抗生素及无环鸟苷后得到控制。
2.2 受者有较为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口腔粘膜溃疡,颊粘膜糜烂),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2.3 +22天受者出现腹胀、巩膜黄染,但无肝区疼痛及肝肿大,2天后出现腹水,肝功能明显异常,丙氨酸转氨酶(ALT)3.034μmol*s-1/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8.002μmol*s-1/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2.817μmol*s-1/L,碱性磷酸酶(ALP)2.183μmol*s-1/L,总蛋白57g/L,白蛋白29g/L,球蛋白28g/L,总胆红素56μmol/L,直接胆红素14μmol/L,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均阴性。经加强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及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等治疗后腹水消失,黄疸减轻,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3 供者随访 动员期间供者有四肢酸痛、轻微骨痛,无发热及其他严重毒副反应,停药后上述症状消失。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时有口唇麻木,无其他不适。停药1周后WBC恢复正常。1年后与患者同时复查血象、骨髓象均正常,染色体检查无异常,bcr/abl融合基因阴性。
讨 论
同基因PBSCT不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故无移植物抗白血病细胞效应,其白血病复发率比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要高[1]。为减少移植后的复发,本例将环磷酰胺的剂量增加至150mg/kg。造血功能在+7~+12天达极度抑制,+13天WBC 0.5×109/L,BPC 21×109/L,+14天骨髓增生活跃,+21天WBC>2.0×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42天血象、骨髓象完全恢复正常,Ph染色体转阴。由此看出,虽然加大了预处理剂量,但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仍于PBSCT后2周恢复,明显优于我院既往报道的ABMT组[2]。由于造血功能恢复快,感染和出血的发生率较低,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及输注血小板次数,降低了医疗费用。本例同基因PBSCT后1年复查血象、骨髓象仍为CR,Ph染色体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现已无病生存370天,说明达到了预处理的目的,同时也证明我国人的体质同样可以耐受标准的BU/CTX方案。
BU/CTX作预处理方案,易发生VOD及肝功能损害,本例受者移植后第4周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可能与预处理剂量增加有关,经保肝、支持治疗及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等治疗后好转,提示在移植过程中应加强保肝治疗。
供者用rhG-CSF动员5天,WBC由5.0×109/L上升至35.5×109/L,1次采集PBSC量达到要求,无明显毒副反应,说明rhG-CSF动员效果好,对供体是安全的。1年后供者血象、骨髓象正常,Ph染色体阴性,无融合基因,说明用G-CSF作动员剂不会导致供者罹患白血病。
患者+370天血象、骨髓象为CR;肝、肾功能正常,Ph染色体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示PBSCT可维持长期造血,使CML患者获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缓解。但是否长期有效尚待观察。
参 考 文 献
1 Horowitz MM,Rowlings PA,Passweg JR. Allogeneic 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 for CML:a re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Bone Marrow Transplant Registry.BMT,1996,17(Suppl 3):s5-6.
2 宋永平,魏旭东,邹典斌,等. MAC预处理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513-515.
(收稿:1998-02-25 修回:1998-04-03)
(校对:张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