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微血管密度和p53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第29卷第3期
金镇 李守柔 宋杰 冷为春 张爱臣
摘 要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p53蛋白表达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和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宫颈癌中p53蛋白表达,以Ⅷ因子相关抗原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测定其微血管密度。结果:宫颈癌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临床Ⅱ期明显高于Ⅰ期,在血管间质浸润阳性明显高于阴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癌的浸润深度无关;p53蛋白随临床分期的递增、癌的浸润深度增加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学Ⅰ、Ⅱ、Ⅲ级呈递增趋势,与淋巴结转移、血管间质浸润有关(P<0.05);微血管密度在p53蛋白表达阳性中明显高于阴性(P<0.05),在p53蛋白表达+、、中呈递增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血管密度、p53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宫颈癌 肿瘤血管生成 蛋白质,p53
血管形成被认为是肿瘤发生的重要表现,许多资料表明血管生成作为肿瘤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参与影响着肿瘤的生物学行为,p53抑癌基因具有抑制细胞增生和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1,2]。为此我们研究了子宫颈癌中微血管密度和p53蛋白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宫颈鳞癌标本共38例,年龄50.5岁(32~71岁),来自于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三临床学院妇科部分宫颈癌的活检或
1 手术的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进行石蜡包埋组织,按1985年FIGO标准分期(表1)。以10例因子宫脱垂、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的标本为对照组。
1.2 免疫组化染色 采用S-P法免疫组化染色,试剂为美国ZYMED公司生产的S-P免疫组化试剂盒。p53单克隆抗体(DO-1,DAKO)工作浓度为1∶100,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DAKO)工作浓度为1∶200。染色方法按试剂盒说明进行,DAB染色后用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脂胶封片。
1.2.1 p53蛋白表达结果判定:细胞核有棕色颗粒着色为阳性反应,各别坏死细胞及其周边着色的细胞不计入阳性细胞。计算阳性细胞数占癌巢中癌细胞数的百分比,根据结果分为3个等级:+、、,分别相应于阳性细胞数占癌巢中癌细胞数的百分比为<10%、10%~50%、>50%。
1.2.2 微血管密度的测量:以FⅧ-RAg作为敏感而特异的血管内皮标记物,每张切片均在低倍镜下仔细观察并选择高血管密度区,然后在200倍视野下随机取3个视野,计算平均微血管数。判断标准:排除出血坏死及纤维硬化区域,带有较厚肌层的血管亦不计数。凡有着色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无论腔隙大小,均以其断面多少来计数(厚壁血管除外)[1,3]。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宫颈癌免疫组化切片的光镜下所见 癌组织内微血管形态异常、差异显著,密度分布不均,血管管腔的大小可由裂隙样的细胞簇到能容纳大量血细胞的海绵样结构;p53突变蛋白多细胞核表达,少数胞膜表达,而且阳性表达多分布在浸润主血管旁的癌细胞。
2.2 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微血管密度(67.8±30.2)与对照组(20.5±6.5)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临床Ⅱ期明显高于Ⅰ期(P<0.05);血管间质浸润阳性明显高于阴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有无转移以及癌的浸润深度无关。
表1 微血管密度和p53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分型、
临床分期及组织类型的关系
Tab. 1 Relationship between density of microvessel or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and histologic type,
FIGO stage of grade of cervical carcinoma
项 目 |
n |
平均微血管数
(个/高倍视野) |
p53蛋白 |
阳性表达
率(%) |
|
- |
+ |
|
|
临床分期 |
Ⅰ |
11 |
55.3±27.6 |
7 |
3 |
1 |
0 |
36.3 |
|
Ⅱ |
27 |
72.5±20.5 |
11 |
3 |
7 |
6 |
59.3 |
|
组织学分级 |
|
Ⅰ |
9 |
67.3±13.4 |
7 |
2 |
0 |
0 |
22.2 |
|
Ⅱ |
17 |
64.1±20.4 |
9 |
2 |
4 |
2 |
47.1 |
|
Ⅲ |
12 |
59.8±17.6 |
2 |
2 |
4 |
4 |
83.3 |
|
淋巴结转移 |
|
阳性 |
7 |
68.2±25.3 |
1 |
1 |
3 |
2 |
85.7 |
|
阴性 |
31 |
61.5±29.1 |
17 |
5 |
5 |
4 |
45.2 |
|
浸润深度 |
|
>1 cm |
28 |
68.9±21.8 |
12 |
4 |
6 |
6 |
57.1 |
|
<1 cm |
10 |
58.6±27.2 |
6 |
2 |
2 |
0 |
40.0 |
|
血管间质浸润 |
|
阳性 |
28 |
70.6±27.9 |
9 |
5 |
8 |
6 |
67.9 |
|
阴性 |
10 |
54.2±19.4 |
9 |
1 |
0 |
0 |
10.0 |
P<0.05
p53蛋白随临床分期的递增、癌的浸润深度增加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学Ⅰ、Ⅱ、Ⅲ级呈递增趋势,与淋巴结转移、血管间质浸润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宫颈癌患者的平均微血管密度在p53蛋白表达阳性中明显高于阴性(P<0.05),在p53蛋白表达+、、呈递增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宫颈癌中p53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Tab. 2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ression of p53 protein and
density of microvessel in cervical carcinoma
p53蛋白表达 |
n |
平均微血管数(个/高倍视野) |
|
阴性 |
18 |
56.7±28.5 |
|
阳性 |
20 |
68.3±22.8 |
|
+ |
6 |
60.5±20.5 |
|
|
8 |
63.6±18.6 |
|
|
6 |
70.9±27.5 |
3 讨论
肿瘤在宿主内具有诱导新生血管的能力并影响其生长和转移的这一观点目前已被广泛认同。肿瘤的发生与肿瘤生长的两个阶段有关,即血管前期和血管期。已有研究证实血管前期肿瘤多以局限性生长,极少或无转移;血管期肿瘤生长迅速,具有潜在的转移能力,肿瘤生长所形成的血管范围直接与肿瘤的转移有关[1]。FⅧ-RAg是由内皮细胞合成的,存在于所有大小管径的血管内皮浆内,且这种抗原对血管内皮细胞是特异的。我们以其作为血管内皮细胞标志物,定量分析宫颈癌的微血管生成数,结果癌组织内微血管不仅形态异常、差异显著,而且密度分布不均。血管管腔的大小可由裂隙样的细胞簇到能容纳大量血细胞的海绵样结构。说明肿瘤的血管生成可能来源于肿瘤细胞的某一克隆,具有异质性。另外由于新生的微血管发育不成熟,管壁常有裂隙的内皮细胞,缺乏基底膜,以及内皮细胞分泌的纤维蛋白溶酶作用,从而使肿瘤细胞容易进入微血管,经血循环在远处器官形成转移灶[3]。
Wiggins等[4]研究表明宫颈癌患者的微血管密度与淋巴结有无转移、浸润深度、肿瘤分级及肿瘤大小无关,但在血管间质浸润阳性明显高于阴性,认为对宫颈癌,尤其对有血管间质浸润者,采用微血管密度评价其预后是有意义的,并可作为预测低危早期患者复发的一个指标。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大致相同,同时证明微血管密度在临床Ⅱ期明显高于Ⅰ期(P<0.05),说明微血管密度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基因的突变、缺失或失活,是许多肿瘤发生的原因,p53基因蛋白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免疫组化法只能检测到蓄积而稳定的突变型p53表达[2]。本研究表明p53蛋白随宫颈癌临床分期的递增、癌的浸润深度增加而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织学Ⅰ、Ⅱ、Ⅲ级呈递增趋势,与淋巴结转移、血管间质浸润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53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
本文研究还表明p53蛋白表达阳性的宫颈癌患者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阴性(P<0.05),且随p53蛋白表达阳性程度呈递增趋势,免疫组化发现p53突变蛋白阳性表达多分布在浸润主血管旁的癌细胞。说明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野生型p53抑制肿瘤演进的另一机制是通过刺激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而实现的,但突变型p53则可与蛋白激酶C(PKC)协同促进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提示突变型p53不仅可通过促进肿瘤实质细胞的生长,而且还可在肿瘤演进过程中通过刺激血管生成而发挥作用[5]。本文研究表明微血管密度、p53蛋白表达对判定宫颈癌的恶性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今后应在微血管密度、p53蛋白对判定宫颈癌预后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金镇(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沈阳110003)
李守柔(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
宋杰(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
冷为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妇产科)
张爱臣(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1,Folkman J. What is the evidence that tumors are angiogenesis dependent ? J Natl Cancer Inst, 1990,82(1):4—6
2,Nigro JM, Baker SJ, Preisiger AC. Mutations in the p53 gene occur indiverse human tumor types. Nature, 1989,342(6250):705—708
3,Gasparini G, Weidner N, Bevilacqua,et al. 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 p53 expression, tumor size, and peritumoral lymphatic vessel invasionare relevant prognostic markers in node-negative breast carcinoma.. J Clincal Oncology, 1994,12(3):454—466
4,Wiggins DL, Granai CO, Steinhoff MM, et al. Tumor angiogenesis as aprognostic factor in cervical carcinoma. Gynecol Oncol, 1995,56(3):353—356
5,Ko LJ, Prives C. p53: puzzle and paradigm. Gene Development, 1996,10(9):1054—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