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是老生常谈吗
除了每年的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预防艾滋病的事情已经开始有些被人淡忘了。就连美国和澳大利亚这些由于预防和控制的力度大,曾一度使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下降的国家,这一两年感染率也有抬头趋势。8月9日,几位国内著名的艾滋病问题专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相近的宣传内容多次重复,人们对艾滋病的警惕性已开始下降。这主要不是因为人类已经研究出了对抑制艾滋病病毒有显效的药物,而是宣传的力度和频率减弱了。许多人认为预防艾滋病是老生常谈。
实际上,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速度正越来越快。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张孔来教授说,在非洲一些国家,14~40岁的主要劳动力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占到总数的20%。个别国家人均期望寿命已从以前的60岁迅速降到30多岁。
据参加今年第十三届世界艾滋病大会的专家们介绍,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打破沉默,它倡导人们在公开场合谈论艾滋病的问题。这是因为目前全球已有343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2/3在非洲。艾滋病已经不再是个人隐私问题,也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而是严重的社会问题。社会各界、各种人群都要对预防艾滋病负起责任。由于病毒繁衍中的差异,人类10年来所作的各种试图研制出杀灭艾滋病病毒的药物的努力都归于失败。除了目前使用的昂贵的、能够暂时抑制病毒的药物,人类至少还要等8~10年后才可能研制成功预防艾滋病的疫苗,而距离治愈艾滋病的目标就更加遥远。因此,目前惟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宣传相关的预防知识。
卫生部艾滋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的吴尊友博士介绍,高危人群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者。这主要包括共用注射器吸毒者和卖淫嫖娼者。他们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病毒传给几个、几十个,甚至更多的人。据今年一季度的最新报告,我国目前检测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1.8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800多人,估计实际感染者超过50万人。有调查反映,在我国吸毒者中使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数约占50%以上,给经血液途径传播艾滋病创造了条件。因此,在仍没有发现有效阻断艾滋病病毒、预防感染的好办法之前,预防艾滋病的最好“疫苗”就是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
《中国青年报》(2000年08月16日)
作者:蓝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