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艾滋专栏 > 艾滋病新疗法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HIV相关性痴呆的治疗

HIV相关性痴呆的治疗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Clifford等报告,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控制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对HIV感染所致的神经系统表现有良效。

  HIV是在感染的最初几小时内进入神经系统的,并永远留在那儿。在最近15年内,对HIV感染的神经系统并发症、继发机会性感染的并发症、与免疫缺陷状态有关的恶性肿瘤发病危险等有了较多的了解。以前很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如隐球菌脑膜炎、弓形体脑炎、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等现在发病率增加了,因而治疗也有所改进。

  在感染HIV初期,急性病毒血症期常伴有典型的无菌性脑膜炎。第二阶段为轻度认知、运动功能障碍,这类病的预后较同阶段不伴认知运动功能障碍者差。最严重的神经系表现为HIV相关性痴呆(HAD),表现为明显认知功能减退、运动迟缓并常伴有一系列行为改变,即使在这一阶段治疗也可能奏效。

  由于HIV治疗方法的改进,HAD发病率相应下降,证明对HIV进行治疗是治疗HAD的有效方法。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abacavir 能较好地透过血脑屏障,抗病毒能力也较强,已成为有吸引力的治疗HAD的药物之一。对天然宿主治疗中,它能降低病毒的血浓度,疗效比以往应用的逆转录酶抑制剂好。但常规抗病毒治疗加大剂量abacavir并没有显著改善病的神经心理。奈韦拉平(nevirapine)似乎是最易进入脑内的非核苷类药物,理论上茚地那韦(indinavir)可能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最好的蛋白酶抑制剂。然而尚无证据表明某一种药比另一种更好。

  检查HAD病的脑组织通常可以发现HIV,但痴呆症状与脑的病毒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因此,多数研究者认为,脑功能障碍的发生与病毒感染启动的中间过程有关。目前,提出的神经损伤可能机制主要有钙离子介导的神经毒机制、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有关的兴奋性中毒过程、细胞因子介导的损伤及自由基损伤等。

  显然,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控制HIV感染对神经系统表现有良好疗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确定HIV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以提高疗效。目前神经保护疗法尚未证实有确实疗效。但随着HIV治疗的显著改进,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正在迅速降低,有关中枢神经系统HIV的治疗仍将是控制HIV的尖端课题。

2000.11.30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预防艾滋病,男士责无旁贷
焦点新闻
·日本合成能抑制乳腺癌转移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化合物
·艾滋病排老三 法国人最怕癌症和阿尔茨海默氏症
·广州将查同性恋艾滋病,为期3年采用匿名方式
·专家指出中国应关注同性恋传播艾滋病问题
·男同性恋口交者易患艾滋病
·HIV成年患者腹泻和肠道感染的关系
·男性HIV感染者的哮喘发病率较高
·HIV患者髋骨质疏松发病率高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