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 刻不容缓
2001年12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已有6000万人,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迅速增加,到目前全国各地共报告两万多例,估计我国目前已有6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如果控制不好,到2010年我国将有100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此,预防艾滋病、控制流行刻不容缓。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机会性感染或肿瘤而死于多种并发症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中,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常温下,艾滋病病毒在血液或分泌物内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但艾滋病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后,寄生于T4淋巴细胞的核心部位,会随细胞复制出更多的病毒。新繁殖的病毒会感染更多的细胞使免疫细胞遭到破坏和毁灭。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抗艾滋病病毒抗体是非保护性抗体,无法阻止艾滋病病毒的繁殖和扩散。艾滋病病毒的迅速变异能力也给目前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3种途径传播。无保护的性行为、多性伴、共用针具吸毒、患有性病都属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行为和易感因素。艾滋病不会通过共用马桶圈、电话、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室等公共设施传播,也不会经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虽然艾滋病作为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又无有效的疫苗和能治愈的药物,给人们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恐慌,给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艾滋病与其它可通过昆虫媒介传播或用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天花、脊髓灰质炎、麻疹等)不同,即由于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决定了艾滋病的传播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艾滋病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不良行为而导致感染和传播的。只要改变及干预其不良行为,避免这3种途径可能造成的感染机会,或采取正确科学的预防措施,就可达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目的,避免感染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工作的重点:1.广泛持久开展性健康教育,采取“核心—基础—全方位”三位一体的教育原则,以性道德、性法制教育为核心,以性生理、性心理、性卫生保健为基础,同时进行预防性病、艾滋病、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人类与环境、禁毒、禁娼等方面的教育。2.避免艾滋病病毒经血液、其它体液传播。3加快性病规范门诊建设步伐,使性病患者及时得到诊治,规范治疗、预防咨询。4.在高危人群、重点人群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
(朱本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