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世界性传染病。其病变以肝脏为主,亦可侵犯多种器官。有健康带毒者,亦有转化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者。本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高、隐性感染多见等特点,男女老幼皆可患,老年人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发病者较多见。根据世界各国人群中乙肝的检测结果,全世界估计约有2.15亿人携带乙肝病毒,故此,积极预防和治疗本病,是世界各国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病原因]
乙肝的发病原因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病毒的侵入必须具备有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因素,亦即乙肝的流行病学。
1.传染源。人类是乙肝的传染源,急、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亚临床感染者、乙肝病毒健康带毒者均是传染源。急性乙肝患者传染期较短,一般认为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6~144天,其血液均具有传染性。作为传染源更具重要意义的是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其发病率高,不易被人察觉,传染时间长,构成了本病的重要传染源。对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和无症状的携带者,他们是否有传染性,主要取决于与乙型肝炎感染有密切关系的e抗原(HBeAg)是否阳性,如果HBeAg阳性者则传染性极强。
2.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非常广泛,主要有:经注射传播,即使用了被病毒污染的注射器针头;通过输血传播,即输入了被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浆、血制品等;医源性传播,即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了的医疗器械传播,如针灸针、采血针、针管等;接触传播,乙肝病毒广泛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胆汁、乳汁、汗液、羊水、月经、精液、阴道分泌物、胸水、腹水等血液和体液中,可经损伤的粘膜、皮肤侵入而感染,如共用牙刷、剃须刀,与患者共同进餐,有口腔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消化道粘膜破溃面的人使用了被乙肝病毒污染了的餐具等均可感染。此外还有母婴传播、吸血昆虫叮咬传播等。
3.易感人群。我国乙肝发病高峰在30~40岁组,老年人发病有逐年上升趋势,男多于女,男女之比约为2.56∶1,农村高于城市,有家庭聚集趋势,一个家庭的乙肝病毒总感染率可达70%,甚或达80%以上。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中医的“黄疸”、“胁痛”、“郁证”等病范畴,外感湿热邪毒,情志抑郁不遂,均可致邪毒内侵肝胆,肝失疏泄而发为本病。
[临床表现]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6周至6个月,大多起病缓慢,前驱症状不明显,主要症状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无发热,部分病人有皮疹、关节炎、肾炎表现,转氨酶缓慢上升,持续时间较长。约有1%~5%的患者发展为暴发性肝炎,10%~15%的患者发展为慢性肝炎,老年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尤易发展成慢性肝炎。约有13%的病例常累及其它器官,尤以皮肤改变最明显,如皮疹、淤点、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其次可见关节痛、心律失常、肾炎、肺炎、白细胞减少或反应性网状细胞增多、再障;老年人患乙肝可合并有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患急性乙型肝炎之后,约有10%~15%的患者病情迁延不愈。病史在半年以上,临床症状不显,肝功能轻度异常者称为迁延型肝炎;病史在1年以上,临床症状明显,肝功能明显受损,血清转氨酶GPT反复或持续升高者称为慢性活动型肝炎。部分乙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据台湾的一组病例调查,HBsAg阳性人群发生肝癌的相对危险性比
HBsAg阴性组高390倍。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可没有肝炎临床表现,且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这类病人是隐伏性肝硬化的原因,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判断有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检测乙肝病毒(HBV)感染标志物,亦即通常所说的“二对半”等,它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与乙肝感染有密切关系的e抗原(HBeAg)、抗乙肝表面抗原的抗体(抗—HBs)、抗乙肝核心抗原的抗体(抗—HBC)、抗e抗原的抗体(抗—HBe)、HBV—DNA直接检测,其临床意义见下表。
乙肝血清学樗及其临床意义表
[预防措施]
乙肝的预防,重在采取综合措施,做到管理好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具体做到如下几点:
1.管理好传染源。对乙肝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消毒隔离,不能从事饮食业、保教员等工作,对从事食品生产、饮食服务、幼儿教育等项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可疑肝病或带毒者应立即调离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具体做到严格管理血液和血制品,血液制品中HBV标志阳性者,不得出售和使用;作为个人来讲尽量不输血或少输血;各种医疗及预防注射均应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乙肝病人的血清及体液污染物,如衣被、日常生活用品等均应严格消毒处理;透析病房要加强卫生管理工作;尽量避免与乙肝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共同进餐。
3.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水平。男女老幼均是乙肝病毒的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的最有效办法是注射乙肝疫苗,对与乙肝病人密切接触者、深入肝炎高发地区工作者、血液透析单位的工作人员、医生、教师、新生儿等均应作为重点注射乙肝疫苗防治的人群。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是成人剂量为第1次20~30微克,以后1、3、6月各肌注20~30微克,首次注射1年后加强接种1次,剂量为20~30微克。乙肝疫苗接种对预防乙肝安全、有效,一般情况下,接种后1个月,32%~46%的人出现抗体,接种2个月,80%出现抗体,3次接种后96%~97%出现抗体,保护率92%。
[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合理营养,禁食肥甘辛辣滋腻之品,多吃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等清淡而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饮酒、过度劳累和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使用药物治疗本病时应注意不要增加肝脏负担,有的放矢,不可滥用药。
2.抗病毒治疗。主要是控制病毒复制,常用干扰素与阿糖腺苷合用有效,或较长时间使用无环鸟苷,每日每公斤体重5~10毫克,可以抑制病毒复制。
3.调整免疫功能。常用免疫核糖核酸、胸腺因子、转移因子、香菇多糖、猪苓多糖、辅酶等,能提高免疫功能。
4.改善肝细胞功能。适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如复合维生素B、B1、C、K等,可促进消化功能,提高食欲,对促进肝细胞恢复有效。中草药及其制剂,如联苯双酯、精制垂盆草、肝炎灵等对改善肝细胞功能、降酶、缓解临床症状等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适当选用。
5.中医辨证论治。湿热内蕴,表现为胁痛口苦、胸闷腹胀、目黄尿黄者,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加减(白蔻仁6克、藿香10克、茵陈30克、滑石15克、黄芩10克、连翘15克、泽泻10克、栀子10克)以清利湿热;肝郁脾虚,表现为胁胀痛、腹胀纳呆、乏力、便溏者,可选用逍遥散加减(当归10克、白芍10克、柴胡6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生姜3片、薄荷6克、甘草5克、党参10克)以疏肝健脾;肝阴亏损,表现为胁肋隐痛、口燥心烦者,可选用一贯煎加减(生地12克、枸杞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川楝子15克、合欢花15克、玫瑰花10克、丹参15克)以养阴柔肝。
6.单方验方。据证可选用以下验方。
(1)降酶1号: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紫草、黄芩、茵陈,用于实证热证。
(2)降酶2号:白术、茯苓、甘草、旱莲草、五味子、乌梅,用于虚证。
(3)田基黄10克、茵陈15克、满天星15克、凤尾草10克、栀子15克、六一散15克、板蓝根12克、白砂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15日为1疗程,用于慢性无黄疸性肝炎。
(4)湿热内蕴型乙肝,可用中成药:甘露消毒丹,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迁肝片,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复肝宁,每次6片,每日3次口服;芸芝肝泰冲剂,每次1包,每日3次口服。肝郁脾虚型乙肝,可用中成药:逍遥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平肝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柴参保肝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口服。肝阴亏损型乙肝,可用中成药:慢肝养阴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大补阴丸,每次1丸,每日2次口服;舒肝平胃丸,每次6克,每日2次口服。
(5)慢性活动型肝炎,以扶正祛邪,调理气血为原则,选方:黄芪、当归、丹皮、丹参、茅根、半枝莲、水红花子。加减:SGPT高、舌苔黄腻、尿短黄者,加茵陈、蒲公英,并加服联苯双酯;絮、麝浊度高,A/G比值下降者,加女贞子、何首乌、黄精、三七粉、乌鸡精;血脂高者,加山楂、草决明、泽泻;胆红素高者,加赤芍、大黄;肾虚者,加菟丝子、仙灵脾、冬虫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