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第五章 药物

第6节 药物的给药途径、分布和排泄

药物进入机体(用药)才能进入血循环(吸收),并到达特殊作用部位(分布)。最后药物通过尿液或转化为其他物质从机体排出(排泄)。

 

给药途径

药物有几种给药途径,口服、静脉注射(静注)、肌肉注射(肌注)、皮下注射(皮下)。药物还可舌下含化(舌下)、直肠灌注(直肠给药)、滴眼、鼻腔喷雾、口腔喷雾(吸入剂),也可皮肤局部(表面)或全身(经皮)用药。每种给药途径均有其特殊目的,各有利弊。

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最方便,通常也最安全,费用也最便宜,因而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然而,该途径有不少限制,许多因素包括其他药物和食物都将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因此,某些药物必须空腹服药而另一些则需餐后服药,尚有部分药物不能口服。

口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药物吸收始于口腔和胃,但大部分由小肠吸收。药物必须通过小肠壁及肝脏方能进入全身血循环。许多药物在肠壁和肝脏发生化学变化(代谢),减少了吸收的药物量。静脉注射药物不经肠壁和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这种给药方式可获得较口服更快和更持久的效应。

一些口服药物刺激胃肠道,如阿司匹林和大多数其他非类固醇抗炎药可损害胃和小肠壁并诱发溃疡。另一些药物吸收很差或在胃内被胃酸和消化酶破坏。尽管有这些缺点,口服给药较其他途径常用。其他给药途径一般在患者不能经口给药,药物必须尽快和准确地给予,或药物口服吸收很差且不规则时方才使用。

注射给药

注射给药(消化道外给药)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途径。皮下注射时,注射针头插入皮下,注射后,药物进入小血管随血流进入体循环。皮下注射常用于蛋白质类药物和胰岛素给药,该药口服可被胃肠道破坏。皮下注射的药物可制成混悬剂或相对难溶的混合物,这样吸收过程可保持数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患者亦不须经常给药。在给予容积更大的

药物时常采用肌肉注射。肌注时应采用更长的针头,因肌肉位置深于皮肤。

静脉注射时,针头直接插入静脉。在消化道外所有给药途径中,静注是最困难的一种,特别是肥胖病人静脉穿刺更加困难。无论是单剂静脉推注还是连续的静脉滴注均是快速、准确给药的最佳途径。

舌下给药

一些药物可置于舌下(舌下给药),能被舌下小血管吸收。舌下给药对硝酸甘油类药物特别好,这类药物可缓解心绞痛,它们可不经肠壁和肝的首过效应而迅速直接进入体循环。然而,多数药物不能使用此途径,因常常发生吸收不全及不规则现象。

直肠给药

许多口服给药的药物可以栓剂形式直肠给药。药物与蜡状物混合制成栓剂,即便插入直肠亦不会溶解。药物可通过直肠壁丰富的血循环迅速吸收。当患者恶心、丧失吞咽能力、限制饮食和外科手术后等不能口服时可用栓剂直肠给药。一些药物的栓剂形式有刺激性,这类病人应采用消化道外给药。

经皮给药

一些药物可以涂敷剂形式将药贴于皮肤表面。这类药物可增强皮肤渗透性,不经注射便可经皮进入血循环。这种经皮给药可缓慢持续很多小时或很多天,甚至更长。然而,这种途径受药物通过皮肤快慢的限制。只有那些日给药量少的药物可采用此途径。这类药物有治心绞痛的硝酸甘油、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莨菪碱、戒烟用的尼古丁、治疗高血压用的可乐定及镇痛用的芬太尼等。

喷雾吸入

一些药物如气体麻醉剂和雾化抗哮喘药物(置容器中定量供给)可吸入给药。这些药物通过气道直接入肺,并在肺内吸收入血循环。只有少数药物可用此途径。吸入的药物应仔细监测以保证患者在特定时间内吸入适量的药量。定量吸入系统可直接安装在给肺供气的通道上,因而非常有用。因喷雾吸入进入血液的药量差异性大,故这种途径很少用于治疗除肺以外的其他组织或器官疾病。

 

药物吸收

药物吸收入体循环的速率和量被称为生物利用度。它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药物自身剂型和工艺,理化性质及用药个体的生理状态。

药厂生产出具有准确剂量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栓剂、透皮敷料或溶剂,这些制剂中,药物常常与其他成分共存。如片剂中,药物常常和稀释剂、稳定剂、崩解剂和润滑剂等附加成分组成混合物。这些混合物被碾碎并压制成片。附加成分的种类、数量及压制的程度均影响片剂溶解速度。要调整好各成分比例以优化药物吸收速率和吸收程度。

如果片剂溶解和释放药物太快,就可能造成瞬时的药物浓度过高而诱发药物过量反应。在另一方面,如果片剂不溶解且释放药物不够迅速,多数药物可能随粪便排出体外而影响机体吸收。腹泻使药物快速通过胃肠道,吸收减少。因此,食物、其他药物及胃肠道病变都可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同一药品应该具有相同生物利用度。但由于厂家不同,虽然药物所含活性成分一样,可因含非活性成分的差异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因此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药物,即便使用同一剂量,也可能药效并不相同。当药物制剂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而且实际用药后在相同时间有相同的血药浓度时称这些药品生物等效。生物等效性保证了治疗的等效性,而且生物等效的药品可互换。

一些药物制剂采用特殊工艺使活性成分缓慢释放,通常达12小时或更长。这些缓释剂减慢或延迟了药物溶解的速率。例如,以聚合物覆盖药物颗粒并装入胶囊,用于覆盖的聚合物是一种化学物质,它可有不同的厚度使得药物颗粒在胃肠道内有不同的溶解时间。

一些片剂和胶囊有保护性(肠溶)膜,可避免消化道的刺激,如有保护膜的阿司匹林可防止损伤胃粘膜或防止该药在胃酸中被分解。这种具被膜形式的药物到达低酸或低消化酶环境即小肠方可被溶解。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溶解这种保护膜,许多人,特别是老人,可把这类药物完整地排入粪便。

许多以固体形式存在的药物(片剂或胶囊剂)影响口服后的吸收。胶囊剂由药物和其他物质组成并装入明胶胶囊。当明胶胶囊变湿时便膨胀并释放其内容物。这种囊通常很快被破坏。药物颗粒的大小和其他成分影响药物溶解及吸收速度,填充液体的胶囊剂吸收速度快于填充固体颗粒的胶囊剂。

 

药物分布

药物吸收入血循环后,当血液平均循环时间为1分钟时,即可迅速分布于全身。但药物从血液转移到机体组织的过程较慢。

药物渗入不同组织的速度不同,速度大小由它们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决定。如麻醉剂硫喷妥可迅速进入脑组织,但抗生素青霉素则不行。一般而言,脂溶性药物比水溶性药物透过细胞膜的能力强,分布速度亦更快。

药物吸收时,多数药物并不能均匀分布全身,一些药物集中在含血液和肌肉较多的含水组织,而另一些集中在甲状腺、肝和肾。一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以至于离开血液非常缓慢,而另一些药物则很快离开血循环进入其他组织,一些组织药物浓度很高,可作为该药贮存库,因而延长了药物的分布时间。事实上,一些药物,如可积聚于脂肪组织的药物,离开这些高浓度组织的速度很慢并于停药后数天仍出现在血循环里。

药物的分布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例如,身材高大之人比常人有更多的组织和血容量,应给予较大剂量的药物。肥胖者可贮存大量易积聚在脂肪组织中的药物,而很瘦的人仅能贮存相对少量的该类药物。这种分布现象也

见于老年人,因随年龄增长,机体脂肪比例增加。

 

药物清除

所有药物可被机体完全代谢或排出体外。药物的代谢过程是药物化学结构被机体改变的过程,肝脏是主要代谢器官,但并不是唯一的代谢场所。代谢产物可以是无活性的,也可具与原药相似活性而继续发挥治疗作用或出现毒性。一些药物被称为前体药物,以非活性形式

存在,它们的代谢物具治疗活性并能获得所期望的疗效,这些活性代谢物可被排出体外(主要随尿、粪排出),也可进一步转化成无活性代谢物且最终被排出体外。

肝脏有一系列酶可催化药物氧化、还原和水解,它还有其他一些酶能催化药物与某一些物质结合发生结合反应。这种结合物(药物分子和被结合物质)最终从尿排出。

这些代谢酶系统在初生和新生儿时期不完善且很难代谢多数药物。因此,新生儿与成人相比,就药物对机体体重的比例而言需较少量药物。少儿(2~12岁)就药物对机体体重比例而言需较成人更多的药物。老年人如同新生儿一样,机体酶活力下降,不能像青年和少儿那

样代谢药物。因此,就每千克体重的给药剂量而言,新生儿和老年人需要剂量较小,而少儿需要剂量较大。

机体清除药物的过程称排泄。肾脏是主要清除器官,对水溶性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排泄特 别有效。

肾脏从血液中把药物滤出并将其排入尿液。许多因素影响肾脏对药物的排泄能力,被排除的药物或代谢物必须溶于水且不能与血浆蛋白结合过牢。尿液酸度可影响一些酸性和碱性药物的排泄。肾脏对药物的排泄也依赖于尿流速度,肾脏血流以及肾脏的功能。

当人衰老时,肾脏功能同时减退,85岁老人的肾功能仅为35岁成人的一半,许多疾病,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和肾脏反复感染以及暴露于高浓度有毒化学物质可损害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

如果肾功异常,医生必须调整主要由肾清除的药物的使用剂量。随年老而发生肾功能正常减退,医生可根据患者年龄调整用药剂量。然而,更精确地确定用药剂量的方法是利用血液检查评价肾功能(血肌酐的测定),这种检查可单独进行或结合尿液检查(测定所收集的12小时到24小时尿液中的肌酐量)进行。

肝脏通过胆汁可排出一些药物,这些药物进入胃肠道,如果不被重吸收入血或被分解最终由粪便排出。此外,唾液、汗液、乳汁甚至呼出的气体亦能排出一些药物,在肝病患者应用主要由肝脏代谢的药物时需调整用药剂量。与肾功能检查相比较,检查与药物代谢有关的肝功能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