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 1.4临床分析与研究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检测460例分析

幽门螺杆菌(以下简称Hp)由澳大利亚的Marshall与Warren于1983年首次从胃粘膜标本中分离成功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密切关系。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较多,如血清检查抗Hp抗体、细胞培养法、病理切片染色检查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等。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在胃镜检查的同时可以完成,是一种简便、快速、较为准确又经济实用的方法。我院胃镜室1994—12~1995—12对460例病人做了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快速诊断试验(HpUT),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460例患者中经纤维胃镜及病理送检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02例,萎缩性胃炎24例,胆计反流性胃炎40例,残胃炎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08例,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30例,胃贲门及食管癌52例。年龄14岁~79岁,其中男性360例,女性10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隐痛不适,暧气返酸,纳差等症状;病史最短4d,最长20余年。

1.2 方法

采用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幽门螺杆菌快速诊断试剂盒,460例患者均於胃镜检查时在幽门近端5cm内,或在胃窦部粘膜红斑及糜烂处活检2小块组织,将新鲜胃粘膜标本放置在有反应液的试剂盒小孔内,随即在自然光下观察5min(少数人10min),呈红色反应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为防交叉感染,每例活检时活检钳用75%酒精消毒,再用清水洗净。

2 结果

460例患者经试验出现阳性反应者300例,总阳性率为65.2%,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阳性为136/202(67.3%),萎缩性胃炎阳怀16/24(66.7%),胆汁反流性胃炎阳性16/40(40.0%),残胃炎阳性为2/4(50.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阳性80/108(74.1%),胃溃疡及复合性溃疡阳性22/30(73.3%),胃、贲门及食管癌阳性者为28/52(53.9%)。

3 讨论

Hp为一种革兰阴性细菌,寄居于胃十二指肠及食道粘膜的粘液层下面,上皮细胞表面,它能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生成氨和二氧化碳,使尿素浓度降低,氨浓度升高,破坏胃粘膜屏障功能,最终导致胃粘膜炎症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以上结果表明,各组Hp阳性率以溃疡病最高,占73.9%,与文献报告相似,提示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相关密切。

据文献报告,正常人Hp检出率较低,慢性胃炎为50%~80%,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可达90%以上。本组慢性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共226例,Hp阳性152人,其阳性率为67.3%,提示Hp是胃粘膜炎症的主要病因。但胆汁流性胃炎与残胃炎Hp阳性率为40%~50%,这可能是胆汁中和胃酸使pH值增高,不利于Hp生存有关。因为Hp在pH6.5左右的环境在生存最好,pH<3.5或>7.5生存能力明显减弱。胃、贲门及食管癌病人,本组Hp阳性率为53.8%,说明胃癌与Hp感染可能有一定关系,因为Hp可使胃粘膜上皮细胞向不典型增生转化,对胃癌的发生有间接促进作用,所以Hp感染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可能为胃癌发生的因素之一。

Hp尿素酶检测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凡有胃镜的单位均可在胃镜检查同时可以展开,对有效地防治Hp感染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