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词典》e~f~g > 拼音F

(拼音F)第八篇

 

①同腑。《素问·金匮真言论》:“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为阳。”

②指气血汇聚之处。《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王冰注:“府,聚也。言血之多少皆聚见于经脉之中也。”《素问·经脉别论》:“毛脉合精,行气于府。”王冰注:“府,谓气之所聚处也”。

③器官所在地。《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膝者筋之府”,“骨者髓之府”。

 

府病

病证名。即腑病。六腑病证。《灵枢·刺节真邪》:“刺府俞,去府病也。”

 

府舍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足厥阴、阴维之会。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处。布有髂腹股沟神经。主治腹痛,积聚,痞块,疝气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府俞

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穴。出《素问·气穴论》。即腑输。见该条②。

 

府脏

生理学名词。即脏腑。《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脏,外络于肢节。”参脏腑条。

 

府中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全》。即中府。参见该条。

 

俯按山源

导引功法名。山源即鼻中隔。方法为:用第二和第三指之端,分别伸入两鼻孔,挟住鼻中隔,轻轻揉捏。然后,叩齿数下,以手按鼻片刻。有宁心安神、醒脑及治疗之鼻疾之效。《圣济总录》:“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府,守真者所以遏万邪。”

 

俯卧复位法

正骨手法之一。本手法可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及颈椎错位的治疗。具体方法为:让患者俯卧,两腿稍分开。医者双拇指触诊腰部,摸清偏歪的棘突。如以向右偏为例:医者应站在患者的右侧,面对侧方,将左臂从病人右大腿下面伸进,将其右大腿抱起,以患肢为支点旋转大腿,同时用右手拇指借患者大腿摇转牵引之力,将偏向右侧的棘突拨正。余后操作同端坐复位法。详见该条。

 

釜沸脉

七怪脉之一。指脉象浮数至极,有出无入,如锅中水沸,而无根脚。

 

辅骨

辅助主干的骨骼。

①指腓骨。《医宗金鉴》:“小腿骨……在后者名辅骨,其形细。”

②指桡骨。《医宗金鉴》:“臂骨有正辅两骨,辅骨在上,短细偏外。”

③指膝两侧突出的高骨。包括股骨下端的内外上髁和胫骨上端的内外侧髁。在内侧者名内辅骨,在外侧者名外辅骨。《素问·骨空论》:“骸下为辅,辅上为腘。”

 

辅助手法

针刺手法分类名。指针刺操作过程所应用的一些配合手法,用于确定穴位,帮助进出针,调节针刺感应。如爪切、循摄、弹动、刮柄、扪按等。《素问·离合真邪论》:“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就是本类手法的运用。参见各手法条和十四法条。

 

府的后起字。有聚集、府库之意。古人把人体内部一些传化水谷的器官统称六府,以别藏精气的五脏。参六腑条。

 

腑会

八会之一。《难经·四十五难》:“腑会太仓。”太仓指中脘穴。中脘为胃之募穴。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故名腑会。凡六腑疾患,皆可酌情取用。

 

腑输

①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俞穴。《灵枢·刺节真邪》:“刺腑输,去腑病,何输使然?”。

②与脏输对举,指六腑所属诸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诸穴,每经六穴,六六三十六穴,左右合之,共七十二穴。《素问·气穴论》:“府俞七十二穴。”

 

腑输精于脏

生理学术语。系脏腑相合的一种理论。五脏主藏精,六腑主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传送。五脏的藏精有赖于六腑的消化、吸收、输送水谷精微,故称腑输精于脏。《素问·五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腑俞七十二穴

出《素问·气穴论》。指六腑的井、荥、俞、原、经、合等穴。每腑各有六穴,六腑共三十六穴,左右合计为七十二穴。

 

腑证

伤寒病分类方法之一。出《伤寒论》。三阳经病变影响到所属的腑。如太阳病见有小腹胀、小便不利,是水蓄于膀胱;阳明病有腹痛、大便秘结,是热结于胃与大肠;少阳病常经证、府证混见,但目眩、口苦、胸满、呕吐、寒热往来是热郁于胆的证候表现。

 

腐虫

病证名。系指口鼻出腥臭水,中有腐肉如虾鱼走跃的病证。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

 

腐疔

病名。指其状如水白色,有泡之疔疮。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即豆腐疔。详见该条。

 

腐根

肾疳五证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详牙疳条。

 

腐皮遮睛

病证名。系指目睛上覆盖一层膜如豆腐皮,不痛不痒,点药不化的病证。类今之结膜实质性干燥症。

 

腐苔

病状名。指如豆腐渣堆铺舌面,颗粒大,松而厚,容易刮脱。是由胃中阳气有余,蒸发胃中浊腐之气上升而成,多属热证。

 

㈠(fù)

①父亲,亦指父精。《灵枢·天年》:“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②高尊之意,喻太阳阳气隆盛。《素问·阴阳类论》:“三阳为父。”王冰注:“父所以督济群小,言高尊也。”

㈡(fǔ,音甫)通“甫”。

①男子的美称。

②常用作人名用字。

 

付阳

经穴别名。见《千金要方》。即跗阳。见该条。

 

《妇科心法要诀》

妇科著作。六卷(即《医宗金鉴》卷四十四-四十九)。清·吴谦等编。卷四十四调经及经闭诸症;卷四十五崩漏、带下、症瘕、积、痞、痃、癖、疝等病及嗣育;卷四十六胎前诸症;卷四十七-四十八生育及产后;卷四十九乳症、前阴及妇科杂症。正文编成七言歌诀,附加注释,内容比较规范,概念比较准确。

 

《妇科玉尺》

妇科著作。六卷。清·沈金鳌撰于1774年。《沈氏尊生书》中的一种。作者取玉尺所刻分寸“坚久不磨”可以作为标准,故题名“玉尺”。卷一求嗣、月经;卷二胎前;卷三临产、小产;卷四产后;卷五崩漏,带下;卷六妇人杂病。每类篇首均总论病机、治法,其次引录历代各家学说,又次为附方及前人效方。书中提出根据“气为血帅”的基础理论,妇女病多先为气病,后及血病的见解。内容选论亦较精要。

 

妇女白淫

病证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指妇女从阴道流出白色粘液,或如胶样之秽物。多因房劳伤肾,肾虚气冷,肾主水而开窍于阴,肾虚胞冷,水液下流成淫浊。症见腰酸乏力,头晕耳鸣,带下绵绵,色白质稀,或如胶样,小便通利无碍,治宜补肾固涩。方用金锁正元丹、固精丸、锁金丸(补骨脂、青盐、茯苓、五味子)等。

 

妇女白浊

病证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一。指妇女小便色白如米泔样。多因膀胱积湿化热所致。症见小便不利,浓白如米泔样,或有腹胀疼痛,尿道涩痛等。治宜清热渗湿,方用清心莲子加萆薢。或用威喜丸。

 

妇人下赤白沃

病名。见《针灸甲乙经》卷十二。即赤白带下。《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九:“带下之病,日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也。”常兼见阴中干痛,恶合阴阳,少腹(月真)坚,小便闭等证。治疗参见赤白带下条。

 

妇人血膈

病名。见《妇人大全良方》卷七。简称血膈。指血气阻隔中焦而致的经闭。多因久为情志所伤,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中焦,胃脘阻隔,和降失司,症见胸膈疼痛如锥刺,食入而复吐出,甚则水饮难下。上则呕吐如赤豆汁或紫血;下则经闭,大便干黑,坚如羊粪等。治则初起宜舒肝解郁,方用启膈散,郁解气散则经自通。日久血结者,宜活血祛瘀,方用通幽汤去升麻加郁金;并用五汁安中饮以润之。

 

《妇婴至宝》

医学丛书。清·徐恜杠辑。刊于1750年。包括《达生篇》、《种痘法》、《福幼篇》三种。现存20余种清刻本、上海石印本等。

 

负局先生

三国时吴国医生。原名佚,据云负石磨镜为生。常出紫丸治人病,且服之颇神验。于疫疠流行年间,治人甚众。

 

附饼灸

隔物灸之一。用生附子3份,肉桂2份,丁香1份,切细碾末。以黄酒或蜂蜜调和,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附子辛温大热,有温阳扶羸的作用,适用于阳萎,早泄,命门火衰,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附分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之会。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肩胛背神经,颈横动脉降支及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主治肩背拘紧,颈项强痛,肘臂麻木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附骨疽

病名。痈疽之腐骨,或死骨从疮口出者,出《肘后救卒方》卷五。又名多骨疽、朽骨疽。《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附骨疽者,由当风入骨解,风与热相搏,复遇冷湿,或秋夏露卧,为冷所折,风热伏结壅遏,附骨成疽。喜着大节解间,丈夫及产妇女人,喜着鼠xx髂头xx膝间,婴孩嫩儿,亦着髆肘背脊也。”《外科精义》卷上:“夫附骨疽者,以其毒气深沉。附着于骨也。”该病可发于全身所有骨骼,初起多有寒热往来,证见局部漫肿,不见疮头,皮色尚可正常,继之则觉筋骨处疼痛如锥刺,甚则可见患部骨节之功能障碍,日久肉腐成脓,若破溃则脓出,多稀薄淋漓不尽,色灰白气味腥秽,不易收口。多形成窦道,或见死骨从疮口脱出。相当于骨关节结核,或慢性骨髓炎。治宜慎因辨证以施治。若寒热往来,则宜清热化湿,行瘀通络之剂,内服可选仙方活命饮加减,或合醒消丸;如脓将成或已成者,宜清热化湿,托毒和营之品,内服可选黄连解毒汤加味;若患者证见气血双虚之象,应予补血益气之法,方选八珍汤,或十全大补丸;若脓成者,则宜切开引流;若见疮内有死骨形成游离者,应即用手术钳去朽骨;若窦道形成,治宜手术扩创,剔除窦之硬壁,以药捻引流;若疮口红润,脓水将尽,则改敷生肌散以收口。

 

附骨痰

病名。流痰病之侵于骨者。《疡科心得集》卷中:“附骨痰者,亦生于大腿之侧骨上,为纯阴无阳之证。小儿三岁五岁时先天不足,三阴亏损,又或因有所伤,致使气不得升,血不得行,凝滞经络,隐隐彻痛,遂发此疡。”该证多发于小儿,好侵大腿之内侧或外侧。发病之初,寒热往来,纳呆饮少,全身困倦乏力,形体消瘦,面黄萎无光泽,或腰腿酸痛,晨轻暮重,甚者午后潮热,患部漫肿,或皮色尚如常。久则脓成而溃破,脓汁清稀,或见其中夹有败絮样物,淋漓不止,疮口难愈合。相当于腰椎结核,或大转子滑囊结核之脓汁,流注于大腿内侧或外侧之寒性脓疡。治宜参见流痰条。

 

附骨痈

病名。痈疽之发于骨关节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二:“附骨痈,亦由体盛热而当风取凉,风冷入于肌肉,与热气相搏,伏结近骨成痈。其状无头,但肿痛而阔,其皮薄泽,谓之附骨痈也。”以其毒气深沉,毒邪侵及筋骨而发。其证之初发,病势迅猛,全身倦怠不适,继则寒战高烧,无汗,或汗出而热不减退,不欲食饮,舌苔黄腻,质红,脉滑洪数,恶心呕吐,患处剧痛如锥刺,肿部色红,焮热胀痛,压痛明显或拒按,局部功能障碍。相当于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宜分期施行,初起脓未成者,以消为贵,宜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选仙方活命饮合黄连解毒汤内服,或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外用金黄散,或双柏散调敷涂贴。若脓已成而未溃者,应切开引流为主,如不宜手术可施保守治疗,以托为贵,宜托里透脓,内服可选用托里消毒饮加减。外用同上,或参外痈条。

 

附牙

经穴别名。即跗阳。参见该条。

 

附牙痈

病名。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即牙痈之别名。详见牙痈条。

 

附子灸

隔物灸之一。指以附子切片作为隔离物的灸法。《千金翼方》卷二十三:“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治诸疖诸痈肿牢坚。”

 

复方

方剂学名词。系七方之一。指二方或数方相互重迭组成的方剂。此外,原方中另加其它药味,或方中各药用量相等的方剂也称复方。复方用药数量较多,药效较强,多用来治疗较复杂的病证。又可称为重方。

 

复骨

解剖结构名。指第六颈椎以上的椎骨。《素问·骨空论》:“一在项后中复骨下。”张景岳注:“即大椎上骨节空也。复,当作伏。盖项骨三节不甚显,故云伏骨下也。”

 

复合手法

推拿手法名。指将几种推拿基本手法综合在一起,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上同时进行复合性操作的方法,如总收法、宽喉法等。

 

复溜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别名昌阳、伏白、外命。属足少阴肾经。经(金)穴。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及胫后动、静脉。主治腹胀,水肿,肠鸣,泄泻,盗汗,自汗,脚气,腿肿,足痿。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复气

运气术语。指报复之气。如上半年发生某种胜气,下半年即有与之相反的气候发生;或五运中某运偏胜,即有另一运复克之。参胜复条。

 

复位手法

正骨手法之一。即上骱手法。指应用手的技巧,将脱臼之骨关节恢复其原位。证治可参见上骱手法条。移位骨折断端以手法复其原位亦谓之。

 

复杂性肛漏

病名。指肛漏的外口数在二个以上,且管道弯曲而多有分支,或管道通过肛周二个间隙以上的肛门漏管。证治可参见肛漏条。

 

副奉上太医

金代太医院医官名。其主要职责是直接为皇帝治病。副奉上太医是正奉上太医的主要助手。

 

傅常

宋代医家。旴江(今江西南城)人。曾任澧阳(今湖南澧县)医学教授。撰《产乳备要》一书,刊于澧阳,今已佚。

 

傅懒园

(1861-1931年)近现代医家。名崇黻,字箟笙,又字本善。浙江绍兴人。初业儒,考上举人,官致教谕,后弃儒习医。目睹当时情景,提出振兴中医,并兴办中医医校。1916年曾在杭州联络浙江中医药界人士集资,创办浙江专门中医学校,任校长。懒园精于内、妇、儿科,学宗仲景,主张用六经辨证诊治温热病时病。着有《懒园医话》二卷(1921年)、《懒园医案选》及编撰《众难学讲义》(1935年刊)《运气学讲义》(1938年刊)、《外科要旨讲义》、《组织学讲义》(1935年刊)等多种。

 

傅懋光

(约1573-1644年)明代医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初习举业,二十余岁北上京师(今北京),弃儒习医,遂详读《素问》、《难经》及诸家医书。后曾赴边东(今东北)救治疫疾,取效甚多。次年(1605年)京师疾疫流行,傅氏救治,每获良效。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经礼部考核,授以太医院吏目,兼任教习官。万历四十五年升为御医。曾为朝鲜内医院教习官御医崔顺立等讲析医学疑义,任正教。其讨论纪要,即《医学疑问》。因此而擢升上林苑右监丞。崇祯八年(1635年)官至太常寺卿,掌太医院事院使。行医五十余年,将自己临症心得、经验,撰成《医宗正脉》五卷(约1643年),今已佚。另辑有《医学集要经验良方》八卷行世。

 

《傅青主男科》

内科著作。二卷。清·傅山撰。原系抄本,至1827年始有刊本。本书以内科杂病证治为主,分伤寒、火症、郁结等23门,每门分列病证,先论后方。每一病证皆分析病因、病机,确定治疗大法和方药。末附杂方、小儿科及女科等,其中女科内容,多系《傅青主女科》所未载者。现有二十余种清刊本。

 

《傅青主男女科》

医学丛书。清·傅山着。刊于1827年。包括《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附:产后编》。其中《傅青主女科》流传较广。各详专条。现存几十种清刊本。

 

《傅青主女科》

妇科著作。又名《女科》、《傅氏女科》、《女科摘要》、《女科仙方》。参见女科、产后编条。现有数十种清刊本。

 

傅仁宇

明代眼科医家。字允科。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祖传眼科医术。承家学,亦精治眼疾。行医三十余年,对金针拨障及钩、割、针、烙等眼科手术尤为所长。曾采摭群书,结合家传及个人临证经验,撰成《审视瑶函》(又名《眼科大全》)六卷(1644年),书中总结了明以前的眼科理论,于辨证、方药、治法等内容有颇详备,对眼科学发展影响较大。子国栋(字维藩,号复慧子)亦精眼科,曾助其编撰《审视瑶函》。

 

傅山

(1607-1684年)明末清初医家、文学家。初字青竹,后改青主,号公它、啬庐、石道人、朱衣道人等。阳曲(今属山西)人。幼习举业,年十四补博士弟子员。明崇祯九年(1636年)为提学袁继咸被诬下狱事伏阙讼冤,声闻天下。明亡后,居土穴中,奉母,坚不仕清。博通经史百家,工诗文、书法、绘画,兼精岐黄术,且家有禁方,求医者盈门。传世医书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幼科》等,对后世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傅青主女科》,更是清代主要传世之妇产科专着。一说《傅青主女科》节自陈士铎《辨证录》等医书,系托名著作。但从其遗墨《医学手稿》,可知即《傅青主女科》“调经”部分。另著有《大小诸症方论》(1673年),据顾炎武序(1673年)称“予友傅青主先生手著女科一卷、《小儿科》一卷、《男科杂症》一卷”,可见以上医书确为傅氏所著。

 

傅滋

明代医家。字时泽,号浚川。浙江义乌人。博学多识,精于医术,谦恭而不自足。着有《医学集成》十二卷(1516年)。

 

在胸部下方。相当于横膈与骨盆之间的部分。其中脐以上部分为大腹;脐以下部分为小腹或少腹。《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腹哀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腹部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处。另说大横上2寸(《备急千金要方》);大横上3.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大横上4寸(《针灸集成》);腹正中线旁开4寸(《针方穴集》):旁开4.5寸(《针灸资生经》)。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及第八肋间动、静脉。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痢疾,消化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腹第二侧线

经穴定位线。距腹正中线2寸,为足阳明胃经经过处。分布有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各穴。

 

腹第三侧线

经穴定位线。距腹正中线3.5寸,一说作4寸。为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经过处。分布有期门、日月、腹哀、大横、腹结、府舍、冲门各穴。

 

腹第一侧线

经穴名定位线。距腹正中线0.5寸,为足少阴肾经经过处。分布有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各穴。

 

腹结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原作腹屈,一名腹结。《备急千金要方》后腹结均作正名。别名肠窟,肠屈,阳窟,肠结。属足太阴脾经。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及第十一肋间动、静脉。主治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疝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腹哭钟鸣

病名。见《济阴纲目》。即子啼。详该条。

 

腹冷痛

证名。见《丹溪心法·腹痛》。多指感受寒邪或脾胃虚冷而致的腹痛。《伤寒类证活人书·问腹痛》:“尺脉弦,肠鸣泄利而痛者,冷痛也,小建中汤主之。”《证治要诀·腹痛》:“若冷痛,用温药不效,痛愈甚,大便不甚通,当微利之,用藿香正气散,每服加肉桂、木香、枳壳各半钱,吞下来复丹……不利,则量虚实,用神保丸。”如体虚,不喜食,腹冷痛者,用养胃汤;腹痛绵绵不休,手足逆冷,脉迟而微细者,以附子理中汤加吴萸、肉桂等药。参见冷气腹痛、腹痛条。

 

腹脉法

指腹部取穴的方法。《素问·气府论》:“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脐寸一,侠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

 

腹满

证名。指腹部痞满或满胀。《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成无己谓:“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伤寒明卫生论》卷一)当辨其虚实寒热。《本经疏证》卷三:“胀满而按之痛者为实,不痛者为虚;胀满而时能减者为寒,不减者为热。厚朴生姜甘草人参汤、大建中汤、附子粳米汤,虚而寒者之治也;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厚朴七气汤、厚朴三物汤,实而热者之治也。”亦可见于臌胀、蛊胀等病。参见腹胀、鼓胀等条。

 

腹募穴

经穴分类名。与背俞穴对举,即募穴。王冰曰:“胸腹曰募,背脊曰俞。”参见募穴条。

 

腹皮

①指腹部的皮肤。《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

②中药名。大腹皮的简称。

 

腹皮绷急

证名。指腹壁皮肤有紧绷感。见《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常见于鼓胀、单腹胀等病。参见各该条目。

 

腹皮急

证名。指腹壁皮肤有紧急感。《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亦可见于内科腹胀诸病。参见肠痈、腹皮绷急、腹胀等条。

 

腹皮痛

证名。指腹部浅表皮肤痛。《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灵枢注证发微》:“邪气有余,则腹皮痛。”参见腹痛条。

 

腹皮痈

病名。指生于腹部皮里膜外之痈疮者。亦名腹痈、肚痈。出《外科大成》卷二。该病多因饮食不节,或内伤七情郁滞化火而成。初起患部仅有隐痛,后其肿渐起于皮外;亦有痛处漫肿坚硬,肉色不变者,如脉象呈迟紧者,未成脓。治疗:其体壮实者,宜用双解贵金丸下之;如体弱者则减半,无效可再服后半剂;若痛不减而加剧者,为脓将成,宜急服托里透脓汤,待痈肿色赤应指时,应急切开引流排脓外出。余治法同外痈,并参见溃疡条。

 

腹屈

经穴别名。即腹结。见该条。

 

腹上麻痹

证名。指腹部皮肤麻顽不仁。见《医学入门》卷八。多因浴后受风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源流》:“夏月洗浴后,往往露腹当风,其腠理开,邪因入皮毛,适与卫生相值,因搏击而为麻顽不仁。”宜用葱白煮食以通阳止麻。

 

腹啼

病名。即子啼。出《张氏医通》卷十。详子啼条。

 

腹通谷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名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4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4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腹痛

证名。出《素问·举痛论》。包括脘腹、胁腹、脐腹、少腹等部位。《症因脉治》卷四:“痛在胃之下,脐之四旁,毛际之上,名曰腹痛。”《医宗必读》卷八:“腹痛分为三部,脐以上痛者,为太阴脾;当脐而痛者,为少阴肾;少腹痛者,为厥阴肝及冲脉、大小肠。”《医学举要》卷三:“腹痛一证,分无形、有形。……大抵在脏者,以肝脾肾为主;在腑者,以肠胃为主。”《万病回春》卷五:“腹痛有寒、热、食、血、湿、痰、虫、虚、实九般也。”另有蓄血、症瘕等亦可引致腹痛。《景岳全书·杂证谟》:“痛有虚实,……但当察其可按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得食稍可者为虚,胀满畏食者为实;痛徐而缓、莫得其处者多虚,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为实;痛在肠脏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经络为实,不干中脏而牵连腰背,无胀无滞多虚。”《隘村医诀》卷上:“腹痛之证,有寒、有热、有死血、有食积、有湿痰、有虚、有实。若绵绵痛而无增减者,寒也;时痛时止者,热也;每痛有处,不行移者,死血也;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者,食积也;痛而小便不利者,湿痰也。其诸痛虚实,更宜详辨。痛而胀闷者多实,不胀不闭者多虚;拒按者多实,可按者为虚;喜寒者多实,喜热者多虚;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新病多壮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愈剧者多虚。”关于治疗,龚廷贤谓:“治之皆当辨其寒热虚实,随其所得之症施治。若外邪者散之,内积者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泄则调之,闭则通之,血则消之,气则顺之,虫则追之,积则消之。加以健理脾胃,调养气血,斯治之要也。”(《寿世保元·腹痛》)提示了大法。参见有关各条目。

 

腹痈

病名。指发生于腹部皮里膜外之痈疮。出《保婴撮要》卷十三。即腹皮痈。见该条。

 

腹胀

证名。出《灵枢·玉版》、《灵枢·水胀》等篇。即腹部胀大或胀满不适。《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张氏医通·胀满》:“腹胀诸证,虽属寒者多,属热者少,然世治胀,喜用辛温散气之药。……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必其人大便不紧,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口益甚,慎不可用辛温耗气之药,宜四君子去白术加木香、泽泻当归、芍药以固其气中之血。有血虚不能敛气,气散作胀,必其人烦热便燥,小便黄数,其脉浮数而弦,人迎尤甚,慎不可用苦寒伤胃之药,宜四物汤去地黄黄芪肉桂甘草、煨姜,以和其血中之气。外因六气成胀,藿香正气散;内因七情成胀,沉香降气散。忧思过度,致伤脾胃,心腹臌胀,喘促烦闷,肠鸣气走,漉漉有声,大小便不利,脉虚而涩,局方七气汤。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生姜泻心汤加木香、厚朴。(《简明医彀》主张用木香顺气汤)。脾胃不温,不能腐熟水谷而胀,附子理中汤。肾脏虚寒,不能生化脾土而胀,济生肾气丸。”对于忧思伤及心脾,腹胀兼有喘促、呕逆、肠鸣、二便不利者。可用苏子汤。它如食积、虫积等亦可致腹胀。参见有关各条。

 

腹正中线

经穴定位线。当任脉经过处。分布有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各穴。

 

腹中(疒丂)痛

证名。指腹部缓痛,或可兼见腹部轻度拘急感。多由血虚寒滞所致。《金匮要略》:“妇人怀娠,腹中(疒丂)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又:“产后腹中(疒丂)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徐忠可注曰:“(疒丂)痛者,缓缓痛也。概属客寒相阻,故以当归通血分之滞,生姜行气分之寒。然胎前责实,故当归白芍散内加茯苓泽泻,泻其水湿;此之产后大概责虚,故君之以羊肉,所谓‘形不足者,补之以味’也。”(《金匮要略论注·妇人产后病脉证治》)参见腹痛条。

 

腹中干痛

证名。指间歇性腹痛。多属虫痛。《医方考·腹痛门》:“腹中干痛有时者,虫痛也。……干痛者,不吐不泻而但痛也。”治宜驱虫止痛,用雄黄槟榔丸,或另加驱虫剂。参见虫积腹痛条。

 

腹中绞痛

证名。指腹中剧痛如绞,可伴有腹肌痉挛。

①多见于腹内脏及肠道之炎症、结石、穿孔等病证。

②伤寒劳复证候之一。见《类证活人书》卷五。指伤寒新愈,阴阳之气未和而过早房劳所致。参见劳复、阴阳易、腹痛条。

③绞肠痧主证之一。见《痧胀玉衡》。参见绞肠痧条。

 

腹中雷鸣

证名。指肠鸣音如雷鸣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参见肠鸣条。

 

腹中满痛

证名。见《伤寒明理论》卷一。指腹中胀满而痛。须分虚实、表里。《类证活人书》卷十一:“腹满时痛,是有表、得有里,仲景所以用桂枝芍药汤主之。”又:“腹满时痛,属太阴也;自利不渴者,脏寒也,当温之,宜四逆汤、理中汤也。”《伤寒补天石》卷下:“腹满不减,或按之硬而痛者,为内实,须下之,大承气汤。腹满时减,或按之可揉而软者,为内虚,宜理中汤。”参见腹痛、腹胀条。

 

腹中痛

证名。见《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即腹痛。参见该条。

 

腹中窄狭

病证名。患者自觉腹中窄狭。而影响进食。《丹溪心法》卷四:“腹中窄狭,须用苍术。若肥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湿痰流灌脏腑、不升降。燥饮用苍术、行气用香附。如瘦人自觉腹中窄狭,乃是热气熏蒸脏腑,宜黄连苍术。”《医林绳墨·腹痛》:“饮食不进,而腹中窄狭者,此症何所属也。皆因本元虚弱,肠胃空虚,不能健运,有致膈蓄稠痰,胃纳邪气,以致饮食不进,水谷不化,出纳之宫有阻,健运之司失职。治宜健脾温中之剂。如二陈汤加苍术、厚朴、干姜香附之类。又有思虑太甚,饮酒伤脾,房劳太过、腹中窄狭者,遇饮食咽嗌不下,闭塞不开,有难进退者也。大法宜以补养脾胃,而兼清气宽中之剂,如二陈汤加归、术、苍、朴、沉香、木香可也。”亦可斟酌选用平胃散、越鞠丸等方。

 

①《内经》十二脉之一。脉长超过本位而下臂的脉象。《诊家正眼》:“曰覆者,自尺部下达臂间,血有余也。”

②仲景十二脉之一。脉来头小本大。《诊家正眼》:“曰覆者,头小本大,病在表也。”

 

覆杯

病证名。系指眼目肿胀如杯的病证。《目经大成》卷二:“此证目先赤痛多泪,后睑渐肿硬,如覆一酒杯于眶上者。”详见肿胀如杯条。

 

妇女失志经闭

病证名。指由于情志不遂,心脾气结导致之经闭。《叶氏女科证治》:“妇女情欲不遂,沉思积郁,心脾气结,致伤冲任之源,而肾气日消,轻则或早或迟,重则渐成枯闭。宜服秘元煎(远志山药芡实、炒枣仁、白术茯苓、炙甘草人参、五味子、金樱子)。”

 

妇女石淋

病证名。指妇女尿中排出沙石,溺时疼痛。多因肝郁肾虚,肝郁久则化火,肾虚为热所乘,煎熬水液为石,随尿排出,而成石淋。《诸病源候论》卷四十:“淋而出石,谓之石淋。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为热所乘则成淋,肾虚则不能制石,故淋而出石,细者如麻如豆,大者亦有结如皂荚核状者,发则燥痛闷绝,石出乃歇。”治宜开郁火,补阴血,兼以导气。方用牛膝膏加郁金、山栀、生地黄、琥珀之类。治疗可参见石淋条。

 

妇人xx痃

病名。指妇女两侧腹股沟及前阴部肿痛的一种病证。相当于各种感染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炎。《妇人大全良方》指出此病“一名便痈,一名便毒。妇人xx痃,或肝经湿热下注,或郁怒损脾肝,其外症或两拗小腹肿痛,或玉门焮肿作痛,或寒热往来,憎寒壮热,其内症或小便涩滞,或腹内急痛,或小腹痞闷,或上攻两胁,或晡热重坠。若两拗小腹肿痛,肝经湿热壅滞也,用龙胆泻肝汤;玉门肿胀,肝火血虚也,用加味逍遥散。”

 

《妇人规》

妇科著作。二卷(即《景岳全书》卷三十八-三十九)。明·张介宾撰。内容共分总论、经脉、胎孕、产育、产后、带浊梦遗、乳病、子嗣、症瘕及前阴10类,依据妇女生理特点和病变规律,论述妇科诊治法则。另有《妇人规古方》一卷(即《景岳全书》第六十一卷),与本书互参。现存清刻《景岳全书》本。

 

妇人鸡爪风

病名。《古今医鉴》卷十二:“妇人鸡爪风,因月家得此,不时举发,手足挛束如鸡爪状,疼痛难伸。于左右膝眼两旁各有一小窝共四穴,俗谓之鬼眼,各灸三壮即愈。”多因产时或产后失血过多,血不养筋,复感受风寒之邪所致。症见手足痉挛如鸡爪状,头痛无汗等,宜养血祛风,调和营卫,用四物汤加柴胡、木瓜、桂枝钩藤;如有汗恶风者,治宜养血益气,调和营卫,方用八珍汤加桂枝黄芪、阿胶。

 

妇人科

古代医学分科名。自北宋以来,妇科包括在产科之中。明代医学分为十三科,妇人科为其中之一。自此产科包括在妇科之中。清代沿袭明代设科经验,仍将产科包括在妇人科之中。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参见十三科条。

 

《妇人良方》

妇科著作。又名《妇人良方大全》、《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集要》。二十四卷。宋·陈自明撰于1237年。本书整理编辑了宋以前有关妇产科的著作。分为调经、众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产难及产后等8门(薛己本多候胎门)。每门分若干病证,加以论述。反映出作者丰富的妇科理论和经验。全书共200余论,分述各病的病因、证候及治法,内容比较实用。此书后经明·薛己校注,名《校注妇人良方》,除增删了部分内容外,还逐篇附加按语及治验。现存多种明清刻本、《四库全书》本、《医学大成》本等。1949年后有点校、排印本。

 

妇人淋带

病名。指妇人患尿路感染兼有带下症。见于《景岳全书·妇人规》。多因房事失于节制,心火妄动,久则伤肾及脾,脾失健运,湿热渗注下焦,症见小便刺痛不爽,尿黄,小腹胀痛,腰痛,并带下量多、质稠或色黄。治宜清热利湿为主,方用八正散之类。

 

妇人三十六疾

三十六种妇女疾患之合称。出《千金要方》卷4。即带下三十六疾。详该条。

 

妇人水分

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卷“妇人水分篇”:“水分者,以水气上下溢于皮肤,分散四末,发为胕肿。盖肾者胃之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此病与血分治有先后耳。”简名水分。指先有肢体浮肿而后病经闭者。多因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溢于肌肤,分散经血,故先出现肢体浮肿,继而月经闭止。治宜健脾利水为主,水去肿自消,月经亦能自通。方用茯苓导水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