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肝受邪热所致的病症。《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
病证名。肝经热邪所致的痿证。肝主筋,若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木燥火生,耗伤阴血,筋失所养,致筋膜干急筋缩而挛,乃为痿软之证。《症因脉治》卷三:“肝热痿软之症,汁溢口苦,两胁攻刺作痛,筋膜干急,筋缩而挛,此《内经》肝热痿弱之症也。”治宜清肝养阴,舒筋活络等法,用清肝顺气饮、家秘肝肾丸、补肝丸、舒筋活络丹等方。参见痿、筋痿条。
证名。肝经郁热出现的证候。《素问·痿论》:“肝热者,色苍而爪枯。”“肝气热,则胆泄口苦。”《医碥·发热》:“恚怒不发,止自摧抑,则肝气不宣,郁而成热,妇人最多此证。”证见胸胁胀痛,或飧泄,面青,手足冷,太息不乐,脉沉弦。治宜清热解郁,用逍遥散。参见肝火、肝实热、肝虚热条。
病证名。因肝经郁热所致的自汗证。《证治汇补·汗病章》:“肝热自汗,口苦,多眠。”治宜清肝解郁,用逍遥散加减。参自汗条。
病名。阴囊红肿或湿痒之证候。见《外科理例》卷三。多因湿热郁结肝经而致。证见阴囊湿痒,红肿疼痛质硬,或并全身寒热,或由尿道口流出白色分泌物。治宜清热、利湿、化浊、止痒之剂。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五善之一。痈疽预后法。《外科正宗》卷一:“肝善身轻便,因烦自不烦,指头红活色,坐起觉平安。”参五善条。
病证名。肝脏伤损的疾患。或因跌扑瘀血内停,或因大怒肝气上逆所致。《脉经》卷六:“凡有所坠堕,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能下,积于左胁下则伤肝。肝伤者,其人脱肉,又卧口欲得张,时时手足青,目瞑,瞳人痛,此为肝脏伤所致也。”《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大怒气逆伤肝,肝伤,少血目暗。”参见筋极、七伤条。
病证名。痛经证型之一。见《中医妇科学讲义》。多因妇女禀赋素弱,肝肾不足,或早婚多产,房室不节,肝肾亏损,而致精亏血少,冲任不足,经行之后胞脉益虚,故经后小腹绵绵作痛,喜按,经来量少色淡,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治宜调补肝肾,方用调肝汤,或六味地黄汤加人参、麦门冬、黄芪。
生理学名词。又称乙癸同源。含义有三:
①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生,故肝阴和肾阴相互滋养,肝肾相生。
②肝和肾均内藏相火,相火源于命门。
③肝和肾虚实密切相关,相互制约,治疗上多兼顾二脏。《医宗必读》:“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北方之水,无实不可泻,泻肝即所以泻肾。”
生理学名词。指肝和肾可相互滋养。肝藏血,主疏泄;肾藏精,主封藏,精和血可相互滋生和转化。血的化生有赖于肾气温煦,肾气充盛有赖于血的滋养,故称肝肾相生。
病证名。指肝肾亏损,小便不利所致的小腹胀。多因肝肾不足,气化无权所致。证见腰软作痛,痛连季胁,小便常涩,气怯消瘦,小腹胀冷。治宜补益肝肾,腰软常痛,以大造丸溶化龟鹿二仙胶为丸;小便常涩,小腹胀冷,用金匮肾气丸;真阴虚,脉数内热者,用家秘肝肾丸(《症因脉治》卷三)。参见腹胀、内伤腹胀条。
病证名。由肝肾亏损所致的水肿。若肝肾真阳不足,证见腹冷足冷,小便不利,或小腹肿,腰痛,渐至肿及遍身,面色黑黄,脉弦迟;若肝肾真阴不足,小水亦不利,脉细数。治宜选用金匮肾气丸、河车丸、人参固本丸、家秘肝肾丸等方(《症因脉治》卷三)。参见身肿、水肿条。
病证名。经漏证型之一。多因先天不足,或因早婚、多产、房室不节等,耗伤精血,以致肝肾阴虚,阴虚生热,热伤冲任,虚火妄动,精血不守,而成经漏,症见经血时多时少,淋沥不断,血色鲜红,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颧红或五心烦热等。治宜滋补肝肾,清热固冲。方用清海丸,或用两地汤加海螵蛸、煅牡蛎。
生理学名词。指肝行气部位在左。《素问·刺禁论》:“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肝气主升,左升右降,故称肝之行气部位在左为肝生于左。此指人体胸腹体表刺禁之要害,非指脏器位置,元·滑伯仁《十四经发挥》:“肝之为脏……其治在左。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胃着脊之第九椎。”
证名。肝经邪热炽盛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热则阳气盛,致心下坚满,两胁痛上小腹,忿忿如怒。气逆目眩,为血有余,即目痛,眼眦赤,生息肉,阳毒所致,悒悒先寒而后热,颈直背强,筋急不得屈伸。”治宜泻肝清热为主。用龙胆泻肝汤、泻青丸等方。
证名。肝脏邪气盛实出现的证候。多属肝经气郁火旺。《圣济总录·肝脏门》:“肝实之状,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或引小腹,忿忿如怒,头目眩痛,目眦赤生息肉是也。”《本草经疏》:“肝实之证,善怒,怒则气上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善太息,忽忽不乐,胁痛,呕血,属肝气逆、肝火盛、肝血虚;发搐,属肝家邪热,热则生风,风主掉眩故也。口赤肿痛,属血热。”方用犀角地黄汤、羚羊角散、甘菊花散等方。参见肝病、肝实热、肝火等条。
病名。五脏水肿病之一。《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肝水者 ,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时时津液微生,小便续通。”因水气凌肝,肝失疏泄所致。参见水肿条。
脉学名词。指肝脏的死脉。《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脉学名词。指肝之真脏脉。其脉象浮取则弱,沉取则如绳索,应手即去,不能复来,或曲如蛇行。《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肝病见此脉象为脏气已绝,预后不佳。
病名。五脏虚损之一,又称损肝。因怒气伤肝所致筋缓不收的病证。《难经·十四难》:“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难经正义》:“肝藏血而主怒,怒则伤肝,肝损者宜缓其中,即经所谓‘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之义。”《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损肝伤筋,筋缓不收。急当缓中,宜牛膝丸、八味丸。”参见虚损条。
生理学名词。体,实体;用,功能。指肝脏实体属阴而其功能属阳。肝藏血,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脏,易动风化火,故功能属阳。《临证指南医案·肝风》:“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
生理学名词。见《临证指南医案·郁》。肝为风木之脏,其性刚强,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故称之。
生理学名词,泪为肝液所化,出于目,肝开窍于目,故称肝为泪。出《素问·宣明五气》。参五脏化液条。
证名。即筋痿。《医宗必读·痿》:“肝痿者,筋痿也。”详见筋痿条。
病证名。又称肝气犯胃。指肝失疏泄,胃失和降的病证。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或寒邪内犯肝胃所致。有寒证、热证之分。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以脘胁胀痛,吞酸嘈杂,舌红苔黄为主症,属热;寒邪内犯肝胃,以巅顶痛,吐涎沫,舌淡苔白滑为主症。治宜调和肝胃。
病证名。情志郁结,肝气犯胃所致的胃痛。见《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类证治裁·胃脘痛》:“因肝乘胃而脘痛者,气冲胁胀,当辛酸制木,吴萸、白芍、青皮、木瓜、厚朴、延胡、金橘。”
解剖结构名。指肝的系带。《灵枢·论勇》:“肝系缓,其胆不满而纵。”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医学入门·痫》:“肝痫,面青摇头,喜惊,作鸡鸣状。”《景岳全书》卷四十一::“面青唇青,两眼上窜,手足挛掣反折,其声如犬者曰肝痫。”《医林绳墨》卷六谓肝痫因怒不得宣越所致。证见痰涎壅盛,口多喊叫,面青目瞪,右胁作疼而中气作闷。参见痫、五脏痫条。
病因学名词。五脏病邪之一。《灵枢·五邪》:“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素问·气交变大论》:“肝木受邪。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痛眦疡,耳无所闻。”《难经·十难》:“心脉急甚者,肝邪于心也。”
病证名。怒伤肝经,肝木克脾土所致的泄泻。《医学入门·泄泻》:“肝虚忿怒所伤,木克脾土,门户不束,厥而面青,当归厚朴汤,或熟料五积散去麻黄,汗多者,黄芪建中汤。”参见七情泻、气泻条。
病证名。指心脘部疼痛连及胁肋部亦痛的病证。《灵枢·厥病》:“厥心痛: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歧骨陷处痛,名心痛。……连胁,名肝心痛。”《张氏医通·诸痛门》:“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分。”治宜疏肝活血,用金铃子散等方。参见厥心痛、心痛条。
证名。素体阳虚,肝脏亏损呈现的证候。《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虚寒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肝胆经虚实寒热证治》:“肝虚寒,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四肢冷,发抢心腹痛,目视(目巟)(目巟),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治宜补肝,参以温通,用补肝汤、补肝细辛散、防风补煎、加减六君子汤等方。
证名,肝虚所致自汗证。见《中国医学大辞典》。《杂病源流犀烛·诸汗源流》:“由肝虚而汗,则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汤。”
病证名。系指因肝虚引起的目视昏暗不清证候。为多种内障眼疾常见之候。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治宜养肝明目,用补肝散加减。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即肝虚雀目内障。详该条。
病名。系指入暮则视物不清,天晓复明,眼干涩羞明,频频眨动。失治可致黑睛萎软糜烂,甚则溃破而成蟹睛的病证。相当于今之维生素甲缺乏性眼病。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亦作肝虚雀目。多因后天失养,脾失健运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杀虫消疳,用肥儿丸或猪肝散加减。
证名。《杂病源流犀烛·虚损痨瘵源流》:“肝热,按至肌肉之下骨之上乃得,肝主筋也,寅卯时尤甚。必兼多怒多惊,便难,转筋挛急,四肢困热,满闷,筋痿不能起,头痛,耳聋,……冒眩,多瘛。”治宜养肝清热,用柴胡饮子等方。
病证名。因肝气虚或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的胁痛。《医学入门·胁痛》:“虚者,肝血虚也,痛则悠悠不止,耳目(目巟)瞆,善恐如人将捕,五物汤加柴胡梢,或五积散去麻黄加青木香、青皮。”《金匮翼·肝虚胁痛》:“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其症胁下筋急,不得太息,目昏不明,爪枯色青,遇劳即甚,或忍饥即发者是也,滑氏补肝散。”《医钞类编·胁痛门》:“肝气不足,两胁下痛,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冷,心腹痛,目不明了,爪甲枯,口面青,宜补肝汤。”
证名。肝虚出现的证候。《脉经》卷二:“肝虚,……病苦胁下坚,寒热,腹满,不欲饮食,腹胀,悒悒不乐,妇人月经不利,腰腹痛。”《圣济总录》卷四十一:“肝虚之状,其病面青,善诘善怒,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不欲饮食,悒悒不乐,恐惕如人将捕之。”《本草经疏》载肝虚十证:胸胁痛,属肝血虚,肝气实,因而上逆;转筋,属血虚;目光短,属肝血虚,及肾水真阴不足;目昏,属肝血虚有热,兼肾水真阴不足;目翳,属肝热,兼肾水不足;亡血过多,角弓反张,属肝血虚有热;少腹连阴作痛,按之则之,属足厥阴经血虚;偏头痛,属血虚,肝家有热,不急治之,久必损目;目黑暗眩晕,属血虚,兼肾水真阴不足;肥气属气血两虚,肝气不和,逆气与瘀血相并而成。
生理学名词。指肝脏所藏之血。具有调节全身各部分血量,制约肝阳偏亢,维持肝脏各方面功能的作用。肝血不足可出现血虚,两目干涩昏花,筋脉拘急,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
病证名。又称肝血不足。指肝藏血不足的证候。肝主藏血,脾肾亏虚,生化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肝血虚。临床表现以筋脉、爪甲、两目、肌肤等失血濡养以及全身血虚症状为主,兼有虚烦多梦,易惊善恐,月经不调等症。治宜养肝补血。
生理学名词。肝的阳气。主升发疏泄。与肝阴相对而言。参肝阴条。
病证名。肝阳亢盛则热,热极则动风化火,为肝阳上亢之重证。参肝火条。
病证名。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本虚标实证。多因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苦咽干,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
病证名。肝阳上扰所致的头痛。《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证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治宜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医醇剩义·诸痛》:“因于火者,肝阳上升,头痛如劈,筋脉掣起,痛连目珠。”治当壮水柔肝,以熄风火,用羚羊角汤、龙胆泻肝汤等方。常见于高血压病、血管性头痛等疾患。参见头痛条。
病证名。因情志不舒,烦劳过度,肝阴暗耗,以致肝阳上僭引起的眩晕。证见时时头晕头痛、睡眠不宁,容易激动,脉弦。治宜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肝阴偏虚者,心烦少寐,舌红少苔,宜滋养肝肾之阴,用二至丸、杞菊地黄丸。见于高血压等疾病。
病证名。因肝病而致遗精的病证。《医宗必读》卷九:“肝病而遗者,色青而筋痿。”《张氏医通》载“肝热胆寒”遗精,治用温胆汤加人参、茯神、枣仁、莲肉。参见遗精、五脏遗精条。
生理学名词。指肝的阴血和阴液。肝阴与肝阳相互为用,相互制约,保持阴阳的协调。如肝气太过,肝阳偏亢,可以耗伤肝阴;而肝阴不足,则可以引起肝阳上亢。肝阴不足,可出现一系列症状,详肝阴虚条。
病证名。又称肝阴不足。指肝脏阴液亏虚的证候。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致。症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或手足蠕动,经闭经少等。治宜滋阴养肝为主。肝阴虚不能潜阳,多致肝阳上亢或虚风内动。参肝阳上亢,虚风内动条。
病名。痈疽之发于期门穴处者。《素问·大奇论》:“肝雍,两胁满,卧则惊,不得小便。”多因肝经积湿热,郁结成痰蕴蒸而成。初起于期门穴处隐隐作痛,局部微肿,继则痛引胁肋,按之疼痛明显,侧卧、咳嗽或便溺时疼痛加剧,全身反应常常恶寒发热,脉见弦数有力。重则证见局部肿痛增剧,胁肋胀满加重,身热不退。若失治或不治,则见脓肿破溃,或脓从咳吐而出,或脓血由大便而泻。其脓多呈咖啡色而带臭秽之气味。治宜清热解毒,疏肝宣郁,化痰泻火之剂。可随证选用柴胡清肝汤、黄连解毒汤、化肝清毒汤、宣郁化毒汤,或疏肝涤痰汤之类。若脓已成,则于上方之中佐以排除脓毒之品。外治可参见肠痈、肺痈条。确诊后可按病情施手术治疗。本病相当于肝脓疡,或肝包虫囊肿病,或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等病之一。
病证名。指肝气壅滞的病证。《素问·大奇论》:“肝壅,两胠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经穴名。出《灵枢·背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肝之背俞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第九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主治黄疸,胁痛,胃痛,吐血,衄血,眩晕,夜盲,目赤痛,青光眼,癫狂,痫症,脊背痛,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病证名。肝气郁结之证。多由情志抑郁,气机阻滞所致。《赤水玄珠》卷十一:“肝郁者,两胁微膨,嗳气连连有声。”治宜疏肝解郁,用柴胡、白芍、香附、青皮、川芎等药,逍遥散等方。参见五脏郁证条。
病证名。见《诊余集·黄疸》。证见忽然呕吐,发热,遍体疼痛,热退则面目俱黄。治宜疏肝理气,健脾利湿。参见黄疸有关各条。
病名。见《中医妇科学讲义》。经行先后无定期证型之一。肝司血海而主疏泄,喜条达。若愤怒伤肝,精神抑郁,使肝气逆乱,血海蓄溢失常而经期先后不定。症见经期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稠粘,行而不畅,抑郁不乐,时欲叹息,胸乳胀痛不舒。治宜舒肝解郁,方用逍遥散、柴胡舒肝汤等。
病证名。经行先期证型之一。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多因情志抑郁,恚怒伤肝,肝郁化热,热迫血行,故经行先期,血色紫红,经量或多或少,或有瘀块,经前乳房、两胁和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为治;方用丹栀逍遥散。
病证名。指肝气郁结导致的脾虚证候。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疏泄不利,脾气亦因之运化失职,出现以消化功能减弱为主的证候,如食少纳呆,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治宜健脾疏肝,以健脾为主。
证名。肝气郁结所致的胁痛。多由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阻络痹所致。《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两胁骨疼痛,筋脉拘急,腰脚重滞者是也。”甚则胁痛难忍,或见胁腋牵痛,烦躁易怒等。肝郁日久则易化火。治宜解郁理气,兼以清泄郁火,用枳壳煮散、金铃子散、调肝散、小龙荟丸等方。参见肝气胁痛、肝火胁痛条。
生理学名词。酸入肝经,有补肝作用,故肝喜酸。出《素问·五脏生成》。《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病证名。目赤羞明肿痛之急症。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多因肝经风邪积热郁结而成,证见一目或两目赤肿疼痛,羞明怕光,眼泪溢流难睁,或忽生翳膜。治宜祛风清热,明目泻肝之剂,方用洗肝散加龙胆草;风热重者,宜清热祛风,用密蒙花散加减。外用可选点眼药水。
病证名。体虚风邪入中于肝的症候。亦称肝中风。《太平圣惠方·治肝脏中风诸方》:“夫肝中风者,是体虚之人,腠理开疏,肝气不足,风邪所伤也。”证见筋脉拘挛,手足不收,坐踞不得,胸背强直,两胁胀满,目眩心烦,言语謇涩。参见肝中风条。
①病证名。因寒气上逆伤肝或怒气伤肝所致胁下少腹胀满或痛之证。《灵枢·胀论》:“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小腹。”《医醇剩义·胀》:“寒气上逆,则两气相积,而肝木怒张,胁下乃肝木之本位,痛引小腹,则壅极而决矣。当疏肝化浊,青阳汤主之。”《金匮翼·胀满诸论》:“肝胀,怒动肝火,逆于中焦,其症口苦脉弦,胁及小腹胀满或痛,发则身热气逆是也。”参见胀病条。
②指目睛无故脱出的怪疾。《增广验方新编·目部》:“眼珠无故涌出垂下,大便下血,亦有不便血者,名曰肝胀。羌活煎浓汤,乘热先熏后服,即入。或用羌活烧烟熏之,更妙。”
病名。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肝蒸,眼黑。”详见二十三蒸条。
生理学名词。指怒为肝志。肝为将军之官,其气易急,实则易怒;又主藏血,血有余则易怒,故肝志怒。肝之气血过盛则怒,虚则恐。怒伤肝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在志为怒,怒伤肝。”《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病名。风邪入中于肝经而致的症候。又名肝脏中风。证见头目瞤动,胁痛,常枢偻不行,或踞坐不得低头等。《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肝中风,但踞坐不得低头。若绕两目连额色微有青,唇青面黄者可治,急灸肝俞百壮。”
证名。肝受寒邪所致的病证。《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肝中寒之状,其人洒洒恶寒,翕翕发热,熏然面赤,(执^水)(执^水)如有汗,胸中烦热,胁下挛急,足不得伸。”治宜疏肝散寒,可选用二柴胡饮、正柴胡饮、不换金正气散等方。
证名。肝脏实热的病证。见《中藏经》。证见喘满多怒,目疼,腹胀满,不嗜食,所作不定,睡中惊悸,眼赤,视不明,脉左关阴实。参见肝实热条。
生理学名词。出《灵枢·九针论》。肝主全身筋膜,与肢体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素问·六节脏象论》:“肝者……其充在筋。”《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肝之气血亏虚,筋膜失养,则筋力不健,运动不利。《素问·上古天真论》:“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筋膜病变多与肝有关。如筋痿不用,可见于肝阴不足;筋脉拘挛抽搐,可见于肝风内动。
生理学名词。指肝具有辅佐心神深思熟虑的功能。《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藏魂,魂安则能正常思考,深谋远虑,魂伤则思维迷乱,言行失常。《灵枢·本神》:“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生理学名词。肝开窍于目,其经脉连目系,上至额,与督脉会于巅。《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目的视物功能,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滋养。《素问·五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的病变往往影响及目。如肝血不足,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夜盲;肝经风热,可见目赤痒痛;肝火上炎,可见目赤生翳;肝阳上亢,则头目眩晕;肝风内动,可见目斜上视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肝主目。”
生理学名词。指肝具有升发的功能。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升发泄散。肝之升发主要表现在调畅气机与情志方面。升发不及,则气机郁结,情志抑郁;升发太过,则阳气上亢,急躁易怒。
生理学名词。肝为血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素问·五脏生成》:“故人卧血归于肝。”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
病名。胸痛时每欲蹈压,初起常喜饮热之证。或因邪气留着肝脏,气血滞而不畅所致。《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或因劳怒,气滞血瘀所致。《临证指南医案·胁痛》:“肝着,胁中痛,劳怒致伤气血。川楝子皮、炒延胡、归须、桃仁、生牡蛎、桂枝木。”或因肝虚所致。《证治准绳·杂病》:“肝着则常欲蹈压其胸。经云春脉如弦,其气不实而微,此谓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胁胀满,此肝虚而其脉证见于春如此也,宜补肝汤。”
病证名。足厥阴肝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脉经·肝足厥阴经病证》:“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病先发于肝者,头目眩,胁痛肢满。”“肝病者,必两胁下痛引小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此外尚有肝中风、肝胀、肝着、肝痹、肥气等多种病证。详参各条。
病名。嗜食甘味,肠虫侵蚀府脏所致的疾患。《诸病源候论·疳(匿^虫)候》:“人有嗜甘味多,而肠胃间诸虫,致令侵食府藏,此犹是(匿^虫)也”。“但虫因甘而动,故名之为疳也。其初患之状,手足烦疼,腰脊无力,夜卧烦躁,昏昏喜忘,嘿嘿眼涩,夜梦颠倒,饮食无味,面失颜色,喜睡,起即头眩体重,股胫酸疼。”可因虫蚀部位不同,症状各异。上食五脏,则心内懊憹。出食咽喉及齿龂,皆生疮,出黑血,齿色紫黑。下食肠胃,则下利黑血。出食肛门,则生疮烂开。胃气逆,则变呕哕。急者数日便死。缓者,正沉嘿,支节疼重,食饮减少,面无颜色,至数年,上食口齿生疮,下至肛门伤烂乃死。《太平圣惠方》卷六十:“疳(匿^虫),令人下部痒,腰脊挛急也。”治宜燥湿杀虫,用苦参汤等方。或谓疳(匿^虫)即疳湿,一说指鼻疳,《婴童百问》将疳(匿^虫)作为是肺疳的又名。参见湿(匿^虫)、鼻疳、肺疳等条。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有疳(匿^虫)牙龈、臭烂多脓、唇颊穿。”即指齿龈初起肿痛,继之腐溃流脓,甚则穿破唇颊。多由阳明胃火炽盛上炎所致。治宜清胃泻火,解毒排脓。方选清胃散、玉女煎、托里排脓汤等。外用清咽利喉散吹喉。
病证名。又称疳证、疳疾、疳积。是一种慢性营养障碍性疾病。好发于幼弱小儿。临床上以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青筋,精神萎靡为特征。《小儿药证直诀》:“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或因乳食失调,甘肥无节所致。本证病变的关键在脾胃。多见于营养不良或慢性消化不良和小儿结核病、寄生虫病及其他慢性传染病的损害。病因复杂,名目繁多。较常见的,如以五脏分类及病因病理命名的有心疳、肝疳、脾疳、肺疳、肾疳、疳痨、蛔疳等。以症状命名的有疳热、疳渴、疳泻、疳痢、疳肿胀、疳黄等;以病变部位命名的有脑疳、眼疳、口疳、牙疳、脊疳、鼻疳等。详见各条。
病名。即鼻疳疮。《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匿^虫)鼻之状,鼻下两边赤,发时微有疮而痒是也……亦名疳鼻。”参见鼻疮条。
见《明医指掌》。即疳。详该条。
病名。即小儿疳眼。见《眼科临症笔记》。详参小儿疳眼条。
疳疾病因病理。出《太平圣惠方》。古人认为小儿疳疾皆由乳哺不调,寒温失节而使腹内生虫所致。若久而不愈,则肌体黄瘦,下利不止。治宜服驱虫药,虫去则疳气渐退。
病名。即鼻疳疮。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六。小儿多患,以鼻下两旁生疮,赤痒,或连唇生疮,渗液浸淫糜烂为主。详参鼻疳疮条。
病名。《济阴纲目》卷七:“因月后便行房,致成湛浊(指月经断续不止),伏流阴道,疳疮遂生,瘙痒无时。生用胡椒、葱白作汤,一日两三度淋洗,却后服药:黄芪、菟丝子、沙苑蒺藜、黑牵牛、赤石脂、龙骨,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一说指下疳(见《外科大成》卷二)。详见该条。
病名。即小儿疳眼。《原机启微》:“小儿易饥而渴,瘦瘠,腹胀下利,作(斯^言)(斯^言)声,目病生翳,睫闭不开,眵泪如糊,久而流脓,俗谓之疳毒眼。”参见小儿疳眼条。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小儿疳疾腹大而青筋暴露。多因食物过饱,伤及脾胃,以致气机失运,经脉瘀阻所致。治宜先消除积滞,舒畅气机,用三棱散;继用消积丸以健脾理气。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指小儿久患疳疾,颈椎骨软弱,以致头不能抬起。为精气大亏之候。
病证名。指小儿疳疾兼有发黄。症见身黄浮肿,状似黄疸,但目不黄,伴有疲倦少神,时吐黄水,毛发皆直,嗜异等。由于疳疾而致中焦湿热郁蒸,脾失运化而成。亦有疳疾日久而致血虚黄肿者。治宜健脾除疳,先服茵陈五苓散,继用香砂六君子汤,以理虚和胃。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疳泻。详该条。
出《颅囟经》。即疳。详该条。
证名。指疳疾引起双目昏蒙,视物模糊。因疳热上犯于目所致。治法参见疳眼条。
病名。即疳眼、小儿疳眼。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
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指疳疾兼有口渴喜饮,饮不解渴,伴心神烦热不安等。多因胃热或津液不足所致。胃热,宜清热和胃,用小儿疳渴方(《证治准绳·幼科》:人参、干葛、黄芩、柴胡、甘草)。津液不足,宜益气生津,用清热甘露饮(《医宗金鉴》:生地黄、麦冬、石斛、知母、枇杷叶、石膏、甘草、茵陈蒿、黄芩)或生脉饮。
病证名。出《颅囟经》。一作疳劳。属肺疳重证。症见面色(白光)白,骨蒸潮热,午后两颧发赤,精神疲倦,时有干咳或咽痛,睡中盗汗等。《育婴秘诀》:“儿童十六岁以下,其病为疳;十六岁以上,其病为痨。疳、痨皆气血虚惫,乃脾胃受病之所致。”古代所称的痨,多数系指结核病。今对新生儿普遍接种卡介苗,婴幼儿结核已很少见。本症多由肺脾虚损所致。治宜益气育阴,补肺养脾,选用沙参麦冬汤及鳖甲散加减。
病证名。下利完谷,日夜无度之泄泻证。《儒门事亲》卷四:“夫病疳利,米谷不化,日夜无度,腹中雷鸣,下利完谷出。可用导水丸、禹功散。泻讫,一二日可服胃风汤。不愈,则又可与桂枝麻黄汤,发汗则愈矣。”
病证名。出《颅囟方》。指小儿疳疾合并痢疾。症见疳疾,并有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多因饮食不洁,寒温失调所致。治宜理气和血,消疳止痢,用香连丸或地榆煮浓汁煎服;久不止者,用木香丸。并参照小儿痢疾治法,根据患儿身体的强弱,病情的轻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因人制宜,分别施治。
病证名。出《普济方》。指小儿疳疾而致癖证。症见癖块潜藏于右胁下,其状如梳,触之隐痛。兼见肌肉不生,渐成羸瘦,或作潮热,肚腹渐大。治宜消疳化癖,用消食丸合消癖丸加减。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疳疾患儿耳聋,兼见阴部肿大。由疳气攻肾,肾气虚不能上充于耳所致。治宜先祛其疳气,用牵牛研末煨猪腰子服,继服六味地黄丸。
病证名。出《幼科证治准绳》。症见小儿阴囊水肿呈黄亮色,局部肿痛,小便不利,或瘙痒等。多由疳疾脾胃虚弱,水湿下注阴部所致。治宜化气利湿,用五苓散。外用蛇床子煎水淋洗。
病证名。指小儿疳疾,潮热生疮,发歇无已。治宜清热消疳,用猪肚黄连丸。
出《儒门事亲》。即疳眼。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