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 > 卷之三十七

妇人杂病诸候一(凡三十二论)

 

一、风虚劳冷候

风虚劳冷者,是人体虚劳,而受于冷也。夫人将摄顺理,则血气调和,风寒暑湿,不能为害。若劳伤血气,便致虚损,则风冷乘虚而干之,或客于经络,或入于腹内。其经络得风冷,则气血冷涩,不能自温于肌肤也。腹内得风冷,则脾胃弱,不消饮食也。随其所伤而变成病,若大肠虚者,则变下利;若风冷入于子脏,则令脏冷,致使无儿;若搏于血,则血涩壅,亦令经水不利,断绝不通。

 

二、风邪惊悸候

风邪惊悸者,是风乘于心故也。心藏神,为诸脏之主。若血气调和,则心神安定;若虚损,则心神虚弱,致风邪乘虚干之,故惊而悸动不定也。其惊悸不止,则变恍惚而忧惧。

 

三、虚汗候

人以水谷之精,化为血气津液,津液行于腠理。若劳伤损动,阳气外虚,腠理开,血气衰弱,故津液泄越,令多汗也。其虚汗不止,则变短气,柴瘦而羸瘠也。亦令血脉减损,经水痞涩,甚者闭断不通也。

 

四、中风候

中风者,虚风中于人也。风是四时八方之气,常以冬至之日,候其八方之风,从其乡来者,主长养万物;若不从其乡来,名为虚风,则害万物。人体虚者,则中之,当时虽不即发,停在肌肤,后或重伤于风,前后重沓,因体虚则发。人腑脏俞皆在背,中风多从俞入,随所中之俞而发病。

若心中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灸心俞百壮。若唇或青或白,或黄或黑,此是心坏为水,面目亭亭,时悚动者,皆不复可治,五六日而死。

若肝中风,踞坐,不得低头,若绕两目连额上色微有青,唇青而面黄者,可治,急灸肝俞百壮。若大青黑,面一黄一白者,是肝已伤,不可复治,数日而死。

若脾中风,踞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水,汗出者,可治,急灸脾俞百壮。若手足青者,不可复治。

肾中风,踞而腰痛,视胁左右,未有黄色如饼KT 大者,可治,急灸肾俞百壮。若齿黄赤,鬓发直,面土色,不可复治。

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视目下鼻上下两边下行至口,色白者,可治,急灸肺俞百壮。若色黄者,为肺已伤,化为血,而不可复治。其人当妄,掇空自拈衣,此亦数日而死。

 

五、中风口噤候

中风口噤,是体虚受风,风入颔颊夹口之筋也。手三阳之筋,结入于颔颊;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而风挟冷,乘虚而入其筋,则筋挛,故引牙关急而口噤。

 

六、角弓反张候

角弓反张,是体虚受风,风入诸阳之经也。人阴阳经络,周环于身,风邪乘虚入诸阳之经,则腰背反折,挛急如角弓之状。

 

七、偏风口候

偏风口 ,是体虚受风,风入于夹口之筋也。足阳明之筋,上夹于口,其筋偏虚,而风因乘之,使其经筋偏急不调,故令口 僻也。

 

八、贼风偏枯候

贼风偏枯,是体偏受风,风客于半身也。人有劳伤血气,半身偏虚者,风乘虚入客,为偏风也。其风邪入深,真气去,邪气独留,则为偏枯。此由血气衰损,为风所客,令血气不相周荣于肌肉,故令偏枯也。

 

九、风眩候

风眩,是体虚受风,风入于脑也。诸腑脏之精,皆上注于目;其血气与脉,并上属于脑。循脉引于目系,目系急,故令眩也。其眩不止,风邪甚者,变癫倒为癫疾。

 

十、癫狂候

癫者,卒发仆地,吐涎沫,口 ,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狂者,或言语倒错,或自高贤,或骂詈,不避亲疏,亦有自定之时。皆由血气虚,受风邪所为。人禀阴阳之气而生,风邪入并于阴则为癫,入并于阳则为狂。阴之与阳,更有虚有实,随其虚时,为邪所并则发,故发癫又发狂。

又人在胎之时,其母卒大惊动,精气并居,亦令子发癫,此则小儿而发癫者,是非关长因血气虚损,受风邪所为。

又有五癫∶一曰阳癫,二曰阴癫,三曰风癫,四曰湿癫,五曰劳癫,此盖随其感处之由又有牛、马、猪、鸡、狗之癫,皆以其癫发之时,声形状似于牛、马等,故以为名也。

俗云∶病癫人忌食六畜之肉,食者癫发之状,皆悉象之。

 

十一、风瘙痒候

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在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瘙痒也。

 

十二、风蛊候

风蛊者,由体虚受风,风在皮肤之间。其状,淫淫跃跃,若蛊物刺,一身尽痛,侵伤血气,动作如蛊毒之状,谓之风蛊。

 

十三、癞候

癞病,是贼风入百脉,伤五脏,连注骨髓俱伤,而发于外,使眉睫堕落,皮肉生疮,筋烂节断,语声嘶破。而毒风之变,冷热不同,故腠理发癞,形状亦异。

 

十四、气候

气病,是肺虚所为。肺主气,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肺。忧思恐怒,居处饮食不节,伤动肺气者,并成病。其气之病,有虚有实。其肺气实,谓之有余,则喘逆上气。其肺气虚,谓之不足,则短乏少气。而有冷有热,热则四肢烦热也,冷则手足逆冷。

 

十五、心痛候

心痛,是脏虚受风,风冷邪气乘于心也。其痛发,有死者,有不死成疹者。心为诸脏主而藏神,其正经不可伤,伤之而痛者,名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发朝死。心之支别络,为风冷所乘而痛者,故痛发乍间乍甚,而成疹也。

 

十六、心腹痛候

心腹痛者,腑脏虚弱,风邪客于其间,与真气相击,故痛。其痛随气上下,或上冲于心,或下攻于腹,故心腹痛。

 

十七、腹中痛候

腹痛者,由脏腑虚弱,风冷邪气乘之,邪气与正气相击,则腹痛也。

 

十八、小腹痛候

小腹痛者,此由胞络之间,宿有风冷,搏于血气,停结小腹。因风虚发动,与血相击,

 

十九、月水不调候

妇人月水不调,由劳伤气血,致体虚受风冷,风冷之气客于胞内,伤冲脉、任脉,损手太阳、少阴之经也。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络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此二经为表里,主上为乳汁,下为月水。然则月水是经络之余,若冷热调和,则冲脉、任脉气盛,太阳、少阴所主之血宣流,以时而下。若寒温乖适,经脉则虚,有风冷乘之,邪搏于血,或寒或温,寒则血结,温则血消,故月水乍多乍少,为不调也。

诊其脾脉,沉之而濡,浮之而虚,苦腹胀烦满,胃中有热,不嗜食,食不化,大便难,四肢苦痹,时不仁,得之房内,月事不来,来而并。

又,少阴脉涩则血不来,此为居经,三月一来。又,脉微,血气俱虚,年少者,亡血之脉也。乳子、下利为可,不尔者,此为居经,亦三月一来。又,经水一月再来者,经来时,其脉欲自如常,而反微者,不利、不汗出者,其经三月必来。

《养生方》云∶病忧恚泣哭,以令阴阳结气不和,故令月水时少时多,内热苦渴,色恶,体肌枯,身重。

 

二十、月水不利候

妇人月水不利者,由劳伤血气,致令体虚而受风冷;风冷客于胞内,损伤冲任之脉,手太阳、少阴之经故也。冲脉、任脉为经脉之海,皆起于胞内;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下为月水。风冷客于经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壅滞,故令月水来不宣利也。

诊其脉,从寸口邪入上者,名曰解脉,来至状如琴弦,苦小腹痛,经月不利,孔窍生疮。又,左手关上脉,足厥阴经也,沉为阴,阴虚者,主月经不利,腰腹痛。尺脉滑,血气实,经绝不利。又,脉左手尺来而断绝者,月水不利也。又,脉寸关调如故,而尺脉绝不至者,月经不利,当患小腹引腰绞痛,气积聚上叉胸胁。

 

二十一、月水来腹痛候

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劳伤血气,以致体虚,受风冷之气,客于胞络,损冲任之脉,手太阳、少阴之经。冲脉、任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也;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共为表里,主下为月水。其经血虚,受风冷,故月水将下之际,血气动于风冷,风冷与血气相击,故令痛也。

 

二十二、月水不断候

妇人月水不断者,由损伤经血,冲脉、任脉虚损故也。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下为月水。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制其经血,故令月水不断也。凡月水不止而合阴阳,冷气上入脏,令人身体面目痿黄,亦令绝子不产也。

 

二十三、月水不通候

妇人月水不通者,由劳损血气,致令体虚受风冷,风冷邪气客于胞内,伤损冲任之脉,并手太阳、少阴之经,致胞络内绝,血气不通故也。冲任之脉,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下为月水。风冷伤其经血,血性得温则宣流,得寒则涩闭,既为冷所结搏,血结在内,故令月水不通。

又云∶肠中鸣,则月事不来,病本于胃。所以然者,风冷干于胃气,胃气虚,不能分别水谷,使津液不生,血气不成故也。

又云∶醉以入房,则纳气竭绝,伤肝,使月事衰少不来也。所以尔者,肝藏于血,劳伤过度,血气枯竭于内也。

又,先经唾血,及吐血、下血,谓之脱血,使血枯,亦月事不来也。

又,利血,经水亦断,所以尔者,津液减耗故也。利止,津液生,其经自下。

诊其肾脉微涩,为不利者,是月水不来也。又左手关后尺内浮,为阳;阳绝者,无膀胱脉也,月事则闭。又,肝脉沉之而急,浮之亦然,时小便难,苦头眩痛,腰背痛,足为寒,时疼,月事不来,时恐,得之少之时有所堕坠也。

月水不通,久则血结于内生块,变为血瘕,亦作血症。血水相并,壅涩不宣通,脾胃虚弱,变为水肿也。所以然者,脾候身之肌肉,象于土,土主能克消于水,水血既并,脾气衰弱,不能克消,故水气流溢,浸渍肌肉,故肿满也。

 

二十四、带下候

带下者,由劳伤过度,损动经血,致令体虚受风冷,风冷入于胞络,搏其血之所成也。

冲脉、任脉为经络之海。任之为病,女子则带下。而手太阳为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心为脏,主于里,小肠为腑,主于表。此二经之血,在于妇人,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冲任之所统也。冲任之脉既起于胞内,阴阳过度,则伤胞络,故风邪乘虚而入于胞,损冲、任之经,伤太阳、少阴之血,致令胞络之间,秽液与血相兼,连带而下。冷则多白,热则多赤,故名带下。

又,带下有三门∶一曰胞门,二曰龙门,三曰玉门。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又,未嫁女亦有三病∶一者,经水初下,阴内热,或当风,或因扇得冷。二者,或因以寒水洗之得病。又三者,或见月水初下,惊恐得病,皆属带下也。

又,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发热,小腹里急痛,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此因曾经半产,瘀血在小腹不去,此疾必带下。所以知瘀血者,唇口燥,即是其证又,妇人年五十所,病但苦背痛,时时腹中痛,少食多厌。诊其脉,阳微,关尺小紧,形脉不相应,病如此,在下焦,此必带下。

又,妇人带下,六极之病,脉浮即肠鸣腹满,脉紧即腹中痛,脉数则阴中痒痛生疮,脉弦即阴疼掣痛。

 

二十五、带五色俱下候

带下病者,由劳伤血气,损动冲脉、任脉,致令其血与秽液兼带而下也。冲任之脉,为经脉之海。经血之行,内荣五脏,五脏之色,随脏不同。伤损经血,或冷或热,而五脏俱虚损者,故其色随秽液而下,为带五色俱下。

 

二十六、带下青候

此由劳伤血气,损动冲脉、任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主下为月水。若经脉伤损,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则与秽液相兼而成带下。然五脏皆禀血气,其色则随脏而不同。肝脏之色青,带下青者,是肝脏虚损,故带下而挟青色。

 

二十七、带下黄候

劳伤血气,损动冲脉、任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主下为月水。若经脉伤损,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则血与秽液相兼而成带下。然五脏皆禀血气,其色则随脏不同。脾脏之色黄,带下黄者,是脾脏虚损,故带下而挟黄色。

 

二十八、带下赤候

劳伤血气,损动冲脉、任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主下为月水。若经脉伤损,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则与秽液相兼而成带下。然五脏皆禀血气,其色则随脏不同。心脏之色赤,带下赤者,是心脏虚损,故带下而挟赤色。

 

二十九、带下白候

劳伤血气,损动冲脉、任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主下为月水。若经脉伤损,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则血与秽液相兼而成带下。然五脏皆禀血气,其色则随脏不同。肺脏之色白,带下白者,肺脏虚损,故带下而挟白色也。

 

三十、带下黑候

劳伤血气,损动冲脉、任脉。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也,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主下为月水。若经脉伤损,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经血,则血与秽液相兼而成带下。然五脏皆禀血气,其色则随脏不同。肾脏之色黑,带下黑者,是肾脏虚损,故带下而挟黑色也。

 

三十一、带下月水不利候

带下之病,由劳伤血气,损动冲脉、任脉。冲任之脉,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经血伤损,故血与秽液相兼而成带下。带下输泻则脏虚,而重被风冷乘之,入伤手太阳、少阴之经,则使月水不利。所以尔者,手太阳小肠之经也,为腑、主表,手少阴心之经也,为脏、主里,此二经共合,其经血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血性得寒则涩,既为风冷所乘,故带下而血涩,所以月水不利也。

 

三十二、带下月水不通候

带下之病,由劳伤血气,损动冲脉、任脉。冲脉、任脉起于胞内,为经脉之海。经血伤损,故血与秽液相兼而成带下。带下输泻则脏虚,而重被风冷乘之,入伤手太阳、少阴之经,则使月水不通。所以尔者,手太阳小肠之经也,为腑、主表;手少阴心之经也,为脏、主里,此二经共合,其经血上为乳汁,下为月水;血性得寒则涩,既为风冷所乘,冷气沉积,故血结壅,所以带下月水不通。凡月水不通,血结积聚,变成血瘕。血瘕亦变面目浮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