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韩氏妇科流派是全国首批 64 家中医流派传 承工作室之一, 现已五代相传, 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 结合的代表。韩氏传人在中医妇科领域苦心钻研数 年,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治思路, 对妊娠恶阻的治疗更 是匠心独具, 疗效斐然。 有关恶阻的记载, 最早见于《金匮要略·妇人妊 娠病脉证并治》 , 曰 : “妇人得平脉, 阴脉小弱, 其人渴 ( 《金匮要略心典》 解此处 “渴” 作 “呕” ) , 不能食, 无寒 热, 名妊娠, 桂枝汤主之 ” 。《诸病源候论·恶阻候》 首 次提出恶阻病名, 并指出 : “此由妇人元本虚羸, 气血 不足, 肾气又弱, 兼当风饮冷太过, 新下有痰水夹之, 而 有娠也。 ” 明确提出素体不足, 又感受风冷兼之有孕为 本病的主要原因 。《妇人大全良方》 谓 : “妊娠呕吐恶 食, 体倦嗜卧, 此胃气虚而恶阻也 。 ” 《景岳全书·妇人 规》 又指出 : “凡恶阻多由胃虚气滞, 然亦有素本不虚, 而忽受胎妊, 则冲任上壅, 气不下行, 故为呕逆等症。 ” 1 病位在脾胃, 与肝有关 妊娠恶阻多由胃虚、 脾虚痰湿、 肝热为病 [1 ] 。患者 平素胃气虚弱, 受孕以后, 气血养胎, 冲脉气盛, 其气随 阳明经上逆, 胃气不降, 反逆作呕 。《古今医鉴·妊 娠》 曰 : “妊娠恶阻病……谓妇人有孕恶心, 阻其饮食 也, 由胃气怯弱。 ” 若平素性躁多火, 肝血愈虚, 肝阳偏 亢, 肝胃遇热, 受孕之后, 阴血养胎, 肝火夹冲脉之气上 逆, 故令呕吐 。《沈氏女科辑要·恶阻》 云 : “呕吐皆肝 气上逆, 纵无怒气激动, 其病亦本于肝。 ” 而脾气素虚 者, 运化失常, 湿浊不化, 痰饮停留, 孕后冲脉气盛, 挟 痰饮上逆, 则令呕吐 。《秘传证治要诀·妇人门》 云: “其人宿有痰饮, 血壅遏而不行, 故饮随气上。 ” 沈尧封 言 : “呕吐不外肝胃病……水谷之精微不能上蒸为气 血, 凝聚为痰饮, 窒塞胃口, 所以食入即吐, 此为胃病。 又妇人既妊, 则精血养胎, 无以摄纳肝阳, 而肝阳易升, 肝之经脉夹胃, 肝阳过升, 则饮食自不能下胃, 此乃肝 病也 [2 ] 。 ” 2 脏腑辨证为主, 勿忘固护气阴 有关于恶阻病的治疗, 陈自明在《妇人大全良 方·妊娠门 》 : “不拘初妊, 但疾苦有轻重耳。轻者, 不 服药亦不妨; 重者需以药疗之。 ” 本病的治疗应当分轻 重缓急, 轻者不需药物, 只需生活调理, 而重者则应当 采用药物治疗。 2. 1 从脏腑论治 2. 1. 1 从胃论治 胃, 脾之腑, 为水谷之海, 与脾相表 里。胃, 人之根本, 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妇人受妊 娠之后, 经血停闭, 胎元初凝, 血聚冲任以养胎, 冲脉气 盛, 而冲脉起于胞宫隶于阳明。若素体脾胃虚弱, 失于 和降, 冲气挟胃气上逆, 故致恶心呕吐。治疗以健脾和 胃, 降逆止呕, 治病安胎为大法。 2. 1. 2 从肝论治 《傅青主女科·女科下卷》 言 : “妇 人怀娠之后, 恶心呕吐, 思酸解渴, 见食憎恶, 困倦欲 卧, 人皆曰妊娠恶阻也, 谁知是肝血太燥乎! ……而肝 为肾之子, 日食母气以舒, 一日无津液之养, 则肝气迫 索, 而肾水不能应, 则肝益急, 肝急则火动而逆也。肝 气既逆, 是以呕吐恶心之症生焉。 ” 韩氏提出的“肝主 冲任” 与其理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若精神抑郁, 肝 气不舒, 冲气上逆, 郁久化热, 火热之邪迫于脾胃, 肝胃 积热, 则令人呕吐酸苦不止。在治疗上以清肝和胃, 降 逆止呕为法。 2. 1. 3 从脾论治 “恶阻者, 妇人有孕, 恶心阻其饮 食是也。……, 盖其人宿有痰饮, 血壅遏而不行, 故饮 随气上致呕” 。韩氏认为妊娠恶阻病, 可由脾胃怯弱, 中脘停痰所致。脾胃虚弱, 运化失职, 中焦停饮, 孕期 阴血养胎, 脾气愈虚, 冲气夹痰饮上逆, 则呕吐痰涎, 胸 闷不思饮食。治以祛湿为主, 兼以健脾, 脾气健旺, 则 水湿得运, 诸症消除。但用药时需掌握中病即止的原 则, 以免燥湿药太过而损伤胎元 [3 ] 。 2. 2 以固护气阴为要 呕易伤气, 吐易伤阴, 呕吐过频过久, 则损伤脾胃、 损耗阴液, 致木郁土虚或水不涵木。若肝阴不足, 则肝气迫素, 甚则火动上逆加重呕吐。若肾阴虚则肝愈急, 肝气急, 则呕吐愈甚。若胃阴不足, 则胃失所润, 上逆 而呕。如此, 因果互患, 可致津燥液涸, 直至无阴而作 呕, 甚至出现阴液亏损、 精气耗散之重证。气阴两虚是 本病的危重之象, 必须及早治疗, 促其早存得一份阴 液, 早获得一份生机。在治疗上应气阴双补, 安胎止 呕。 2. 3 衷中参西, 相辅相成 韩氏认为本病也应中西医并重, 特别是在气阴两 虚证中, 极个别患者也可因剧吐导致维生素、 电解质紊 乱、 酸碱失衡等, 在中药治疗同时, 应及时补充大量维 生素; 静脉补充足量的葡萄糖及液体, 纠正失水、 代谢 性酸中毒; 纠正低钾血症时, 补充钾应先快后慢; 营养 不良者, 静脉补充必需氨基酸, 以供体内合成蛋白质, 必要时可输脂肪乳制剂。 3 用药特点 在韩氏学术思想指导下辨证施治, 以祛病安胎并 举为大的原则, 同时在用药上也遵循孕期 “有故无殒, 亦无殒 ” “中病即止” 的原则 [4 ] 。韩氏治疗妊娠恶阻用 药更具独特性, 根据孕产期的生理特征认为产前勿热, 产后勿凉。善用姜竹茹、 芦根、 陈皮、 麦冬、 黄芩滋阴清 热, 降逆止呕, 亦取半夏醒脾和胃, 降逆止呕之效, 妙用 大黄通腑气, 降逆止呕。 3. 1 香砂六君子汤 ( 《名医方论》 ) 加减 方药组成: 人参、 白术、 茯苓、 姜半夏、 陈皮、 木香、 砂仁、 甘草。 适应证: 适应于胃虚型妊娠恶阻。 加减: 若脾胃虚寒者, 酌加丁香、 白豆蔻以增强温 中降逆之功; 有热而口干便秘者, 减去木香、 砂仁辛燥 伤阴之品, 加黄芩、 竹茹清热降逆止呕, 加玉竹、 麦冬、 石斛、 胡麻仁养阴润肠通便; 胸中痞闷者, 加瓜蒌、 枳壳 以理气行滞; 阴血虚者, 加当归、 白芍以敛阴补血安胎。 3. 2 清热止呕汤 ( 《百灵妇科》 ) 加减 方药组成: 竹茹、 陈皮、 枳实、 茯苓、 麦冬、 芦根、 黄 芩。 适应证: 适应于肝热型妊娠恶阻。 加减: 呕甚伤津者加石斛、 玉竹养阴润燥生津; 便 秘者加火麻仁、 郁李仁润肠通便或少量大黄以清热降 逆止呕; 若见胃虚者加白术、 人参以健脾益气; 若见夹 痰者加半夏、 胆南星化痰止呕。 此证亦可用温胆汤去甘草, 加栀子、 石斛以助清 热, 瓜蒌宣通气机。 3. 3 二陈汤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加减 方药组成: 半夏、 橘红、 茯苓、 炙甘草、 生姜、 乌梅。 适应证: 适应于脾虚痰湿型妊娠恶阻。 加减: 呕吐痰涎甚者加瓜蒌以清肺化痰; 胸闷者加 枳实、 陈皮以宽胸理气; 心中烦热者, 加黄芩、 麦冬以清 热除烦。 3. 4 生脉散( 《医学启源》 ) 合增液汤( 《温病条辨》 ) 加陈皮、 竹茹 方药组成: 人参、 麦冬、 五味子、 沙参、 生地、 陈皮、 竹茹。 适应证: 适应于气阴两虚型妊娠恶阻。 加减: 阴血亏虚加当归、 白芍、 黄芪以敛阴补血安 胎; 烦渴者加石斛、 乌梅养胃生津; 胎元不固者加桑寄 生、 杜仲固肾安胎。 4 预防调摄 饮食方面, 孕妇早期饮食应该少食多餐, 三次主餐 外, 可另加 2 ~3 餐辅食, 少食多餐, 反应过重者可适当 服用维生素 B 1 、 B 6 , 连服 7 ~10 d, 以帮助增进食欲, 减 少不适感。中药调理过程中, 可以少量频服, 或者选择 梨汁送服。本病的发生往往与精神因素有关, 患者保 持精神愉快, 心情舒畅, 切勿过怒过悲, 戒除情绪大幅 度波动。多参加娱乐活动, 多听音乐。注意休息, 保证 充足的睡眠, 每日保证 8 ~ 9 h 睡眠, 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 清新, 温度适中, 不宜过冷或过热。 5 病案举例 吕某, 女, 26 岁。2015 年 12 月 17 日经本院财务 科科长介绍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妇科门诊韩延华老师 处就诊, 现该患怀孕 3 月余, 近 1 个月出现剧烈呕吐, 米水不进, 进则即吐, 甚则呕吐酸苦水, 呈铁锈色, 曾入 院治疗 2 次, 外院诊断为: 妊娠剧吐合并酮症酸中毒, 西医药治疗数日病情不见缓解。故寻求中医药治疗。 望其患者面色无华, 舌苔微黄; 闻之语声低微, 切诊脉 细滑。自述全身乏力, 不寐多梦, 便干。中医诊为: 妊 娠恶阻; 西医诊: 妊娠剧吐合并酮症酸中毒。立健脾和 胃、 降逆止呕之法。药用: 北沙参 10 g, 麦冬 15 g, 五味 子 15 g, 竹茹 10 g, 陈皮 15 g, 茯苓 10 g, 炒山药 15 g, 砂仁10 g, 姜半夏10 g, 刺五加15 g, 大黄5 g。5 剂, 水 煎, 频服, 梨汁送下。并嘱患者注意饮食调摄, 慎起居。 服药后患者呕吐明显减轻, 可以少量进食, 睡眠好转。 知其腑气已通, 胃气将复, 继守上方去大黄, 再进 5 剂, 患者诸症消失, 基本恢复正常。 按 该患素体气血不足, 孕后精血下聚养胎, 肝血 愈加不足, 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 影响脾胃升降运化, 使胃气不降, 故呕吐酸苦。韩氏所用方药在益气养阴 的药物之中酌加健脾开胃之品, 妙用大黄通腑气, 降逆 止呕, 故如汤沃雪, 药到病除。 参考文献 [ 1] 韩延华. 中医临床家韩百灵[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83. [ 2] 严晓莹. 妊娠恶阻病历代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D]. 广州: 广 州中医药大学, 2013. [ 3] 韩延华. 韩氏女科[ M] .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5: 56 -57. [ 4] 韩延华, 韩延博. 逍遥散加减辨治妊娠四病体会[J] . 中医药信息, 1992, 9( 5) : 30 -31. [ 5] 周京晶, 苟天存. 妊娠恶阻病因病机浅述[J]. 现代中医药, 2006, 26( 2) : 【作者】 韩延华; 王雪莲; 张雪芝; 胥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