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差案
案一:王某,女,5岁。2013年4月12日初诊。
主诉纳差,不知饥,不欲饮,晚上磨牙,舌尖红,脉濡数。
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加减:陈皮4克,半夏4克,茯苓4克,焦三仙各4克,木瓜4克,炙甘草4克,黄连2克。7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4月19日二诊:食量增加一半,晚上仍磨牙,怕热,全身汗出,大便可,但不吃水果则大便干,喝水不多。脉浮弦滑,右大于左。上方加知母4克,7服,水煎服,日一剂,药后病愈。
按 二陈汤加焦三仙、木瓜,刘保和老师谓之吃饭方,常用以治疗厌食症,此法源于清代医家叶天士。吃饭方是一首和胃化湿,通降胃气的经验方。方子的主症就是患儿食欲不佳。刘保和在临床运用中常加黄连,既能清胃中之蕴热又能燥其湿邪,助胃之通降。吃饭方主治在胃,但当患儿兼加其他邪气时亦可配伍使用。
案二:王某,女,3岁。2013年4月12日初诊。
挑食,食欲差,不吃蔬菜,吃肉少。唇干而红,大便干,寐可。现发热,上午发烧到38.2℃。家长称其女经常感冒发烧。舌红,苔滑润,脉滑数。
处方:陈皮3克,半夏3克,茯苓3克,焦三仙各3克,木瓜3克,炙甘草3克,黄连3克,茵陈3克,麦芽3克,金银花3克,连翘3克,桑叶3克,菊花3克 。3服,水煎服,日一剂。
2013年4月15日二诊:服药后饭量增加,仍不吃蔬菜。药后烧退。不爱喝水,大便干。后以吃饭方加减。
2013年5月17日三诊:食欲转佳,知道主动索要饭食吃,病愈停药。
按 中医治病主要在于恢复人体之正气,佐以祛邪外出。脾胃是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只有气血充盈,运行有常,人之正气才能抵御邪气。上案中的患儿挑食、食欲差,正是由于其胃中有湿邪停滞,胃气不降而不得受纳,气血乏源,正气馁弱,才导致其频频外感。刘保和处以吃饭方,化中焦积滞,助胃气之通降,复其受纳之职;茵陈、麦芽助肝之升发,促脾之运化;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取银翘散、桑菊饮之方义,解表清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