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对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找我看病时说:“我家孩子总是不爱吃饭,体质也没有同龄孩子好,还时常拉肚子,真是让人着急。”我检查后发现孩子并无大碍,只是有些“脾不足”,于是建议他们多给孩子推推脾经。2个月后,孩子母亲告诉我,孩子现在已经吃得香、睡得好了,而且脸色也好了很多。 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意思是说,小儿时期生长旺盛、发育迅速,从脏象学说分析,此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说明肝气偏盛,也就是“肝常有余”。所谓“脾常不足”,是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小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比成人多,而脾胃功能尚未健全,若喂养不当,很容易引起脾胃疾病,如乳积、停食、疳积和痢疾等。 因此,如果发现孩子挑食、积食、厌食或容易腹泻等,可以试试推脾经,根据不同的手法,可分为补脾经和清脾经。脾经在拇指的螺纹面,补脾经时,可用左手握住孩子的手,用右手拇指在螺纹面旋推,也可以微屈孩子拇指,沿拇指桡侧面从指尖推到指根100-300次。若将孩子拇指伸直,自拇指尖螺纹面向指根方向直推,则谓“清脾经”(与补脾经的位置不同)。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特点,一般多用补法,少用清法;如果孩子出现积食等情况,也可以适当清脾经。 陶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