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影响成年人最常见的慢性免疫性 疾病, 它可以被定义为当吸入一些过敏性物质( 如 动物皮屑、 花粉) 导致鼻黏膜发生炎症, 从而出现打 喷嚏、 鼻塞、 流涕及鼻痒等症状的一种免疫性疾病。 西医常以抗组胺药物、 糖皮质激素、 变应原减免及脱 敏等疗法治疗为主。本研究从中医 “治未病” 思想出 发, 采用中药防治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2013 和 2014 年 8 月份因季节性过 敏性鼻炎在门诊诊治的患者共 62 例, 随机分为治疗 组和对照组各 31 例。其中男 27 例, 女 35 例, 年龄 27 ~57 岁, 平均年龄( 39. 66 ± 8. 21) 岁; 病程 2 ~ 14 年, 平均病程( 8. 76 ±3. 00) 年。所有患者治疗后均 随访 3 个月, 随访过程中无药物不良反应。2 组患 者年龄、 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 参照 2009 年武夷山《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 指南》 [1 ] 。有鼻痒、 鼻塞、 流涕、 打喷嚏 4 大临床症 状中2 项以上( 含2 项) , 1 d 内发作累计 >1 h; 鼻黏 膜苍白、 水肿、 肿胀充血、 鼻腔内见水样或黏液样分 泌物; 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阳性。 1. 3 纳入标准 诊断明确; 18 岁 < 年龄 <60 岁; 病程≥1 年; 症 状以秋季发作为主者; 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 1. 4 排除标准 有支气管哮喘者; 有鼻息肉、 鼻窦炎等鼻部疾病 者; 治疗前 2 周有呼吸道疾病者; 伴有其他严重内科 及精神性疾病者。 1. 5 治疗方法 1. 5. 1 治疗组 加强教育, 嘱患者适度劳逸, 合理膳食, 注意防寒保暖, 秋季避免过多户外活动; 中药口服黄芪 30 g, 防风、 白术 15 g, 辛夷、 白芷、 苍 耳子、 佩兰、 党参、 荆芥各 10 g、 细辛、 甘草各 5 g, 每 日 1 剂, 7 d 为 1 个疗程, 连续服用 6 个疗程, 2 个疗 程之间停服 3 d。 1. 5. 2 对照组 加强教育, 嘱患者适度劳逸, 合理膳食, 注意防寒保暖, 秋季避免过多户外活动。 1. 6 疗效评价方法 参照 2004 年兰州《变应性鼻炎诊治原则及推 荐方案》 [2 ] 中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标准评估临床症 状。通过喷嚏连续次数、 流涕每日擤鼻次数、 鼻塞、 鼻痒 4 方面进行评分, 分数从 0 ~ 3 分, 分数越高说 明症状越严重。分别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当年 11 月 份( 秋季) 临床症状评分。分别记录治疗前 3 个月 和随访期间发作累计时间, 分别记录治疗前 3 个月 和随访期间发作累计次数, 分别检测并计算治疗前 和治疗当年11 月份( 秋季) 患者血清总 IgE 阳性率。 1. 7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以均 数 ± 标准差( 珋 x ± s) 表示, 组内治疗前后数据比较采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F 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 检验水准 α =0. 05, 双侧检验。 2 结果 2. 1 2 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表 1 显示, 2 组患者治疗前临床各症状评分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治疗组组内治疗 当年 11 月份( 秋季) 临床各症状评分与治疗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对照组组内治疗当 年 11 月份( 秋季) 临床各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治疗 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治疗组治疗当年 11 月份( 秋季) 临床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表 1 2 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珔 x ± s, 分) 组 别 例数 症状 治疗前 秋季 治疗组 31 喷嚏 1. 06 ±0. 73 1. 32 ±0. 65 ② 流涕 0. 94 ±0. 68 1. 13 ±0. 62 ② 鼻塞 1. 00 ±0. 52 1. 13 ±0. 62 ② 鼻痒 0. 87 ±0. 50 1. 10 ±0. 60 ② 对照组 31 喷嚏 1. 29 ±0. 64 2. 23 ±0. 72 ① 流涕 1. 10 ±0. 70 2. 42 ±0. 81 ① 鼻塞 1. 06 ±0. 57 2. 29 ±0. 78 ① 鼻痒 0. 74 ±0. 58 2. 19 ±0. 65 ①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① P <0. 01; 与对照组秋季比较: ② P <0. 01 2. 2 2 组患者发作累计时间与次数比较 表 2 显示, 2 组患者治疗前发作累计时间与次 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治疗组组内 随访期间发作累计时间、 次数与治疗前 3 个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对照组组内随访期 间发作累计时间、 次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 3 个月( P <0. 01) ; 治疗组随访期间发作累计时间、 次数均显 著低于对照组( P <0. 01) 。 表 2 2 组患者发作累计时间及次数比较( 珔 x ± s)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3 个月 随访期间 累计时间 累计次数 累计时间 累计次数 治疗组 31 10. 00 ±2. 85 5. 65 ±1. 96 10. 71 ±4. 35 ② 5. 29 ±3. 30 ② 对照组 31 9. 55 ±2. 55 6. 19 ±2. 59 41. 26 ±8. 42 ① 32. 26 ±7. 59 ① 注: 本组治疗前比较: ① P <0. 01; 与对照组随访期间比较: ② P <0. 01 2. 3 2 组患者血清总 IgE 阳性率比较 表 3 显示, 2 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总 IgE 阳性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治疗组组内治 疗当年 11 月份( 秋季) 血清总 IgE 阳性率与治疗前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对照组组内治 疗当年 11 月份( 秋季) 血清总 IgE 阳性率显著高于 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治疗组治疗 当年 11 月份( 秋季) 血清总 IgE 阳性率显著低于对 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3 讨论 过敏性鼻炎是由 IgE 介导、 针对环境过敏原的 鼻黏膜炎性反应, 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涕、 鼻塞、 鼻痒、 喷嚏等症状。全球发病率为 10% ~25% [3 ] , 在美国 排名为最常见慢性病的第五位 [4 ] , 是美国儿童最常 见的慢性病 [5 ] 。过敏性鼻炎可根据以下方面进行 分类: ( 1) 暴露于触发变应原的时间分配方式, 如季 节性( 如花粉) 、 常年性( 如尘螨) 或偶发性( 环境暴 露通常不在病人经常暴露的环境, 如拜访养有宠物 的家庭) ; ( 2) 症状的频率; ( 3) 症状的严重程度 [6 ] 。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在欧洲发病率约为 23% [7 ] , 其可 以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并随着病程延长, 可以降低身 体和心理能力以及影响心情。 表 3 2 组患者血清总 IgE 阳性率比较[例( %) ]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秋季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治疗组 31 3( 9. 68) 28 10( 32. 26) ② 21 对照组 31 4( 12. 90) 27 22( 70. 97) ① 9 注: 本组治疗前比较: ① P <0. 01; 与对照组秋季比较: ② P <0. 01 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 范畴, 在《素问 · 脉解论》 中说到 : “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 ……故头痛鼻鼽腹肿也 。 ” 《素问玄机原病式》 里面 有提到 “鼽者, 鼻出清涕也” 。肺主气, 司呼吸, 肺开 窍于鼻, 因此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 肺在体合皮, 其华在毛, 因此肺气虚则腠理松, 卫表不固, 风寒邪 气易乘虚而入。肺感受风寒邪气, 肺气失宣, 津液停 聚, 鼻窍不通而导致鼻鼽 。《诸病源候论 》 : “肺气通 于鼻, 其脏有冷, 冷透气入乘于鼻, 故使津液不能自收。 ” 而肺失宣降则津液停聚于鼻内 [8 ] , 鼻黏膜现苍 白、 肿胀, 因此过敏性鼻炎病机表现为虚实夹杂 [9 ] , 肺气虚寒。中医 “治未病” 思想强调未病先防, 既病 防变。因此, 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未发作、 症状不严 重的时候, 采取各种防治措施可有效减轻季节性过 敏性鼻炎发作时的症状, 既体现了“治未病” 思想, 又体现了冬病夏治的思想 。“正气存内, 邪不可 干” , 因此治则上应以益气固表、 祛风散寒、 宣通鼻 窍为主 [10 ] 。 本研究口服中药中黄芪为君药, 归肺、 脾经, 能 益气升阳、 固表止汗 。《医学启源》 : “治虚劳自汗, 补肺气, 实皮毛, 泻肺中火, 脉弦自汗 。 ” 《本草汇 言 》 : “补肺健脾, 实卫敛汗, 驱风运毒。 ” 白术入脾、 胃经为臣, 健脾益气、 止汗, 能和中益气, 健运脾胃, 为治脾虚要药, 此处与黄芪配伍加强黄芪益气固表 之功效。防风为臣, 祛风解表、 解痉止痒, 其质润, 甘 缓不峻, 疗风通用, 泻肺实, 散头目中滞气, 除上焦风 邪之仙药。脾为后天之本, 肺主气司呼吸, 在体合 皮, 其华在毛, 开窍于鼻。黄芪、 白术、 防风三药配伍 并重用黄芪, 能补肺气、 实肺卫、 健脾气、 益气固表, 表固邪气不入。辛夷芳香质轻, 性浮而散为臣药, 善 散头面风邪而通鼻窍, 为治鼻渊鼻塞要药 。《别 录 》 : “温中解肌, 利九窍, 通鼻窍, 涕出。 ” 与防风、 白 芷、 细辛共用加强散寒通鼻窍之功, 善治鼻流清涕、 喷嚏不止之证; 白芷归肺、 脾、 胃经为臣, 其辛能通窍 祛风止痛, 温可散寒除湿发汗, 上行头目, 宣通鼻窍, 主入阳明 。《本草用法研究》 : “同辛夷、 细辛, 治鼻 塞浊涕。 ” 苍耳子入肺、 肝经为臣, 其性辛温发散上 行, 散风寒、 开闭塞、 通鼻窍、 治鼻渊, 为治疗鼻渊要 药。细辛入心、 肺、 肾经为臣, 散寒祛风、 通窍止痛, 其性辛温香燥走窜, 善于通关利窍; 辛夷、 白芷、 苍耳 子、 细辛配伍, 加强散寒祛风、 宣通鼻窍之功; 佩兰化 湿辟秽和中为佐用于鼻塞; 党参入肺、 脾经为佐, 健 脾补肺, 与黄芪配伍加强补益肺气之功效; 荆芥为 佐, 祛风解表, 上清头目诸风, 与防风合用可以加强 祛风散寒之功; 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全方共奏益气固 表、 祛风散寒、 宣通鼻窍之功效。本研究根据“治未 病”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的思想, 使用中药防治季节 性过敏性鼻炎, 能减少患者发作累及时间和次数, 改 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