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不良一般所指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它以饱胀、嗳气、隐痛、早饱、烧心、厌食等证候群为主要临床表现。 该病归属中医的“痞满”、“胃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脏器,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气机不利、胃失和降。中医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通过辨证施治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逐渐恢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指导专家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马军 记者 蔡卫杨 通讯员 魏星
偏方释疑 偏方一:鸡肫皮(鸡内金) 将鸡肫皮晒干,捣碎,研末过筛即可,饭前1小时服3克,每日2次。 此方具有消积化滞的功效,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积聚痞胀等。 偏方二: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此方具有补气养血、温中暖肾的作用,用于血虚有寒、脾胃虚弱而致的消化不良、腹中冷痛等。 偏方三:橘皮大枣汤 橘皮l0克,大枣10枚,煮水即可。 此方具有调中、醒胃的作用,饭前饮可治食欲不振,饭后饮可治消化不良。 医生经验方 “中医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各异,并无特别固定的治疗大法,‘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马医生介绍说,自己临床常用的方剂有四逆散、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乌梅丸等,都有不错的效果。 经验方一: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半夏、茯苓、厚朴、苏梗。 该方多用于敏感性体质女性患者,多有咽喉异物感、消化道症状(腹胀,呕吐恶心,食欲不振)、四肢常冷、精神紧张、月经期和生气时更甚、胸胁苦满等,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 经验方二:半夏泻心汤 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 该方用于寒热互结,中焦气机升降失司,痞胀不通的消化病患者,临床症状有心下(胃脘部)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干呕,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三个字概括就是“痞、呕、利”。该方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经典高效方。 小 贴士 消化不良大多是由于饮食的不正常导致,需要引起重视,在日常饮食中加以调理是十分必要的。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6、注意防寒: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