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沈林治疗肠道病经验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22-11-11
全国名中医刘沈林系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是著名脾胃病学专家,从医多年,经验丰富,建树颇多,在治疗脾胃病、肠道病、肿瘤疾病及疑难杂病方面学验俱丰。肠道疾病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病种众多,中医大体归于泄泻或便秘范畴,其病机总属肠腑传导失司,同时亦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兼见寒热虚实之别,初病久病之异,证情较为复杂,临证施治难度颇大。刘沈林治疗肠道病善用经方,审证求因,圆机活法,多方组合,多法组方,精心配伍,病证结合,临证屡获佳效。
 
从脾论治兼顾肝肾
 
脾虚湿阻,气机不利是关键慢性泄泻一证,可见于现代医学所涉及的慢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非特异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种。《黄帝内经》认为,肠为腑,属阳,“以通为用”“满而不实”,且虚实更替。泄泻虽病位在肠,然病机常与脾胃同病。胃肠同病清浊混杂,病机复杂,是其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而生飧泄;浊气在上,而生公式胀,此阴阳之反作,病之逆从也。”表明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认识到,泄泻不仅单纯是大肠之事,而是因为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清浊相干,则下见泄泻而上有脘痞痛胀等上下同病的特点。《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这是因为脾胃为仓廪之官,中焦升降之枢纽,一旦脾胃亏虚,则气机升降不利,清阳无以鼓舞,该升不升,该降则不降,应上为下,由下而反上,由此而受纳失职,运化无权,以致摄入之水谷,化湿成滞,湿滞内阻而生泄泻。纵观《伤寒论》三泻心汤证,张仲景就充分认识到泄泻患者不少都有痞满与下利并存的症候,即胃肠同病,上下作乱的证情。
 
健脾养胃是根本,兼顾肝肾不可忘刘沈林在临床诊治泄泻患者时,善于从脾论治,提出健脾养胃是治疗泄泻的根本。刘沈林认为,慢性泄泻病程较长,病理基础在于脾虚湿滞,特点在脾虚、湿滞,脾虚湿滞正好体现了慢性泄泻的迁延难愈,在此基础上可兼有肝郁、肾虚等兼杂证。临床主要表现在运化失常,大便溏薄,完谷不化,甚则下利清水,并常伴有面色少华、肌肤萎黄、消瘦乏力、腹痛、纳呆、困倦等症。刘沈林认为,治病的目的在于恢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其方法在于通过不同的治法与配伍,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中医治病主要以内服药物为主,内服药物都要经脾胃的容纳、吸收而发挥其作用。
 
疏肝健脾贯穿于治疗的始终,根据辨证的不同,常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为主,配用甘草、生姜、红枣、木瓜、山楂、山药、莲子、扁豆、芡实等益养胃气之药等,选用其中之一二味或几味,灵活多变。药补的基础上崇尚食补,宜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过食生冷水果、辛辣刺激、甘肥油腻及不洁之物。泄泻如兼见肝郁,则多在养胃健脾基础上,佐加疏肝柔肝理气之品,以调畅中焦气机,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常选党参、白术、茯苓、怀山药、扁豆、炙甘草、鸡内金等养胃健脾,调补中虚;枳壳、木香、郁金、香附、柴胡、延胡索、佛手、白芍等疏肝柔肝、理气止痛。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阳根于肾阳,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藉肾阳之温煦,肾之阴阳又要靠脾胃化生的气血来濡养。脾肾两脏在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脾接受胃肠输送来的津液,将其输向全身各脏腑,肾中的精气是推动整个水液代谢的物质基础。泄泻日久,水谷精微大量流失,久泄及肾,导致肾中精气失于充养,气损及阳,脾肾两虚,影响了水液的代谢,引起水湿内停,水湿留注肠间而为泄泻。对于泄泻兼见肾虚者,刘沈林常选用四神丸、附子理中丸、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合用加减。偏肾阳虚以附片为主药,偏脾阳虚选炮姜、吴茱萸为主药,配合用肉桂、补骨脂、益智仁等脾肾双补。
 
医案一谢某,女,62岁。慢性结肠炎。长期泄泻,便前腹痛,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炒党参、炒白术、煨木香、白芍、台乌药各10g,茯苓、怀山药、炒麦芽各15g,陈皮、炒防风各6g,肉豆蔻5g,焦楂曲12g,川连、砂仁(后下)、炙甘草各3g。2周后复诊,大便成形,症状改善。湿邪作为泄泻的病因在《黄帝内经》《难经》中即有叙述,后从朱丹溪开始,将湿作为泄泻的主要病因。李中梓先生以“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高度概括了泻、湿、脾虚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按刘沈林认为此案方用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炮姜、肉豆蔻温运中阳;反佐少量黄连,共奏疏肝健脾、温中止泻之功。慢性泄泻往往虚实兼夹,在益气健脾的同时,需分清寒热,根据夹邪之性质,或祛风,或化湿,或清热等。同时刘沈林认为,在慢性泄泻治疗中,只要非急性发作,常佐收涩药一二,既可收耗散之气以助温补之力,又可奏保护肠道黏膜之功,用药常选诃子、芡实、赤石脂、五倍子,如大便夹有黏液,则投以碳类药物如地榆炭、石榴皮等;如诚为久泻无邪,亦不避五味子、炒乌梅等。
 
分清虚实病证结合
 
虚实为纲,着重于气清代《杂病源流犀烛》首见“便秘”这一病名。对于便秘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便秘乃大肠传化糟粕功能失司所致,多因热结肠道,或津液、阴血不足,肠失濡润,传导失司所致,亦可因寒凝、气虚致肠道气机阻塞所致。又以虚实为纲,实者病机在于邪滞胃肠,壅塞不通,可分为脾胃积热型、阴寒积滞型、气机郁滞型;虚者病机在于肠道失濡润,推动无力,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型。
 
病证结合,个体化治疗对于特殊人群的便秘,尤其是老年人及肿瘤病人,强调病证结合,因人而异,因病而宜,注重以补为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天癸逐渐衰竭,出现津枯血燥,致使肠道失润;且肾脏为水火之脏,开窍于前后二阴,主司二便,故肾脏失养,开合失司,致使二便难出。肿瘤病人病久体虚,多虚实夹杂,因虚致实,因实致虚。临证治疗时,需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切勿犯虚虚实实之误。刘沈林常说,临证用药应因人而异,因病因症而宜,不可拘泥一法而贻误战机。临证时抓住便秘之源在于脾胃的根本,提出虚弱之体,攻之不可太过,不可妄用攻下,否则津液走,气血耗,虽暂通而即秘矣。故治疗时注重以补为通,用药以和平性味为本。喜用济川煎、六君子汤加减。
 
医案二王某,女,54岁。溃疡性结肠炎。大便干结难解,多年来依赖艾迪莎、双歧三联活菌维持,有时腹部两侧疼痛。舌苔薄白,脉细。大生地、北沙参、火麻仁、郁李仁、瓜蒌仁、决明子、地榆各15g,麦冬12g,肉苁蓉、全当归、桃仁泥、怀牛膝、木香、枳壳、川朴各10g。2周后二诊,药后便软,西药已停,腹痛缓解,胃脘时有隐痛。上方去麦冬、怀牛膝、地榆,加玄胡索、象贝各10g,白头翁15g。继服2周,腹痛基本缓解,大便1~2日1行。
 
按此案属“虚秘”,日久气机不通,郁结于内,治以润肠通便,调理中焦,佐以清化。以济川煎为主方加减,寓通于补。济川煎用肉苁蓉为君,补而不燥,温补肾阳并能润肠通便;当归、牛膝为臣,当归辛甘温润,养血和血,润肠兼能行气;牛膝强腰健肾,善于下行,入肾以养精;三药重用益肾精润肠道。少佐枳壳,宽肠下气。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阵》“凡病涉虚损而大便闭结不通,则硝、黄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宜此主之,此用通于补之剂也。最妙,最妙。”刘沈林在临证治疗便秘过程中,步步紧扣虚实气血,结合辨证与辨病,区分在脏在腑,详审病机,标本兼顾,每收良效。(肖君  江苏省中医院)
Tag标签:

上一篇:王晞星:以和法分期论治大肠癌

下一篇:没有了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

栏目推荐

中药常识 保健验方 中药方剂 药膳食疗 穴道疗法 中医百科 穴位图解 疾病自诊 中医保健 医学图谱 医学书籍 药物手册 药酒秘方 自然疗法 性爱秘籍 运动健身 男人健康 饮食健康 求医问药 疾病专题 本草纲目 增高秘方 美容秘籍 减肥秘籍 奇方验方 疾病大全 中药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