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痢经验方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10-12

  痢疾主因外受寒湿、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气血阻滞,络伤血败,以致脓血下痢。在临床上有寒湿痢、湿热痢、疫毒痢、休息痢、虚寒痢之分,在治疗方法上,临床多有“痢无补法”之说。使用清热利湿、导滞通下的方法治疗,目的在于祛除湿热,匆使稽留,在治疗上属于反治法,以达“通因通用”。如果湿热积滞不清,徒用补中止泻何益?如湿热既清,则肠胃调和,下痢自止。

  关幼波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对“痢无补法”有其独特的见解,并研制了临床验方,现介绍如下。

  治痢的独到之处

  湿热积滞存,通因通用循

  对于急性、慢性痢疾,采用“通因通用”法则为一般临床医生所习用。关幼波认为,如见腹痛、里急后重,或大便不爽、大便带有黏液,均说明大肠湿热积滞不通,就可以使用通下导滞的方法,勿须顾虑药后大便次数反而增多,而是要详细询问其便后是否已有畅利感。待积滞已清,就可以根据情况调理其脾胃。

  正虚湿热阻,先攻而后补

  对于慢性痢疾,虽然已见有正虚,仍要辨别清楚湿热积滞是否已经清除,若否,则“通因通用”之法不可弃之不用。如果补之过早,闭门留寇,后患无穷。慢性痢疾因其病程日久,耗伤正气,虚象易于暴露,但若见少腹坠,大便不爽,或大便带有粘液,或里急后重者,可以认为是湿热或寒湿积滞未清、腑气不畅的依据。或于方中加用通下之品或先攻而后补,绝不能被虚象所迷惑,而犯“虚虚实实”之大忌。

  攻补要辨证,异病治法同

  有时虽不是同一病种(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等),但病理实质相同,也就是同样出现湿热或寒湿蕴于大肠的证型,也应当根据矛盾的共性,并照顾到特殊性,异病同治,采用“通因通用”的治疗法则。

  伤于气分者为白痢,伤于血分者为赤痢,气血俱伤者为赤白痢。诊断虽然不同,但是有共同的病理基础,所以“通因通用”之法则均可使用,绝不能单纯使用补法。但是每个病例又有其特殊性,所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的可以先攻后补,有的可以攻补兼施。总之,湿热或寒湿积滞不清,非攻不去。虽有正虚,乃因病而虚,所以治病求本,“通因通用”之法不可忽视。

  另外,关幼波治疗痢疾,除了尊崇“痢无补法”外,认为所谓“无补法”并非一律排除补法,而是应当正确地处理正与邪的辩证关系,合理而正确地使用下法与补法。有时需要先攻后补,有时需要攻补兼施。而补法,除了补气、补脾、补胃外,尚应包括对脾胃功能的调理。调理其功能,使其能够行使正常的消化功能也是补法。所以“痢无补法”,除了强调“通因通用”的作用之外,还要求正确地、及时地、辨证地使用攻法与补法,才能做到机动灵活辨证用药,乃是治痢的上策。

  治痢经验方

  白头翁10克,大黄炭10克,秦皮10克,黄芩10克,生地炭10克,白芍15克,当归10克,香附10克,丹皮10克,焦槟榔10克,阿胶珠10克,白茅根30克,木香6克。    

  方解: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秦皮清热涩肠止泻;大黄炭汤涤肠胃积滞且可止血;黄芩、茅根清热利湿;生地炭、丹皮、阿胶珠、白芍、当归为血分药,凉血活血,养血和血,兼以止血;木香、香附、焦槟榔为气分药,行气醒脾,消食导滞。

  加减:热势较盛加蒲公英、马齿苋、赤芍以解毒和营;热毒深入营血,见高热神昏可加紫雪散开窍醒神,清营凉血;湿重身重纳呆、苔白腻加藿香、薏仁以健脾利湿。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