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分为五种 推荐药膳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11-04

  受冷空气影响,气温一天天下降。浙江省中医院陈意教授说,在这个转变中,中医说的寒凉之气来了,人体若还没有适应气候变化,肠胃功能最容易失常。加上秋天是花果飘香的季节,螃蟹、虾肉特别肥美,肠胃弱的人稍微贪嘴多吃了,肠胃可能会提出抗议,从而引起胃肠腹泻。

  陈意将秋季腹泻分为五种:外感风寒、内伤寒湿、伤食证、情志失调、湿热证,其中内伤寒湿最多,湿热证最少。

  外感风寒  疏风温中止泻

  有位女患者因穿短袖T恤在门外等人,结果第二天开始拉肚子,大便清稀,并发烧,体温38℃多。头痛、鼻塞、流清水鼻涕,统统找上门来。

  陈意说,她是典型的外感风寒导致的腹泻,外寒引起的腹泻,常伴有感冒症状。

  他以局方神术散给患者疏风散寒、温中止泻。方用苍术、羌活、川芎、白芷、藁本、细辛,又加良姜、香附。

  他提醒,秋季昼夜温差大,冷空气又时来时走,很有可能会着凉腹泻,所以最好常备一件薄外套。

  内伤寒湿  袪邪除湿扶正

  腹泻患者中,内伤寒湿的患者最多。中医认为,内伤寒湿多发生在脾胃虚弱的患者中。

  李小姐瘦瘦的,身高1.65米,体重只有90多斤。她从大学开始就有胃病,前段时间天气转凉,后半夜没盖好被子,第二天开始拉肚子。腹泻一天三四次,大便清稀。她还感觉口干、乏味、肢体困倦。

  陈意看她脸色蜡黄,舌苔又湿又腻,说:“这种患者的脾胃运化功能不好,津液代谢失调,内生湿邪产生湿病。一旦寒湿侵犯或吃了油腻食物,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伴有腹痛。外感风寒与内伤寒湿有时关系密切,可在一个患者身上交替发生。内伤寒湿的患者一般病程较长,治疗时不仅要调理脏腑功能、袪邪除湿,同时还要袪邪扶正。”

  他开方附子理中丸加平胃散。方子药材为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苍术、厚朴、陈皮,可以温脾化湿、和胃止泻。

  陈意提醒,深秋晚上睡觉要关窗。对于肠胃不好一冷就易腹泻的人,夏天最好不要睡凉席。

  伤食证  消食理气止泻

  秋季腹泻还常见的是伤食证,就是“吃坏了”。天气凉下来胃口一开,吃坏肚子的概率大增。陈意说,伤食证患者有个明显特点,泻下粪便特别臭,并伴有不消化的食物。腹部痛起来一阵阵的,泻后痛感会减轻,不思饮食,舌苔厚腻。

  他开出的方子是保和丸,药材为神曲、焦山楂、莱菔子、陈皮、半夏、茯苓、厚朴、槟榔,可以消食导滞、理气止泻。

  他提醒,油腻的东西一定要少吃,如果再喝冰啤酒,更容易拉肚子。

  情志失调  疏肝健脾止泻

  肠胃跟人的心情关系密切。陈意说,从往年门诊看,深秋后因为情志失调引起腹泻的患者会多起来。“情志失调会对五脏造成损伤,中医讲‘思伤脾’,过度思虑会伤及脾胃。吃不好,睡不香,长此以往会消瘦。”

  他建议用痛泻要方加柴胡疏肝散,可以疏肝理气、健脾止泻。药材为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甘草。

  陈意提醒,对付“悲秋”最好的办法之一是锻炼。人在运动时,血液循环加快,会兴奋,出了一身汗后,人会觉得神清气爽,原本低落的心情也会好起来。心情一好,肠胃的毛病就会减少。

  脾胃虚弱  多吃四道药膳

  经常腹泻、脾胃虚弱的人,吃什么调理一下肠胃?陈意推荐以下四种药膳:

  薏苡仁山药粥

  功效  补中益气,健脾止泻。

  做法  把山药、薏苡仁、莲子、红枣、粟米洗干净,倒入锅中加水一起煮,粥熟后加入白糖调味即成。在煮的前一晚,把莲子和薏苡仁浸泡过夜。

  鲈鱼健脾汤

  功效  补气健脾、和中开胃。

  做法  鲈鱼1条,将鲈鱼洗净、切块。白术20克、陈皮放5克洗净,和鲈鱼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用旺火煮开,沸腾后用小火煲2小时,调味可以放些胡椒粉。

  陈意说,《本草经疏》认为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容易消化吸收。搭配白术,达到脾健湿去、增加食欲的效果。用辛而微温的陈皮,可理气健胃。胡椒粉不仅温中开胃,并助陈皮共去鲈鱼的腥味。

  姜橘椒鱼羹

  功效  温中散寒,健脾开胃。

  做法  新鲜鲫鱼一条洗净。生姜洗净切片,和10克陈皮、适量胡椒一起放入布袋,扎紧口,放入鲫鱼腹中。锅里加水,放入鲫鱼,用小火炖熟,取出药袋即可。

  陈意说,脾胃虚弱的人,更容易感受寒邪而腹泻。这道菜鲫鱼健脾益气,与生姜同用,增强了温补健脾的作用,特别适合胃寒的人吃。

  莲子猪肚

  功效  健脾补中,和胃助气。

  做法  猪肚洗净,放水中煮一下捞出,用刀刮去肚头老茧,再用清水漂洗几次。莲子泡水、去心,放入洗净的猪肚里,用线扎紧两端。把猪肚放入砂锅,加水,小火炖熟至酥烂为止。等猪肚凉后,切成细条状,放生姜丝、蒜末、葱段,加盐、醋、芝麻油拌匀即可。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