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散治缺血性眩晕疗效好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2-10
笔者根据当归芍药散的功效,加味 后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84例, 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84例眩晕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 50例;年龄38~60岁;病程6个月~5年; 其中轻度患者(每月发作≤3次,持续时 间<1分钟,不影响工作)21例,中度患者 f每月发作4—7次,持续时间1分钟~2小 时,不影响工作)32例,重度患者(每月发 作>7次,持续时间>2小时,发作时需卧 床休息)31例。

方药:当归、茯苓、法半夏各12克, 白芍30克,川芎、泽泻各15克,白术18 克,鸡血藤24克。上药粉碎加工成散剂, 每次服15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后眩晕及伴随 症状、体征消失,3个月内不复发;有效: 眩晕程度、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伴随 症状和体征多数消失,3个月内发病次数 比原来减少50%以上;无效:眩晕和其它 伴随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虽有改善,但3 个月内发病次数减少不足50%。经治疗 显效47例,有效29例,无效8例,总有 效率91%。

体会: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由 脑部血管供血功能障碍而致,用活血化 瘀之法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 量为其常规治法。中医认为本病为痰凝 血瘀,肝阳上亢,血虚失于疏泄,脑部 脉络不畅所致,故治疗应以养血疏肝、 柔肝健脾、利湿化痰、活血化瘀通络为 原则。方中取当归、白芍、川芎、茯苓、 泽泻、白术养血疏肝,健脾利湿,其中 白芍疏肝平肝柔肝,和营血,缓急解 痉;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合泽泻以利 湿,化痰,定眩;佐当归、川芎疏肝养 血,活血止痛,同时川芎走而不守,能 载诸药上行头部;配合法半夏加强祛 痰定眩之力,鸡血藤增强活血化瘀通 络之能。诸药合用,使血养肝疏,脾健 痰化,瘀祛脉通,则眩晕自除。 苏国维
Tag标签: 眩晕(68)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